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今年以来11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涉嫌短线交易、操纵市场、信披违规是主因

2023-02-02 15:58: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桂小笋

  2月1日,ST熊猫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ST熊猫是今年第十一家发布公司或股东、高管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

  整体来看,这11家公司或股东、高管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指向三个方向:短线交易、操纵市场、信披违规,其中,信披违规占比较大。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人士表示,监管机构加大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而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之后,如果投资者受到损失,也可以依法索赔。

  信披违规占比较大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上述11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是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另外3家公司则是因为董事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东涉嫌操纵市场等被立案调查。

  举例来看,ST熊猫披露的公告显示,接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章奕颖通知,章奕颖于1月3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和《调查通知书》,原因是“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等”。

  1月19日,复旦复华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陈敏因涉嫌短线交易另一家上市公司股票而被中国证监会立案。复旦复华说明,陈敏为公司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除此以外,未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本次立案所涉事项系对陈敏的个人调查,不涉及公司相关业务,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没有影响。

  1月31日,荣联科技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能力。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中,上市公司及其高管因侥幸心态涉嫌违法违规,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有公司此前曾收警示函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有一些上市公司在被立案调查之前,已被监管部门多次出具警示函。

  例如,1月31日,荣联科技公告称,收到北京证监局的警示函。警示函显示,公司关联方资金占用,相关资金往来构成关联交易,但未履行关联交易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的2019年年度报告等公告未包含相关关联方资金往来情况,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此外,公司还存在董事会决议程序不规范、三会记录不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内幕信息登记表记录不准确等问题。

  事实上,早在2021年12月份,荣联科技及相关人员就曾收到过北京监管局的警示函。警示函显示,公司2016年度至2018年度部分订单存在成本结转不充分的情况。

  “14个月之内,荣联科技已两次被警示、一次被立案,这意味着该公司近年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不过,本次立案调查所涉及的究竟是什么事项,尚需等待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是,从行政执法的‘一事不二罚’原则来看,本次证监会立案调查事项与前两次警示函所涉事项不会完全一致,但有可能是关联事件。”

  在上述消息发布后,荣联科技股价出现波动,由此也引发了投资者如何索赔的议论。“截至2023年1月30日,持有荣联科技的投资者具备初步索赔资格。更具体的索赔条件,还需要等待证监会的调查结论落地后才能确定。”王智斌表示。

  王智斌称,根据证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触及虚假陈述,投资者可以要求赔偿投资差额损失、佣金损失及印花税损失。其中,投资差额损失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多支出的泡沫成本,投资差额损失的多少与买入价格和股数有关。(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年营收不到10万!这家上市公司跨界新能源汽车损失惨重,提示终止上市风险

      年营收不足10万元的,不仅会是一家街边小店,也可能是一家上市公司。  癸卯兔年的首个交易日,*ST西源发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当日该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万元到10万元;净利润为-1.3亿元到-1.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600万元到-2100万元。  2013年至今,*ST西源扣...

    时间:01-30
  • 一个月内3家上市公司宣布转让险企股权,保险牌照“失宠”?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一个月内,多家上市公司宣布转让手中的保险股权。  1月21日,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300096.SZ)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该公司拟将持有的海保人寿13.5%股权以26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和锐医科(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和锐医科)。本次股权转让后,...

    时间:01-23
  • 返乡客流高峰重现 铁路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向好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运,火车站再现人潮涌动。1月18日,深圳北站迎来2023年春运返乡客流高峰。《证券日报》记者直击现场盛况,记录浓浓的春运氛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运,特别激动,希望能够马上回家,过一个好年。”大四学生万同学告诉记者。  根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2...

    时间:01-20
  • 多地高速路车流量持续攀升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回暖

      本报记者 贺 俊 见习记者 陈 潇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了春运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监测数据,数据显示高速公路车流量正持续攀升,不少地区车流量较平日增长了数倍。与此同时,多家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股价持续回升。  对此,有上市公司证券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3年整体车流量有望回升至2019年水平。  出行需求旺盛车流...

    时间:01-20
  • 春节档预售票房超3亿元!平均票价7年来首降,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秦艺逍  2023年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五天后,预售总票房突破3亿。  截至1月18日晚22时,2023年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正式突破3亿,《满江红》以预售7998.6万登上新片预售榜第一,《无名》以预售7908万位列第二,《流浪地球2》以预售7162.3万位列第三。  猫眼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流浪地球2》的想看人数已破百万达...

    时间:01-19
  • 上市公司扎堆跨界进入储能赛道

      随着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扩大,与之配套的储能需求大增。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超20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储能赛道,跨界选手涵盖教育、互联网、家电、食品等行业,切入方式包括新设子公司、收购储能公司等。业内人士表示,在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背景下,储能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储能市场火热  火热的储能市...

    时间:01-18
  • 太平洋违反资管新规遭处罚,证监局:责令处分相关责任人

      太平洋因违规新增资管计划规模而被罚。  1月17日晚间,太平洋公告称,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被采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也就是说,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不限制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  除了行政监管措施外,云南证监局同时责令太平洋自收...

    时间:01-18
  • 2023央视春晚“黑科技”频现 相关上市公司引关注

      本报记者 张晓玉  见习记者 许林艳  随着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筹备情况备受关注。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春晚相关技术揭开了神秘面纱。8K超高清及三维菁彩声等前沿技术有望与2023年春晚碰撞出新火花。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

    时间:01-18
  • 年内18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7家来自消费行业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毛艺融  新年伊始,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1月16日,银龙股份公告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草案,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及核心骨干人员158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16日,年初累计18家A股公司披露股权激励预案,激励对象合计超350...

    时间:01-17
  • 十六部门力促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本报记者 向炎涛  1月16日,A股数据安全板块活跃。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数据安全板块涨幅达3.04%,49只概念股飘红。其中,挖金客涨幅10.72%,智微智能、恒久科技涨停,启明星辰、三未信安、奇安信、安博通等个股涨幅均超5%。  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六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