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活力中国】传统庙会有序恢复 兔年春节“年味儿”浓

2023-01-24 01:2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4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首童谣勾起了人们的春节记忆。作为“乙类乙管”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各地庙会、游园活动有序恢复。糖葫芦、小风车、吹糖人……传统庙会也让兔年春节的“年味儿”更浓。

1月22日大年初一,石景山游乐园热闹非凡。中新财经 葛成 摄

  兔年春节,庙会火了

  兔年春节去哪玩?逛庙会成为不少人的首选。

  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北京石景山游乐园里已经热闹非凡,迎春庙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来。

  庙会上的小吃摊前人头攒动,游客为品尝庙会上的“年味儿”排起了长队。这里既有茶汤、灌肠、爆肚儿、羊肉串这样的传统小吃,也有薯条、热狗这样的“洋美食”,渴了还能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梨汤或奶茶。即便是寒冷的天气,也难挡大家的热情。

  “盼好久了!几年没来参加庙会活动了,今年特地带孩子来体验一回。”

  游客于女士告诉中新财经,此前一直没机会带孩子体验传统庙会,今年家附近就有庙会,所以选择大年初一就带6岁的女儿来体验传统“年味儿”,让孩子也感受一下自己儿时的快乐。

庙会上,“兔”元素处处可见。中新财经 葛成 摄

  今年的庙会上,“兔”元素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在饰品、花灯、雕塑上处处可见,包括于女士在内的不少游客都会随手给孩子挑上一两件。

  “虽然庙会早上9点开门,但不少游客8点开始就在西南门外排队了。”一名游乐园外侧道路的交通协管员告诉中新财经。

  不过,现场虽然人流量很大,但是游客们都自觉地佩戴好了口罩,并尽量保持好社交距离。

  “我们还是比较注意防护的,除了口罩,还自备了一些消毒用品,毕竟家里有老人孩子,出来玩儿也要注意安全。”于女士说。

庙会上的小吃摊前人头攒动。 中新财经 葛成 摄

  各地游园活动火爆

  据北京日报报道,兔年新春,北京市88项传统庙会和游园活动有序恢复,其中,10个传统形式庙会和2个“云庙会”线上线下同欢乐,76项游园活动在全市主要公园和重点景区迎接游客。

  来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数据显示,仅1月21日当天,北京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其中颐和园、天坛公园和陶然亭公园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北京以外,全国各地的庙会、灯会、游园活动等也是丰富多彩,带来浓浓“年味儿”。

广东广州正佳广场举办“正佳大唐千灯会”活动。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例如,今年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越秀西湖花市”与“广府庙会”恢复线下举办。

  在陕西西安、湖北襄阳、河南开封等地,各色春节灯会、庙会等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据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此前介绍,在春节期间促进旅游消费方面,文旅部开展工作,围绕家乡风物营造团圆年味,指导各地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利用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公园、广场、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等空间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及文化年货节、庙会、灯会等民俗活动,打造一批富有浓浓年味的消费场景。

庙会年货摊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中新财经 葛成 摄

  消费迎“开门红”

  “今年过年的生意不错,风车、兔花灯等手工制品销售行情火爆。”石景山游乐园内,一家卖年货的摊主告诉中新财经,大年初一的客流量比自己预期的要好。

  庙会的红火也成为民众出行、消费的热情攀升的一个缩影。

  作为“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节前,实体零售、餐饮堂食、跨区旅游等各类线下消费恢复势头就已明显。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月上旬,重点零售企业食品、饮料、服装销售额环比均增长20%以上。

  随着居民出游需求逐步释放,消费需求也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促销费活动也在陆续开展。

上海豫园灯会。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此前表示,商务部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及早谋划,把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确定了“全年乐享 全民盛惠”主题,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和行业协会安排近300场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中新财经注意到,包括广州、郑州、沈阳、天津在内的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形式,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提振民众消费信心。

  一系列举措的效果也在逐渐显现。来自天津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首日,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224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4.2亿元,同比增长13.5%,较2019年增长2%,客流量超15.7万人次,同比增长19.5%;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除夕当日,全省银联消费总金额达109.57亿元,同比增长17.16%。(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兔年新春观察:“年味儿”洋溢 “冰雪迎春”成“热菜”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谢雁冰)金虎辞旧,瑞兔迎新。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神州大地洋溢浓浓“年味儿”。  团圆“年味儿”浓  兔年春节的第一缕“年味儿”,从春运开始。春节浓缩着与家人团圆的温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情结。  自春运开启,一幅“流动的中国...

    时间:01-23
  • 玉兔奔九州 年味满中华——从癸卯春节看中华文化新气象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玉兔奔九州 年味满中华——从癸卯春节看中华文化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  回家团圆,让乡情乡味慰藉乡愁;节日里的非遗,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多彩的文化体验,带来全新民俗享受……癸卯春节的浓浓年味穿越古今,彰显中华文化新气象,勾勒出一幅欣欣向...

    时间:01-23
  • 怀旧感与科技感并存 南京兔子灯走红网络

      中新网南京1月23日电 (记者 朱晓颖)近期一组全国各地兔子灯的组图在网络上流传。其中,玲琅满目的兔子灯将南京夫子庙装扮一新,怀旧感与科技感并存。  在老门东,一只以“600多岁”的南京明城墙为背景的巨兔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只巨兔有一双大眼睛,身穿红袍,手提荷花灯。网友评价称“这兔子看上...

    时间:01-23
  • 东西问·解码兔年丨阿根廷汉学家伍志伟:生肖何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独特文化资源?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生肖何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独特文化资源?  ——专访阿根廷汉学家伍志伟  作者 宋雪晴  剪一对生肖窗花描绘生活愿景,赠亲友一身红衣裳阻挡“本命年的坏运气”,好事将近算一卦最佳婚配属相……随着中国农历兔年的到来,生肖文化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作为中国民间普遍...

    时间:01-23
  • 北京迎来兔年初雪,铁警坚守岗位护旅客出行平安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邓有林)1月23日,北京迎来兔年第一场降雪。雪后北京地区降温明显,在市内的各大火车站和市郊的铁道线上,铁路民警们仍坚守在一线岗位,为广大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凌晨5时许,北京铁路公安处交通管理支队民警黄河就来到北京南站东落客区外,联系地区管委会组织对路面和匝道洒除雪剂...

    时间:01-23
  • 四海同贺中国年丨多国人士:祝中国人民新春快乐 兔年吉祥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多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和各界人士都为中国人民送上了真挚的新春祝福。  哥斯达黎加总统 罗德里戈·查韦斯:我借此机会祝愿所有人新春快乐,希望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人们兔年一切顺利。  摩尔多瓦总理 加夫里利察: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谨代表摩尔多...

    时间:01-23
  • 北京迎兔年首场降雪 北风渐起寒意重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徐婧 陈杭)在北京北部山区,23日上午,冰冻的河面染上银白,田间覆盖了一层“薄纱”。受冷空气影响,22日夜间至23日上午北京市出现降雪天气,北风渐起,气温下降明显。  北京市气象台22日先后发布持续低温蓝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及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计22日夜间至25日,北京市大部分...

    时间:01-23
  • 新春走基层丨大年初一,他们时刻“在线”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2日电 题:大年初一,他们时刻“在线”  新华社记者刘懿德、连振、贺书琛  大年初一,千家万户张灯结彩、欢度佳节。在这阖家欢乐的幸福背后,是无数人时刻“在线”的默默坚守。他们守护在滴水成冰的塞外边疆,他们工作在煤炭保运的第一线,他们奋战在守...

    时间:01-23
  •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新华社记者刘昊东、徐欣涛、杨淑君  大年三十晚8时,农历兔年春晚准时拉开序幕。跟随着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圆圆”从迎春花市一路走到外太空看满天星辰组成的“满庭芳”,今年的春晚为海内外观众奉...

    时间:01-23
  • 四川叙永:大年初一踩花山 欢欢喜喜过大年

      中新网泸州1月23日电 (邹立杨 郑云霞)22日,大年初一,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盖首山苗寨,当地苗族同胞热热闹闹踩花山,欢欢喜喜过大年。  一大早,苗族同胞们就开始梳妆打扮,穿上节日盛装,一起来到踩山场上。伴着悠扬的芦笙,锣鼓齐鸣,接花杆、立花杆、祭花杆、舞芦笙,感受浓郁绚烂的苗家风情。接花杆...

    时间:01-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