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提振信心力促经济回稳向好——地方两会经济工作部署述评

2023-01-20 06:41:49

来源:经济日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期,随着省级两会的密集召开,各地2022年经济发展“成绩单”与2023年“路线图”也陆续揭晓。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成为关键词,29个省份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甚至更高,并将拿出“真金白银”“真招实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迎难而上稳定增长

  刚刚过去的2022年,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各地迎难而上稳增长,全力以赴拼经济,想方设法稳就业稳物价,经济发展在多重压力下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比如,2022年,山西多项预期性指标创历史最好成绩,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预计达到4.4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左右。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国四成以上,贡献了40%以上的就业,进出口和利用外资都接近全国的六成。

  从东部经济大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2.8万亿元,5年跨过3个万亿元级台阶、年均增长5%,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江苏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2万亿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年跨越4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5.5%左右;山东地区生产总值5年连续跨上2个万亿元大台阶,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浙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统筹打好疫情防控、稳进提质“组合拳”,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

  中部经济大省河南过去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值超过8500亿元。西部经济大省四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通过艰苦努力,全省经济运行走出一条从震荡下行到快速回升的坚强曲线。5年来,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个万亿元级台阶,超过5.6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

  发展目标稳中有进

  目前,31个省份已披露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其中,海南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9.5%左右。西藏紧随其后,为8%左右。江西、新疆均为7%左右,安徽、湖北、湖南、宁夏为6.5%左右,重庆为6%以上。9个省份目标增速为6%左右,分别是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河南、甘肃为6%,上海为5.5%以上,广西、陕西为5.5%左右,辽宁、浙江、山东、广东为5%以上,江苏、青海为5%左右。此外,北京2023年预期增长目标为4.5%以上,天津为4%左右。

  部分省份对经济增长目标进行了阐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安排在4.5%以上,兼顾需要与可能,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有机衔接,也有利于引导各方把精力集中到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上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6%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一个为完成中长期目标奠定基础的增速,有利于更好落实国家战略、扛起大省重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各省份设定的增速目标,体现了经济大省和有条件的省份勇挑大梁,力争为全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好基础开好局的担当。同时,也说明当前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各地区正抓住机遇期、攻坚期奋力冲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此外,也统筹兼顾考虑到促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合理区间的要求、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要求。

  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各地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依然在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特别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庞溟认为,预计下一阶段各地区的经济工作应是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部门预期,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复苏,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未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主要的着力点是消费,政策支持的重点也应从“以扩大投资为主”,逐步转向“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为此,地方政府应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能解决眼前困难和带来长远收益的地方去。此外,尽快下大力气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是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有效抓手,可以着重从改善住房消费条件入手,加大鼓励购房力度。

  多个省份把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恢复作为政策重点。比如,福建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海南提出,力争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和25%,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突破800亿元。河南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出台智能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消费的补贴政策,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促进商贸、餐饮、住宿、文旅等行业尽快恢复。

  在稳投资方面,山西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农业特优发展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江西提出,促进投资扩围增效,实施省大中型项目3527个,年度投资1.56万亿元左右,建成昌景黄高铁、九江高铁枢纽、南昌现代职教城等项目,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早日开工。

  “投资已成为助力各地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和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预计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庞溟表示,在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平台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应当注意部分地区的财政承压问题与债务风险分化问题。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停步。湖南提出,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三个10%”的增长目标。浙江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外贸平稳增长,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在14.5%左右。强化外资招引服务,力争实际使用外资突破200亿美元、制造业使用外资占比27%以上。

  多个省份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预期是先导指标,信心是前置条件。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内生动能、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庞溟表示。

  熊 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年夜饭年宵花智能“年货”装点兔年新春 消费提振年味足

      年夜饭、年宵花、智能“年货”装点兔年新春  消费提振年味足  买年货、贴春联、送年礼……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年味渐浓。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既是人们对家浓浓眷恋的承载,也是年度消费旺季。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传统购物需求与有利购物环境相遇,会释放出...

    时间:01-20
  • 年夜饭年宵花智能“年货”装点兔年新春 消费提振年味足

      年夜饭、年宵花、智能“年货”装点兔年新春  消费提振年味足  买年货、贴春联、送年礼……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年味渐浓。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既是人们对家浓浓眷恋的承载,也是年度消费旺季。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传统购物需求与有利购物环境相遇,会释放出怎样的活力?“年货经济”呈...

    时间:01-20
  • 中缅边城瑞丽出台24条措施提振经济 涵盖地产旅游外贸等

      中新网昆明1月19日电 近日,云南省瑞丽市出台《关于瑞丽市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恢复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在建筑地产、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旅游经济、外贸发展等领域研究谋划了24条政策措施,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快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方面,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对符合条件的购房人,给予...

    时间:01-19
  • 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超12.9万亿元 同比增长1.9%

      中新社广州1月19日电 (记者 许青青)广东省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称,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129118.5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40.3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52843.51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70934.71亿元,增长1.2%。  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粮食作物...

    时间:01-19
  • 重庆市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

      中新网重庆1月19日电 (梁钦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在19日举行的2022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统计局局长黄可表示,2022年全市经济发展保持了多重压力下的恢复态势。  其中,2022年重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12.05亿元,增长4.0%;第二产...

    时间:01-19
  • 中国原创1类新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提振行业创新积极性

      中新网上海1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原创1类新药耐立克®(奥雷巴替尼)18日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相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成年患者。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慢粒患者可通过规范服药,获得长期生存获益,回归工作与正常生活。但耐药一直是...

    时间:01-18
  • 江苏新春“金点子”着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中新网南京1月18日电 (记者 杨颜慈)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如何展现“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  记者从18日江苏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于春节前夕正式印发了《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

    时间:01-18
  • 全球期盼中国经济领航复苏 提振世界信心

      直通达沃斯丨总台专访:全球期盼中国经济领航复苏 提振世界信心  当地时间17日,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始首日议程,60多场分论坛和主题活动陆续展开。  本届论坛主要围绕“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展开,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危机: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以及能源、粮食价格上涨等,也...

    时间:01-18
  • 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地方两会看稳增长新举措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地方两会看稳增长新举措  新华社记者  近期,各地两会密集召开。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怎么定,各地稳增长有哪些新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记者在地方两会上...

    时间:01-16
  • 更多粮田变良田(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