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灵魂砍价”之后,药品耗材集采下一步如何推进?

2023-01-30 06:47:39

来源:工人日报

  在有效保障患者用得起优质药的同时,一些难点、堵点问题也随之出现

  “灵魂砍价”之后,药品耗材集采下一步如何推进?

  本报记者 王维砚 杨召奎

  阅读提示

  随着药品耗材集采常态化推进,在有效保障患者用得起、用得上优质药的同时,一些难点、堵点问题也随之出现。专家指出,进一步提升集采质量,中选价格不仅要覆盖生产成本,也要覆盖合理的流通成本和耗材伴随服务成本。

  近日,一场事关种植牙价格的集采备受关注。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集采在成都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这给很多需要种牙的患者带来了大大的实惠。目前,种植牙耗材并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本次集采也是高值耗材集采从医保领域扩围到非医保领域的首次尝试。

  集采,即集中带量采购,通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不断挤出虚高价格水分,引导药品、耗材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破解群众看病贵难题。

  国家医保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7批药品集采、3批耗材集采,叠加地方联盟集采,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

  随着集采常态化推进,在有效保障患者用得起、用得上优质药的同时,一些难点、堵点问题也随之出现。日前,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集采常态化与医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建言,为更好推进集采支招。

  摒弃“唯低价”,提升集采质量

  药品、耗材集采“灵魂砍价”后,患者就医负担持续降低。

  在药品集采方面,2018年以来,以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为重点,国家组织开展了7批药品集采,涉及294种药品,1135个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超50%。集采品种中使用高质量药品的患者比例从50%提高至90%以上。

  在耗材集采方面,国家在心内科和骨科两个最受关注的耗材价格虚高领域开展了3批集采,其中,心脏支架集采已于2022年11月成功接续,平均中选支架价格在770元左右;人工关节类和骨科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超80%。

  专家表示,通过集采把价格“打下来”,并非“唯低价论”,而是要在多元目标中找到平衡。在挤掉价格水分的前提下,也要让企业获得合理利润,同时不影响相关药品和耗材可及性,不加剧医保和患者负担水平。

  如何进一步提升集采质量?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看来,下一步,应根据临床需求进一步完善集采规则,以质量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同时中选价格不仅要覆盖生产成本,也要覆盖合理的流通成本和耗材伴随服务成本。

  吴明指出,目前有部分药品和耗材虽然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参差不齐,因此要建立起临床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系统,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完善物流配送和配送商遴选

  流通和配送是完成集采的重要环节,讨论中,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集采后的物流运输和服务问题。

  吴明在调研中发现,过去,由第三方管理医院的耗材库存,包括点货、备货、及时补货等,相当于提供“保姆式服务”;而集采后流通环节大幅压缩,很多代理商退出,为医院提供的物资管理服务显著减少,而配送企业没有经验和能力,只送货不提供其他服务,这就出现了供需双方的不适配——医院内部需求没有及时传导到供货企业,短期内出现管理空白。吴明建议,有必要尽快界定各方责任,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疏通集采流通环节的堵点。

  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威也表示,想要更好地服务集采,需要重视发挥大型流通与配送企业的作用。

  据张威介绍,通常全国性医疗器械流通和配送企业为实现集采产品落地,会在各地设立经营网络企业并开展医疗器械三方物流业务,但跨行政区域开展代储、代运需要单独申报,监管方需按照各自审批权限进行审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采产品在流通和配送环节的畅通流转。他建议,建立集中带量采购流通和配送企业多仓协同制度,在全国试点探索大型企业内三方物流多仓协同机制。

  张威还建议,完善对配送商的遴选机制,包括仓储面积、人员资质、覆盖面积、注册资金等都需要重点考虑,以保证集采成果安全高效地配送到各级医疗机构。

  激励企业创新之路

  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药品耗材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企业必然对高回报率抱有期待。

  “今后新技术、新耗材进不进医保?在什么时机、什么条件下进医保能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这些都需要考虑。”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杨建龙表示,一些国产器械、耗材企业研发投入非常大,如果产品上市后很快进入集采,而集采长期以“低价”作为标准,企业回收成本和创造利润都会受影响,长此以往不利于医药创新

  杨建龙直言:“希望有灵活、精准的政策,作为新技术可以暂时不集采、不进医保,至少等足够成熟之后或者是有很好的卫生机制价值时再进医保,给予新技术一定的自由市场。”

  “如何保证企业进行高投入后能获得应有回报,应交给市场机制去解决。”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看来,还应进一步完善对医院和医生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体系中更注重医生的专业和创新能力,而非论文数量。

  不过,在吴明看来,高回报率并不代表企业一定会有创新动力。

  “过去我国药品耗材价格很高、利润很高,但企业并没有积极性创新,因为只要给‘回扣’就可以躺着赚钱,为什么要走风险极高的创新之路?”吴明认为,要激励创新,首先要通过改革为医药创新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而集采就通过极大压缩“回扣”空间,纠正了市场失灵,形成了有效的创新激励,集采腾出的空间可以用来研发创新产品;集采产品薄利多销,企业若要获得更高利润,只能创新

  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头部医药企业正在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创新药研发上市进程不断加快。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洪洞县——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全力救治危重患者

      春节前夕,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卫生院,临时改建的发热门诊里,心电图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设备一应俱全。大厅里,几位老人正在输液。  “上午接诊了8名患者,基本都是康复后期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大槐树镇卫生院院长司武斌介绍,“新冠感染高峰基本过去,目前药物储备充足,10名医生、8名护士24小...

    时间:01-29
  • 心血管病患者感染后应坚持合理用药

      心血管病患者感染后应坚持合理用药(服务窗·科学防疫)  冬春季天气较冷,如果经常劳累、激动、饱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会增加。发烧时心跳加快是否正常?心血管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是否会加重原有病情?如何合理用药?记者采访了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  发烧是很多人感染新冠...

    时间:01-29
  • 北海餐饮从业者曝“宰客”内幕:拉客回扣达50%

    原标题:北海餐饮从业者曝“宰客”内幕:有商户用遥控秤,拉客回扣达50%近日,有游客称自己在广西北海银滩被出租车司机带去一饭店用餐,点了4个菜,花了1500元。1月28日凌晨,广西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经调查,该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部分海鲜经烹饪后份量略少等问题...

    时间:01-29
  • 各地新冠感染患者陆续康复出院

      央视网消息:这个春节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全国各地的新冠感染患者陆续康复出院。  在江西省新冠患者治疗重点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中心,患有肺结核、淋巴癌等多种基础疾病的游开龙,1月中旬感染新冠病毒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病情痊愈可以...

    时间:01-27
  •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何防治新冠

      【抗疫中 我们众志成城60】  春节期间,许多地方出现降温或寒潮天气,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而言,这时候尤其要注意。  “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新冠感染后发生重症的一个高危因素。”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在日前举行的...

    时间:01-25
  • 国家卫健委:各省份均已度过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患者三个高峰

      中新网1月19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19日透露,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各省已经度过了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三个高峰。资料图:1月1日,在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市民为不能前来的亲人咨询用药问题。...

    时间:01-19
  • 逾百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更多哮喘患者有望获益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魏薇 张素)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顺利结束,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随着哮喘领域创新治疗药物新增进入目录,更多哮喘患者有望获益。  2019年刊发于《柳叶刀》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研究显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

    时间:01-19
  • 类器官可以替代患者试药吗?广东团队研究有新进展

      中新网广州1月19日电 (记者 蔡敏婕)肺癌类器官可以替代患者试药吗?广东团队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肺癌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可准确预测肺癌靶向或化疗的临床疗效。该项研究于北京时间18日23时58分在《细胞》子刊《细胞报告医学》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  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杨衿记作为...

    时间:01-19
  • 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大陆药品集采惠及台湾女童

    新华社广州1月18日电(记者詹奕嘉、黄浩苑)“穿刺之后腰部有没有不舒服”“日常运动还是要注意”……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新龙17日和刚刚返回台湾的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小沂的母亲李女士视频连线,仔细询问小沂的康复情况并给出了详细建议。从2022年10月29日到2023年1月15日,11岁的小沂在家...

    时间:01-19
  • “灵魂砍价药”首个受益家庭新春回访

      新华全媒+丨“孩子的进步让全家看到希望”——“灵魂砍价药”首个受益家庭新春回访  新华社济南1月18日电 题:“孩子的进步让全家看到希望”——“灵魂砍价药”首个受益家庭新春回访  新华社记者邵鲁文  因患有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山东枣庄5岁男孩李佳树和全国3万余例患者一样,无...

    时间:01-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