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产量增幅160%!磷酸铁锂会产能过剩吗

2023-02-02 09:18:25

来源:北京商报

  政策风口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正劲,作为动力锂电池主要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产量也在2022年再创新高,同比增幅高达160%以上。不过,磷酸铁锂似乎正一步步滑向产能过剩,更有机构预测2023年磷酸铁锂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需求旺盛刺激扩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在市场的刺激下,原料供应端产能正加速扩张。2月1日,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如下:三元正极材料产量65.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48.8%;磷酸铁锂产量119.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160.6%;钴酸锂产量7.8万吨,同比下降约为22.8%;锰酸锂产量8.7万吨,同比下降约为21.6%。

  “磷酸铁锂材料产能增长迅速是市场需求的反应。”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吴微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速,下游需求增长带动了整个锂电材料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因此上游原材料厂家大量增加产能。

  另一方面,目前磷酸铁锂比同为主要正极材料的三元材料更具优势。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最高,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与整体成本的高低。磷酸铁锂价格便宜,但是能量密度是其难以弥补的短板,三元电池装机量一度超过磷酸铁锂。

  不过,由于三元电池成本较高且安全性存在缺陷,两者的竞争格局再次反转。随着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横空出世,性能有了大幅提升,磷酸铁锂产量也在2021年5月再次超越三元电池。

  “相比于磷酸铁锂,三元材料成本肯定更高,且生产过程当中需要用到钴,而钴大部分从刚果进口,受开采过程影响全球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种种原因限制了三元材料等增长,未来磷酸铁锂仍应该是主流的技术路线。”吴微说。

  不同于三元材料中的钴需要从国外进口,生产磷酸铁锂所需要的锂矿石和磷矿石在我国储量充足。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磷矿出产国、第二大磷矿储量国,而我国的锂矿储量全球第五,储量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占全球储量的7%。

  技术门槛低、扩产周期短

  磷酸铁锂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未来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风险引起广泛的关注。据东吴证券预测,2023年,随着各大企业产能释放,全国磷酸铁锂整体供给量将达到237.1万吨。但是需求量仅为184.6万吨,将过剩52.5万吨。

  而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各厂商宣布的磷酸铁锂扩产规模加上现有产能已超500万吨,规划产能显著高于需求。

  磷酸铁锂产能为什么容易过剩呢?这主要是由于生产磷酸铁锂技术水平简单,门槛较低。磷酸铁锂的扩产周期仅有6-12个月,同质化严重,涉足磷酸铁锂的除了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老玩家以外,还包括钛白粉和磷化工公司,甚至包含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公司,动力电池和锂资源型企业也深入其中。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磷酸铁锂在2023年可能出现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成也新能源汽车,败也新能源汽车”。供给方面,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下,磷酸铁锂产能快速增长,而由于磷酸铁锂技术门槛低、扩产周期短,全国磷酸铁锂规划产能已超过2100万吨。

  “需求方面,在国家补贴退补、油价下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调整期,销量增速或将放缓,而且能量密度相对不高的磷酸铁锂将面临三元正极的挤压,导致需求放缓。”吴琦说。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现在谈产能过剩可能言之过早,因此还不需要政策干预。“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市场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除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2022年增长也非常快,特别是以美国中国为代表的储能市场增速非常高,储能市场需求也会很大,同时,欧洲能源危机后,全球各地都在加速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也需要磷酸铁锂材料支撑。”吴微说。

  提速新能源替代

  一旦磷酸铁锂出现产能过剩,相关企业将如何应对?兴发化工集团表示,未来产能过剩后,对公司的影响取决于公司制造磷酸铁锂的成本、市场价格、产品规模等因素。

  吴琦认为,应对产能过剩,应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水平,避免低端化、同质化竞争,同时加快在储能市场的商业化应用,打造动力、储能等多元化业务结构。

  产能过剩将给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压力,以量换价。为降本增效,正极材料企业纷纷向上下游拓展。以德方纳米为例,公司拟投资8亿元,在云南曲靖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下游方面则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开展合作。

  湖南裕能、湖北万润、安达科技等也先后宣布布局磷酸铁业务。此外,跨界布局的化工企业则有望发挥自带一体化的优势。

  吴微表示,未来如果出现产能过剩,其实反倒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传统能源汽车的一个契机。

  未来,新能源车替代将进一步提速。“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一些车型有出现提价,究其原因和上游电池材料价格上涨有关。如果锂电池、磷酸铁锂的产能适当过剩,能够带来原材料价格下降,进而降低新能源汽车价格,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吴微说。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存储能力最大的LNG接收站入冬以来累计接卸量近203.5万吨

      中新网唐山1月31日电(白云水 孟潮)1月31日8时20分,一艘满载6.7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的货轮靠泊在河北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的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自去年入冬以来,该接收站累计接卸量近203.5万吨。  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接卸能力为650万吨/年,LNG存储能力为128万立方米,最高气化外输能力为4200万立方米/天,是当前国内存...

    时间:01-31
  • 实探东北寒冬中新能源汽车的“抗冻”功力

      证券时报记者 孙宪超  春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寒潮。受寒潮影响,东北的一些地区气温更是创入冬以来新低。例如,在黑龙江省,漠河市以-53℃的气温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纪录。在吉林省,1月24日清晨全省大部分地区最低均在-25℃以下,平均最低-29.5℃,为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在东北地区经历寒冬期间,一些新能源汽车,...

    时间:01-31
  • 比亚迪卫冕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红星资本局1月30日消息,比亚迪(002594.SZ)晚间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扣非净利润151亿元-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1199.20%;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5.5元至5.84元,去年同期为每股1.06元。  比亚迪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

    时间:01-3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促2022年上海碳酸锂进口增近九成

      中新网上海1月30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锂电池和锂原料需求。据上海海关3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年上海市锂电池原料碳酸锂累计进口数量为8.4万吨,同比增长89.9%。  1月28日,兔年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天,上海龙吴港码头一片繁忙景象,装载1万吨碳酸锂制取原材料——硫酸锂盐的“BBCVOLGA...

    时间:01-30
  • 全年营收不到10万!这家上市公司跨界新能源汽车损失惨重,提示终止上市风险

      年营收不足10万元的,不仅会是一家街边小店,也可能是一家上市公司。  癸卯兔年的首个交易日,*ST西源发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当日该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万元到10万元;净利润为-1.3亿元到-1.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600万元到-2100万元。  2013年至今,*ST西源扣...

    时间:01-30
  • 三部门:铁路运输新能源汽车不按危险货物管理

      中新网1月30日电 近日,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铁路运输新能源汽车不按危险货物管理。同时,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托运新能源商品汽车时,托运人应提供新能源商品汽车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口新能源商品...

    时间:01-30
  • 三部门:铁路运输新能源汽车不按危险货物管理

      中新网1月30日电 近日,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铁路运输新能源汽车不按危险货物管理。同时,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托运新能源商品汽车时,托运人应提供新能源商品汽车产品...

    时间:01-30
  •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新华社重庆1月25日电 题:“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新华社记者黄兴  赛力斯新能源车型亮相欧洲斩获订单、睿蓝汽车新能源车销往南美洲、“重庆造”新能源汽车首次经由中老铁路出口……进入1月以来,重庆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瞄准海外市场加快推出新产品,相关部门也积极畅通汽车“出海”通道,力促新能源汽车产业在...

    时间:01-26
  •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新华社重庆1月25日电 题:“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新华社记者黄兴  赛力斯新能源车型亮相欧洲斩获订单、睿蓝汽车新能源车销往南美洲、“重庆造”新能源汽车首次经由中老铁路出口……进入1月以来,重庆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瞄准海外市场加快推出新产品,相关部门也积极畅通汽车“出海”...

    时间:01-26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王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市场规模全球领先。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其中,纯电动...

    时间:01-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