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返乡办厂,制衣厂老板希望把去年亏损的赚回来

2023-01-24 19:22:28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黄琼

  在广州市海珠区办厂近二十年的陈卓翔决定把制衣厂搬回老家江西赣州。

  整个搬迁过程大概花了3个月的时间,到今年春节前已正式开工二十多天。新落成的工厂面积大约1600平方米,分为裁床部、印花部和生产部,主要是给某韩国市场的服装品牌做成衣加工。陈卓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年后工厂2月1日开工,目前预计有80多名本地工人会陆续回来上班。

  广东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成为全国服装大省,而广州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服装集散地。

  疫情暴发以来,整个服装产业饱受考验。在疫情管控期间,广州多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暂停生产经营活动,去年4月,海珠区制衣厂也陷入到停摆状态。

  和陈卓翔工厂情况相似的众多小型劳动密集型工厂,生产因此也不顺利。据陈卓翔观察,去年其身边制衣厂老板约九成都在亏损,能赚钱的是少数,而他自己在2022年也亏损了约50万元。

  陈卓翔的制衣厂去年上半年经历了几次停工,下半年有整整两个月直接暂停了生产。除此之外,连年上涨的厂租和工人工资也使他难以为继。陈卓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的工厂一直在广州海珠区,厂房70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3万多元。在订单高峰期大概有约40个工人同时开工,工资是按照计件来算,工人一般从早上九点开始上班,一直到晚上十二点下班,每月到手的薪资基本都在1万元以上。

  按照往年订单多、工厂开工正常,陈卓翔在广州的经营还算滋润。但三年疫情影响深刻,再加上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而客户给的加工费却几乎没涨。

  此番情境之下,下一步要怎么走?

  陈卓翔一直在思考返乡发展。陈卓翔所在的赣州某县城,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小作坊式的服装加工厂在当地扎根生产,少则十来人,多则数百人,县城道路两旁的房屋内,随处可见工人正踩着缝纫机,或缝制着衣袖、腰带、裤腿......

  同时,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多年来也正积极承接沿海产业升级转移,从小作坊到集群发展,从小打小闹到大产大销,打造了于都女装、宁都童装、石城鞋服、兴国牛仔等一批区域特色生产基地。2021年,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1050亿元。截至去年年中,赣州市共有纺织服装企业6000多家;截至去年9月底,赣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88家,同比增加7家,实现营业收入197.3亿元、利润11.9亿元。

  经过一番调研,陈卓翔发现,自己在广州生产的这些成衣制品,家里的工人完全可以胜任,并且家乡劳动力相对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厂租也便宜。于是,在去年9月,陈卓翔下定决心将制衣厂搬回老家。

  “现在的厂租10元/平方/月,工人工资大概是4000-5000元/月。目前厂房面积1600平方米,是广州的两倍,年前有80多名工人来上班。”陈卓翔说道,“家里招工比较容易,主要看两点,一是是否有稳定的订单,二是是否能准时发工资,只要这两点做到了,工人都很愿意来你的厂里上班。”

  返乡对于陈卓翔来说,解决了最大的成本问题,之后便是如何稳定订单,以及寻找更多的新订单。“目前有一些合作稳定的老客户,我们按时交货就能维持工厂的基本运营,并且有一些盈余。所以我的主要任务是去寻找更多的新客户。”陈卓翔说。

  虽然工厂搬回了赣州,但是陈卓翔每个月至少要回广州一趟,拜访客户,交流最新的市场行情。

  随着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全球贸易往来也更加便利。对于2023年的期待,陈卓翔称,“在家乡发展的压力小很多,信心也更足。尤其是现在防控放开了,我相信订单也会多起来,今年的目标是把去年亏损的赚回来。”

  (文中陈卓翔为化名)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年味升腾,数字动能带旺“小店经济”

      新华全媒+|年味升腾,数字动能带旺“小店经济”  春节遇春雨,南京夫子庙东牌楼花灯市场依然人流如织、气氛红火。阔别3年,南京传统花灯市场重新开放。兔子灯、荷花灯、狮子灯、菠萝灯……喜庆花灯点缀下,浓浓年味在大街小巷弥漫,与热闹人群相得益彰,驱散了古城南京的寒湿。  夫子庙是南京市的文化地标之一。这里小店林立,个体...

    时间:01-25
  • 1月24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111.35万辆 环比增24.92%

      中新网1月25日电 25日,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发布1月24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月2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974.6万吨,环比下降0.16%;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111.35万辆,环比增长24.92%;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123.4...

    时间:01-25
  • 四川多景区游客量饱和、门票售罄 出行前可提前预约

      1月24日,四川峨眉山景区、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瓦屋山景区皆发布通知,提醒游客量已饱和,未预订的游客请勿前往。  据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消息,1月24日8时30分,峨眉山景区游客量已饱和,为确保游览安全,停售1月24日峨眉山景区门票。  景区提醒,未成功预订景区门票和高山区观光车票的自驾游客请勿前往零公里车站。建议选择...

    时间:01-25
  • (新春走基层)揭秘:广州南站多售19万张回家车票背后的故事

      中新网广州1月25日电 题:揭秘:广州南站多售19万张回家车票背后的故事  作者 尹诤 胡蝶 郭军  今年广东春运,客流持续上升,买到一张回家的高铁票,是无数家庭团圆的希望。节前春运15天,华南最大的交通枢纽广州南站,开行高铁列车7093对,发送旅客423万人次。在数百万名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的幕后,有4名每天为旅客“抢”回家...

    时间:01-25
  • 平均每场130分钟,为什么春节档电影越拍越长?

      中新经纬1月24日电 (赵佳然)大年初三,你去看电影了吗?截至1月24日8时23分,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30亿元,其中大年初一、大年初二的单日票房均突破10亿元。  不同于2022年的“最贵春节档”,2023年迎来的是“最长春节档”:据统计,2023年春节档平均时长为历史最长,同时票价自2016年以来首次下降,可谓“加量不加价”。春...

    时间:01-25
  • 赶订单,拼经济!多地奖励企业春节不停产,冲刺兔年开门红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个春节假期,各地紧抓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窗口期,拿出真金白银对连续生产的工业企业给予奖补,开足马力冲刺兔年“开门红”。  据河南日报报道,大年初二,位于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河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加紧生产,赶制订...

    时间:01-25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年升值超2.5%,后续空间有多大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在2023年强势升值开局后,随着春节前“结汇潮”告一段落,兔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如何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虎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月20日16时30分收盘报6.7740,2023年的14个交易日累计升值了1774个基点,升幅达到2.55%;同时,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了2.79%。  开年为...

    时间:01-25
  • 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14.3%

      本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顾仲阳)记者日前从国家乡村振兴局获悉: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2022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脱贫基础更加稳固。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更加健全,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各地因地制宜建立监测标准年度调整机...

    时间:01-25
  • 物流保通保畅: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24.92%

      最新数据显示,1月2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24.92%。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1月24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974.6万吨,环比下降0.16%;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111.35万辆,环比增长24.92%;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123.4万吨,环比下降6.8%,完成集...

    时间:01-25
  • 三亚查处5起旅游市场涉嫌违法行为

      中新网1月25日电 据“三亚发布”公众号25日消息,2023年春节期间,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旅游市场经营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现将5起涉嫌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开。  案例一:三亚天涯董亚旧海鲜店及三亚兰姐川味海鲜加工摊涉嫌偷换海鲜材料案  2023年1月23日,三亚市市场监督...

    时间:01-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