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锚定高质量发展 浙江国资国企找准路径谱写新篇章

2023-02-01 11:33: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2月1日电(记者 黄慧)国有企业中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1月31日,浙江国资国企系统公布在极不寻常的2022年取得的成绩:浙江省市两级国资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4万亿元、利润总额930亿元;2022年末资产总额7.43万亿元、净资产2.2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5%、10.2%。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浙江“两个先行”新征程中,浙江国资国企如何找准“位”与“责”,谱写发展新篇章?这场会议也道出答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找准发力关键 扛起国资国企担当

  面对疫情冲击、变局加速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2022年,浙江国资国企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推动国有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有力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这一年,浙江国资国企还聚焦服务大局,让国企功能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其中,找准国资国企发力点、突破口成为关键。

  浙江正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这也成为国资国企的一项重要责任。记者获悉,浙江国资国企共富探路迈出了新步伐。由浙江省国资委牵头的1项标志性成果、1项重点工作、2项重大改革纳入浙江全省共同富裕系统架构2.0版。

  现场还公布了2022年浙江国资国企服务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物产中大集团、杭钢集团、浙江交通集团、浙江省国贸集团等上榜。其中,杭钢集团“共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快车道”、物产中大集团“国企养老服务新模式”2个案例入选浙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

  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上,山区26县是重点、难点、关键点。2022年,浙江国资国企业着力助推山区26县发展,如加大省属企业在山区26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投资,已入库重点项目291个,项目总投资额超2800亿元;举办省属企业与26县合作项目对接会,集中签约项目19个,签约额达857亿元。

  在保供保畅方面,浙江国资国企亦是全力以赴。例如,浙江省能源集团全力打好能源保供稳价攻坚战,承担资源涨价成本173亿元;浙江省海港集团通过保障舱位空箱供给、增开航线航班服务外贸企业等措施,畅通国内国际物流运输通道。

  此外,浙江国资国企还发力纾困解难,扛起减房租、稳就业等责任。2022年,浙江国资监管企业减免房租超71亿元,受惠租户超26.6万户。此外,浙江交通集团落实高速公路纾困优惠措施,减免货车通行费超23亿元;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开展“金融支持百万市场主体”行动,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占浙江全省银行的一半……

  除了勇扛重任,聚焦改革攻坚,让国企活力效率提升更加明显,也成为浙江国资国企2022年的重要之举。

  2022年,浙江国资国企围绕重点攻坚赛道,加快场景建设、应用贯通,赋能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数字化改革硕果累累。例如,燃气安全“一网智防”、“急客通”施救在线、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数字普惠金融4个项目入选浙江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锚定高质量发展 谱写国资国企新篇章

  无论是回眸过去,还是展望未来,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都是浙江国资国企不变的努力方向。

  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董贵波表示,浙江国资国企要牢记“国之大者”、把握“省之大计”、回应“民之盼者”,切实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企业,更好发挥主力军、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扛担当、多作贡献。“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今年浙江省属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一增一稳一降三提升”,“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一稳”即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一降”即“两金”占比下降;“三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3个指标进一步提升。

  作为开放排头兵,打好开放牌、走好开放路,一直是浙江富民强省的关键所在。新征程上,浙江国资国企将坚定不移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大潮,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落实到具体路径中,浙江国资国企将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稳增长成为今年工作重中之重。浙江国资国企将全力拼经济、抓发展,为浙江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今年,浙江省属企业有50个项目纳入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计划全年完成投资694亿元。

  记者注意到,浙江国资国企还将着力优化布局促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加快产业体系升级。

  董贵波表示,浙江各省属企业要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加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投资布局力度,今年力争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50亿元以上。

  据悉,浙江国资国企将迅速行动,把调研解题作为开局第一步,把企业基层问题和需求清单变成干部履职清单,汇聚起高效协作、大抓落实、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在新征程上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创新攻坚、开放协同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有“锂”真好 多家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带动锂盐产品量价齐升,相关企业2022年业绩纷纷预增。Wind数据显示,1月31日,共有16家锂矿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15家预增。近九成锂矿公司预计2022年业绩实现翻倍增长,最高增长超37倍。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叠加锂盐供给受限背景下,锂盐价格有望继续高位震荡,锂矿公司业绩料持...

    时间:02-01
  • 30家公司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月31日,A股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披露收官。Wind统计数据显示,466家公司预计续亏。其中,318家公司近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值,存在触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可能性。今年以来,已有30家公司主动披露,公司股票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5家公司近期披露了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经营陷入困境  根据沪深交易所相关规...

    时间:02-01
  • 中国新能源车走在世界前列

      文/羊城晚报记者 潘亮 图/受访者提供  成立一年来,AITO先后发布了问界M5、问界M7以及问界M5 EV三款车型,涵盖增程和纯电两种路线。自2022年3月启动正式交付以来,AITO问界系列已经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相比之下,“蔚小理”三家发展首年,交付量过万已属不易。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远未结束的当下,...

    时间:02-01
  • 电动自行车超两成不合格,这个比例过高

      □冯海宁  市场监管总局1月31日发布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本次抽查了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其中2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检验的295批次产品中发现6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1.0%。(1月31日央视新闻)  统计显示,我国电动...

    时间:02-01
  • 工信部:2022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

      中新网2月1日电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1日发布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  总体运行情况来看,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

    时间:02-01
  • 血氧仪成本上涨47%,售价涨1.3倍,鱼跃医疗被罚270万元

      澎湃新闻记者 吴雨欣  农历春节前的一段时间,各地新冠感染人数激增,血氧仪“一机难求”的同时,价格也“一夜暴涨”。  2月1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显示,1月31日,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对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改正价格违法行为,并罚款270万元。  镇江市市场监管局认为,自2022...

    时间:02-01
  • 上海机场联络线今年将实现隧道贯通

      中新网上海2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近日,春节假期刚过,路上的行人、车辆还不多,但地下正在施工建设的机场联络线,却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靠近外环线杨高南路立交处的机场联络线7标现场,一片片管片从地面被吊至近30米深处的隧道口,再由专用车辆驳运至隧道内进行安装。据悉,机场联络线7标从三林南站(不含)-4号风井-5号风井(不含)...

    时间:02-01
  • 建设银行在北京发布“建行云”品牌

      中新网2月1日电 1月31日,建设银行以“云·行金融之道,建可信未来”为主题在北京举办“建行云”发布会,首批推出三大类10个云服务套餐,为行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建设银行党委委员王兵主持发布会,首席信息官金磐石作主题报告。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  田国立表示,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高度重视...

    时间:02-01
  • 中炬高新或陷上市后首亏,诉讼计提负债削逾9亿净利

      中新经纬2月1日电 (闫淑鑫 实习生 赵薇)“酱油老二”中炬高新或将陷入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1月31日晚,中炬高新发布业绩预亏公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3.14亿元-6.1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56亿元-13.56亿元,同比下滑142.32%-182.75%;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为5.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2亿元,同比下滑22.60%。  二级市场...

    时间:02-01
  • 辉瑞年入1000亿美元,新冠产品有多赚钱?此前否认研发变种病毒

      中新经纬2月1日电 (王玉玲 万可义)辉瑞公司1月31日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辉瑞2022年总营收达到10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新冠相关营收达到567亿美元,占比超一半。  在亮眼的财报数据后,辉瑞也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新冠相关产品收入或将大幅下滑。同时,辉瑞亦陷入“进行病毒定向进化研究”的舆论漩涡之中。  新冠产品营...

    时间:02-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