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上海浦东:张江镇25个工程和项目集体开工 投资逾160亿元

2023-01-30 20:16: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月30日电 (谢梦圆)30日,记者在上海浦东张江镇重点工程和实事项目集中开工推进仪式上获悉,2023年张江区域内计划开工或推进的重点工程和实事项目有25个,总投资超160亿元,涉及两个轨交建设项目和国际人才公寓、科学家公寓建设等。

  张江科学家公寓项目将以11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再提供1180套高品质保障性租赁住房。张江集团房产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姜海清表示,近年来,一批大科学装置和科研机构在张江建成投用,在此工作研究的人才都表达出强烈的本地居住需求。集团竣工或在建的人才公寓可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务。

  轨交13号线东延伸工程总承包项目及轨交21号线新建项目,则将让张江人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其中,21号线全长近28公里,多个站点位于张江镇内,计划2026年建成。13号线东延伸线路起于已建13号线三期工程张江路站东端,终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全长约4.5公里,共设高科中路站和丹桂路站2个站点,预计2027年完工,此工程主要服务张江科学城内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对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在集成电路产业园集聚有重要作用。

  本次集体开工的工程与项目还包括:公建配套设施的有雨水泵站、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等;雨污混接改造、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电梯加装、“千门”修缮、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和美丽街区建设等。此外,还有多个市政道路新建、扩建工程。

  “新的一年,我镇将在接续推进重点工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等方面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张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灿表示,通过这一系列项目,将着力建设“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的新张江,努力把张江镇打造成为科研、创新、创意人才工作和生活的首选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变身“人才公寓” 方舱还能如何七十二变?

      善待人才,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停留于口号,而应出实招,把制度善意输送到技能人才的心坎上  据报道,近日济南高新区将隔离方舱改造升级为“技能人才公寓”,最大限度缓解园区企业员工周转性住宿紧张问题,“屋内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真正是拎包入住”。  此前,核酸检测屋、方舱隔离点有变身“发热诊疗站”的,还有变身“健康驿站”的。...

    时间:01-29
  • 科学家发现全新光学活性量子点机制

    原标题:全新光学活性量子点机制发现光学活性半导体量子点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有效的自旋光子界面,尽管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但科学家仍很难将其存储时间延长到几微秒以上。在最新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林茨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研究人员证明,有一种简单的材料可解决这个问题,将量子信息的存储提高到一百微秒以上。研究成...

    时间:01-29
  • 摇身一变“人才公寓” ,方舱还能如何七十二变?

      善待人才,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停留于口号,而应出实招,把制度善意输送到技能人才的心坎上  据报道,近日济南高新区将隔离方舱改造升级为“技能人才公寓”,最大限度缓解园区企业员工周转性住宿紧张问题,“屋内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真正是拎包入住”。  此前,核酸检测屋、方舱隔离点有变身“发热诊疗站”的...

    时间:01-29
  • 摇身一变“人才公寓” ,方舱还能如何七十二变?

      善待人才,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停留于口号,而应出实招,把制度善意输送到技能人才的心坎上  据报道,近日济南高新区将隔离方舱改造升级为“技能人才公寓”,最大限度缓解园区企业员工周转性住宿紧张问题,“屋内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真正是拎包入住”。  此前,核酸检测屋、方舱隔离点有变身“发热诊疗站”的...

    时间:01-29
  • 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光照影响血糖”的奥秘

      新华社合肥1月20日电(记者徐海涛、何曦悦)光照会引起人体体温、脉搏、血压等方面变化,夜间过多的光照还会增加肥胖和患糖尿病的风险。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团队发现了光通过激活人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引发眼、脑和脂肪组织中一系列神经信号传递,从而直接抑制机体血糖代谢能力的科学机理,...

    时间:01-20
  • 山沟沟里有座人才公寓(新春走基层·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上峁入村,豁然开朗。一栋栋两层小别墅,白墙灰瓦,整齐矗立。山坡上,一排排日光节能温室大棚顺势排开,在黄土梁峁之间格外亮眼。这里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榆岭窊村。绿油油的茴子白、刚结出小黄花的西葫芦、枝蔓上的麒麟西瓜……步入大棚,暖意融融。60岁的村民张如英正忙着给辣椒苗去掉多余的枝叶,把吊着的细绳一圈圈绕在...

    时间:01-19
  • 涵养优良学风 勇攀科研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图①:张治军   李小红摄   图②: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量子频标研究团队   本报记者 原韬雄摄   图③:张信荣   李媛媛摄   图④:王军成   厉运周摄   图⑤:印开蒲   本报记者 王永战摄   图⑥:潘彤(右)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供图   数据来源: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知识产权局路虽远,行则将至...

    时间:01-19
  • 我科学家观测结果证明:“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假设不成立

    天体物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然而,我国天文学家却发现,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有评论认为,这一发现将对天体物理多个领域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数据...

    时间:01-19
  • 我国科学家新发现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科研人员通过长期对宇宙的科学观测,发现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银河系演化历史和环境而发生显著变化。该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1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本成果验证初始质量函数变化的直接证据图广袤宇宙的千亿星系中无时...

    时间:01-19
  • 我国科学家新发现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科研人员通过长期对宇宙的科学观测,发现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银河系演化历史和环境而发生显著变化。该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1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本成果验证初始质量函数变化的直接证据图广袤宇宙的千亿星系中无时...

    时间:01-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