首页 > 经济·科技

2023年退市公司逐渐浮现 财务类退市居多

2023-02-02 15:56: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截至2月1日,A股*ST公司均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记者据此结合沪深交易所1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退市风险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梳理,2家公司已锁定交易类退市,10家公司预告了财务类退市(剔除上述2家公司),4家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监管部门对退市监管越来越严格,对“壳公司”“僵尸企业”精准打击,今年财务类退市仍将是主流。随着信披监管进一步加强,预计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退市公司的数量可能上升。从长期来看,财务类退市公司数量可能下降。

  16家公司锁定或预告退市

  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ST凯乐、*ST金洲2家公司股票收盘价分别为0.49元/股、0.76元/股,均已连续19个交易日低于1元,即使后续1个交易日涨停,也将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ST凯乐还可能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面临多重退市风险。*ST金洲亦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剔除上述2家公司后,还有10家*ST公司预告了财务类退市,大多为触及净资产为负的指标。部分公司也面临多重退市风险,如*ST吉艾预计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相关项目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负值,可能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此外,截至2月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01元/股,此前,公司股价曾连续13个交易日低于1元。

  另外,*ST新海、*ST计通、*ST紫晶和*ST泽达4家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综合来看,锁定退市和预告退市的公司共有16家。

  2022年,共有42家公司被强制退市,创下历史新高,其中39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退市类型来看,预计2023年财务类退市仍将是主流。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退市监管越来越严格,精准打击了财务不合格的公司,保护了投资者利益。预计未来财务类退市公司数量将逐渐减少。

  监管紧盯规避退市行为

  记者注意到,还有多家*ST公司2022年业绩刚刚“及格”,收到交易所问询函。

  如*ST运盛1月30日发布的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500万元至8500万元,扣除相关项目后营业收入为6500万元至75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00万元到600万元,可能触及“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退市指标。

  当日晚间,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在四季度新增贸易类收入,列表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具体构成及金额等。

  *ST文化预计2022年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组合指标和净资产指标都刚刚达标。公司预计2022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6150万元至9000万元,预计扣除相关项目后营业收入为1亿元至1.45亿元,预计净资产为410万元至600万元。公司风险提示公告显示,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公司司法重整,相关债务豁免事项若未能生效,则公司净资产将极有可能为负值。

  对此,深交所发布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业绩预告中是否考虑上述债务豁免事项的影响,如否,说明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是否存在通过信息披露影响公司股价的情形。

  实际上,《通知》亦重点关注规避退市相关事项,一方面围绕营业收入扣除金额确认、非经常性损益认定、审计意见类型以及异常财务处理等焦点问题,针对性提出具体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从四个方面督促退市风险公司董监高和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履职尽责。

  “随着信息披露规则的逐渐完善,今年可能出现更多由于信息披露不合规而退市的情况。另外,退市流程将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实现应退尽退,保护投资者权益。”陈雳表示。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周建华表示,2023年监管将继续针对造假上市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进行严厉打击。(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交所发布《关于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新网2月1日电 1日,上交所发布通知,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如下:  各市场参与人:  为了保障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顺利开展,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主板和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发行承销、持续监管和交易组织及监管等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本所起草了《上...

    时间:02-01
  • 证监会发布《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前后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过渡期安排的通知》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证监会公众号消息,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前后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过渡期安排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各发行人、各保荐机构:  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规则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稳...

    时间:02-01
  • 施展“财技”被问询 *ST公司保壳“老套路”恐难奏效

      ST公司保壳的关键节点再次来临,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已大致描绘出ST阵营过去一年的经营画像。部分*ST公司依靠各类“财技”,理论上存在“摘帽”预期。但细究来看,非经常性损益仍是不少*ST公司扭亏的主要原因,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老套路”突击保壳的现象频现。为此,监管机构迅速跟进盘根问底。专家表示,在监管高压态势下,非...

    时间:02-01
  • 30家公司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月31日,A股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披露收官。Wind统计数据显示,466家公司预计续亏。其中,318家公司近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值,存在触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可能性。今年以来,已有30家公司主动披露,公司股票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5家公司近期披露了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经营陷入困境  根据沪深交易所相关规...

    时间:02-01
  • 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 ST熊猫持股5%以上股东章奕颖被立案调查

      1月31日,ST熊猫发布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的公告。公告称,熊猫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接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章奕颖通知,章奕颖于2023年1月3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 0132023003 号)和《调查通知书》(证监调查字013202300...

    时间:02-01
  • 两部门印发通知 全面排查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

      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督管理各项任务。  通知要求,各省份应组织各地市摸清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口底数,建立管理台账并动态更新,要求在2023年底前,完成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完成80%溯源...

    时间:01-31
  • 谁是下一个*ST西源

      董亮  引爆兔年退市“第一雷”的*ST西源(600139)毫无悬念“一”字跌停,市场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ST西源后续退市将会是大概率事件。*ST西源沦落到此般田地,祸起曾经的跨界新能源。最热门的赛道,却给*ST西源指出了一条最黑暗的路。股民要借此反思,规避那些可能成为下一只*ST西源的股票。  回看*ST西源的发展轨迹,目前的退...

    时间:01-31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通知》发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入河入海排污口(...

    时间:01-30
  •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从深刻认识加...

    时间:01-30
  • 重要通知!央行最新宣布

    记者1月29日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

    时间:01-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