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应对“超预期因素”?

2023-01-31 11:4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应对“超预期因素”?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应对“超预期因素”?

  作者 刘文文

  中国31省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对重点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哪些需要警惕的“超预期因素”,该如何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哪些挑战?

  梳理2023年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不少省份都清醒指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如河北、广东、吉林的政府工作报告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广东、宁夏认为,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

  北京、河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

  此外,一些省份对外部风险格外关注,认为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世界银行警告,全球经济增长正急剧放缓到“危险地接近陷入衰退的程度”。

  多省份对此已有所警惕。上海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部需求不足将对该省产生更大影响。

  如何妥善应对这些挑战,成为2023年中国各地经济工作的重点。

  促消费、扩内需是必答题

  如何促消费、扩内需是今年经济的必答题。在多省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之际,提振内需尤其必要。

  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建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中国需求将呈回暖趋势。但是,需要警惕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发达国家供应链转移造成的外部需求塌缩。因此,迫切需要扩大内需。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也提醒,目前,中国需要尽快将经济增长恢复到潜在的增速水平,以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2023年消费有望回暖,但复苏程度还面临较多不确定性,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力。

  多措并举提振市场预期

  近期,各地推出多项举措助企纾困,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当前市场主体预期仍显脆弱,活力仍需提升。

  多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并就此提出改善市场主体预期的要求和相关举措。

  例如,北京提出,着力增强各类企业活力。浙江表示,将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步伐。

  赵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逐渐摆脱疫情进入正常运转状态,大国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韧性再次显现,经济主体的预期也会逐渐恢复。

  在全球化体系中寻求保障

  分析人士认为,如何化解外部风险也是各省份面临的一大考验。

  赵建指出,中国的能源、粮食等经济安全问题,需要放到全球化体系中寻求供给保障。在他看来,这一切取决于内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内部需要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外部需要打造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环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预计2023年经济整体回升。产业体系韧性足,市场潜力空间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动能将进一步增强,能够有力对冲和化解不利冲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出炉,回应哪些民生热点?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刘欢)自1月10日起,多地省级两会拉开帷幕,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也陆续出炉。  大学生就业、养老保险、基层医疗、生产生活安全……报告关注并回应了哪些民生热点?  大学生就业难怎么办?   ——大学生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  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

    时间:01-19
  • 2023年全国GDP增速或高于5.5% 多位首席经济学家预判经济回暖趋势明确

      本报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韩 昱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1月15日,广东、海南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28个省份2023年GDP增速目标平均为6.0%。  结合2023年各地区设定GDP增速目标看全国各地发展动力,《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七大首席经济学家。他们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将出现较明显、全面、...

    时间:01-16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

      今天(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能源、水资源...

    时间:01-15
  •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频提“开放” 不断拓展内陆开放广度深度

      中新网重庆1月13日电 (梁钦卿)13日开幕的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庆市政府市长胡衡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提“开放”一词,内陆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胡衡华表示,过去五年,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全国领先,国际航线增至109条,中新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投入运营,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吞吐量均突破2亿吨,成功创建港口型、陆...

    时间:01-13
  •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浙江:三处“人民”背后体现何种民生深意?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 (记者 王逸飞)“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12日于杭州开幕的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在这份报告中,有三处涉及“人民”的表述颇为引人注意。其也成为该省民生深意的观察切口。浙...

    时间:01-12
  • 多地2023年GDP增速目标超5.5% 经济恢复信心十足

      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韩 昱  近段时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公布了2022年成绩单,并确定了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其中,济南、合肥等不少城市都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置在了5.5%以上。  “从各地确定的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看,对于经济恢复普遍充满信心。”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时间:01-09
  • 多地2023年GDP增速目标超5.5% 经济恢复信心十足

      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韩 昱  近段时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公布了2022年成绩单,并确定了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其中,济南、合肥等不少城市都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置在了5.5%以上。  “从各地确定的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看,对于经济恢复普遍充满信心。”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

    时间:01-09
  • 专访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重回“合理增长区间”?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重回“合理增长区间”?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预计,2023年中国GDP有望实现5.2%的增长。目前中国经济合理增长区间在5%-5.5%左右,所以明年这个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多重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据专家测算,疫情...

    时间:12-30
  • 动起来、忙起来——天山南北加快经济恢复回稳一线观察

      从烟火气、忙碌劲儿看更好统筹|动起来、忙起来——天山南北加快经济恢复回稳一线观察  车间里,生产线有序运转;工地上,工程车往来穿梭;街巷间,新疆特色美食飘香——连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记者深入天山南北采访调研看到,新疆复商复市步伐稳健,各地各部门抓好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推动经济恢复回稳。12月14日,...

    时间:12-27
  • 宁吉喆: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将减缓全球经济衰退程度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在多方看衰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情况下,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宁吉喆25日表示,随着实体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将减缓全球经济衰退程度。  宁吉喆是在以线上方式参加“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时说这番话的。  他指出,中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