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1501家A股公司去年业绩预减,航空、地产巨亏

2023-02-01 09:56:10

来源:第一财经

  截至1月31日,2022年度业绩预告基本收官,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沪深两市共有249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

  从预告情况来看,业绩预增(预增、略增、续盈、扭亏)的上市公司合计984家,占比约40%;而业绩预减或预亏(预减、略减、续亏、首亏)的上市公司数量达1501家,占比约60%。

  1月30日晚间,临近年度业绩预告最后截止日,沪深两市1149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预亏上市公司多达580家,包括首亏公司291家、续亏公司289家,尤其是航空、地产深度沦陷,多家预告巨亏。

  这一夜,雷声滚滚,成为兔年首个交易日全线飘红后的另类景观。

  四成报喜,能源产业链走强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在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中,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5个行业占比居前,所属个股均超过90家。

  其中,净利润预计增幅超过1倍(以变动幅度下限为准)的上市公司达到488家,超过10倍的公司有12家(扣除扭亏为盈),其中,沧州大化、宁波富邦、融捷股份预计增幅居前。

  沧州大化主要是涉及会计政策变更,对上年同期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后,同比增幅较大;宁波富邦业绩预增主要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将同比减少20.64%~74.26%。锂企融捷股份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3121.58%~3707.33%。事实上,在年度净利润增幅较大的上市公司中,能源产业链最为集中,以光伏、锂矿锂盐为代表。截至1月31日,Wind锂矿指数19家成份上市公司中,已有16家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15家业绩预喜,5家锂企年度净利润预增超5倍。

  除了融捷股份外,天齐锂能预计盈利231亿元~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天华超净预计盈利64亿元~68亿元,同比增长602.76%~646.68%;永兴材料预计盈利63亿元~66亿元,同比增长610.19%~644.01%;盛新锂能预计盈利54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534.81%~581.83%。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上述锂矿锂盐上市公司均表示是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导致产销量相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此外锂盐产品售价也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锂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也在加速布局新的锂矿项目,宣布进一步的扩产计划。根据光大证券预计,锂矿战略资源属性凸显,预计锂价2023年仍将处于高位振荡。

  另外,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对光伏产品需求旺盛,产品销售价格上升,东方日升、爱旭股份两家光伏企业宣布顺利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增幅超过5倍;通威股份预计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252亿元~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

  煤炭行业同样表现不俗,山西焦煤、兖矿能源、平煤股份、陕西煤业等均获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

  在归母净利润规模方面,209家上市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下限超过10亿元,22家净利润超百亿元。其中,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预估净利润超千亿元。

  六成预减或预亏,航空、地产是重灾区

  在2492家上市公司中,业绩预减或预亏的达1501家,占比约60%,其中,463家续亏、486家首亏,另有少数几家不确定。

  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汽车、电力设备、传媒、房地产等行业占比居前。

  尤其是1月30日晚间,在业绩预告的集中披露之夜,公告预亏上市公司多达580家。从亏损金额来看,地产、航空亏损额居前。

  当日晚间,多家航空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预告。受疫情影响,中国国航预计去年亏损370亿元~395亿元、中国东航预计亏损360亿元~390亿元、南方航空预计亏损303亿元~332亿元。三大航空公司去年合计亏损超千亿元,居亏损名单前三。

  另外,海航控股预计亏损185亿元~220亿元,吉祥航空预计亏损35.7亿元~42.3亿元,春秋航空预计亏损23.5亿元~26亿元。

  虽然巨亏,但这6家航空公司去年股价表现还算可以,2022年累计涨幅分别为16.1%、7.17%、11.6%、0、-8.85%、13.12%。不过,1月31日,航空股集体下跌,其中,南方航空跌3.3%。

  今年春运假期,国内航班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在民航客流快速复苏的背景下,航空业或将迎来业绩修复。

  在房地产板块,65家披露了业绩预告,57家业绩预减或预亏,占比达88%,包括阳光城、中天金融等在内的7家房企预计最大亏损超百亿元,其中,荣盛发展预计亏损190亿元~250亿元,该公司同时也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蓝光发展预计亏损219.37亿元左右。

  去年以来,房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在供给端,“金融十六条”“三支箭”等政策陆续落地;在需求端,各地放开“带押过户”、央行提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等。万联证券认为,政策持续叠加以及低基数效应下,预计2023年行业基本面有望企稳。

  在电子板块,欧菲光预计2022年亏损41亿元~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2亿元,被踢出苹果供应链之后,欧菲光业绩持续下滑,已连续亏损三年。在业绩预告中,欧菲光同时表示,公司目前正推动战略升级,大力发展智能汽车、VR/AR及IoT生态等新领域创新业务,提前加大研发等投入。

  从净利润下滑幅度来看,111只个股净利润同比下滑最大幅度(按照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计算)超10倍。

  其中,晋控电力预计2022年全年亏损6.5亿元~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024%~20929.5%,而该公司2022年三季报显示,归母净利润还有4776.77万元,同比上升40.43%。

  对此,晋控电力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公司承担山西省内能源保供任务,发电和供热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但无法弥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所导致的燃煤采购成本增加。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80家半导体公司公布业绩预告:一半亏损,净利降幅最高达611%

      1月31日,半导体相关概念指数和相关ETF继昨日下跌后再次向下。  截至当日收盘,第三代半导体(885908)报1297.966点,跌幅0.15%;半导体及元器件(881121)报6974.494点,跌幅1.61%。半导体ETF(512480.SH)报0.879元,跌幅2.12%;半导体ETF(159813.SZ)报0.684元,跌幅2.43%。万德半导体产业指数(884878)报6168.81点,跌幅1.25%。  近期,超80...

    时间:01-31
  • 苏宁易购发布业绩预告:经营稳健,季度EBITDA持续为正

      中新网1月30日电 1月30日,苏宁易购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全年GMV规模达到1113亿元,营收730亿元。在不考虑非经营性现金流相关因素影响下,公司在2022年4个季度持续实现EBITDA盈利,全年预计15.2亿元,盈利恢复趋势向好。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降本增效,实现经营性大幅减亏,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

    时间:01-30
  • 全年营收不到10万!这家上市公司跨界新能源汽车损失惨重,提示终止上市风险

      年营收不足10万元的,不仅会是一家街边小店,也可能是一家上市公司。  癸卯兔年的首个交易日,*ST西源发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当日该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万元到10万元;净利润为-1.3亿元到-1.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600万元到-2100万元。  2013年至今,*ST西源扣...

    时间:01-30
  • 一个月内3家上市公司宣布转让险企股权,保险牌照“失宠”?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一个月内,多家上市公司宣布转让手中的保险股权。  1月21日,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300096.SZ)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该公司拟将持有的海保人寿13.5%股权以26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和锐医科(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和锐医科)。本次股权转让后,...

    时间:01-23
  • 锂盐价格回调放缓 高景气度将延续

      近期,锂盐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去年11月上旬的高点下跌约23%。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悲观预期已基本释放,叠加春节后的备货刚需,预计锂价下跌空间有限,进入筑底阶段。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锂价进入筑底阶段  目前,锂盐价格回调已开始放缓。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8.05万元/吨,已连续一周保持横...

    时间:01-20
  • 返乡客流高峰重现 铁路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向好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运,火车站再现人潮涌动。1月18日,深圳北站迎来2023年春运返乡客流高峰。《证券日报》记者直击现场盛况,记录浓浓的春运氛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运,特别激动,希望能够马上回家,过一个好年。”大四学生万同学告诉记者。  根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2...

    时间:01-20
  • 多地高速路车流量持续攀升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回暖

      本报记者 贺 俊 见习记者 陈 潇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了春运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监测数据,数据显示高速公路车流量正持续攀升,不少地区车流量较平日增长了数倍。与此同时,多家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股价持续回升。  对此,有上市公司证券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3年整体车流量有望回升至2019年水平。  出行需求旺盛车流...

    时间:01-20
  • 春节档预售票房超3亿元!平均票价7年来首降,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秦艺逍  2023年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五天后,预售总票房突破3亿。  截至1月18日晚22时,2023年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正式突破3亿,《满江红》以预售7998.6万登上新片预售榜第一,《无名》以预售7908万位列第二,《流浪地球2》以预售7162.3万位列第三。  猫眼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流浪地球2》的想看人数已破百万达...

    时间:01-19
  • 上市公司扎堆跨界进入储能赛道

      随着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扩大,与之配套的储能需求大增。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超20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储能赛道,跨界选手涵盖教育、互联网、家电、食品等行业,切入方式包括新设子公司、收购储能公司等。业内人士表示,在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背景下,储能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储能市场火热  火热的储能市...

    时间:01-18
  • 2023央视春晚“黑科技”频现 相关上市公司引关注

      本报记者 张晓玉  见习记者 许林艳  随着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筹备情况备受关注。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春晚相关技术揭开了神秘面纱。8K超高清及三维菁彩声等前沿技术有望与2023年春晚碰撞出新火花。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

    时间:01-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