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预制菜成年夜饭餐桌“主菜” 货不对板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2023-01-20 04:08:47

来源:法治日报

  预制菜成年夜饭餐桌“主菜”

  货不对板分量不足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王禹钦

  “今年的年夜饭打算购买预制菜,回去简单加热或者翻炒一下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1月14日(小年),北京市民王鑫开始采购年货,第一站便是到线下商超的预制菜货架处。

  当天,他挑选了12种预制菜产品,每道菜价格23.9元至99元不等,总计花费699元。

  像王鑫这样,选择购买预制菜作为年夜饭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随着样式不断创新、品质不断提高,预制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预制菜在今年年夜饭的市场表现将有比较大的提升,这也意味着我国预制菜市场已经进入产销两旺的阶段,不过预制菜还面临食品还原度、运输以及安全等问题。

  年夜饭套餐受欢迎

  简单加热即可食用

  今年春节,在北京工作的贾佳因工作原因不能回杭州老家,于是提前网购了松鹤楼和西贝莜面村的半成品年夜饭。

  “我丈夫是北方人,因此我们的年夜饭要兼顾南方、北方口味。”贾佳告诉记者,她选购的预制菜包括松鼠鳜鱼、清炒虾仁等,这些菜肴全程冷链运输,品质有保证,而且免洗免切免调料。

  近日,记者在北京随机探访几家商超时看到,不同品牌、种类的预制菜应有尽有:14.9元/碗的陕西传统八宝饭、38.8元/份的农家红烧肉、108元/盒的松鼠鳜鱼……让人眼花缭乱。

  其中,不少连锁超市还推出了半成品年夜饭套餐,价格在400元至4000元不等。据西城区广安门地区的盒马鲜生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菜品不仅可以线下购买礼盒,还可以在线上预订,简单加热后即可食用。

  记者在一家山姆会员商店看到,这里不少顾客购物车里都放着各式各样的礼盒。其中,羊腿、三文鱼和帝王蟹等都不再是单纯的生鲜礼盒,而是一款款预制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于去年,今年礼盒类商品销售呈双位数增长。

  盒马鲜生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有五成以上用户会使用预制菜,在北京、上海等追求快节奏的一、二线城市,预制菜的“上桌率”更高。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自己做+买一部分预制菜”的受访者比例为32%;有21%的消费者会直接选择套餐礼盒,多为送礼,或最大程度减少做菜负担和失败风险。

  在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品的月销售量在一两万件,也有商品获得了2万+的评价。这些商品中最受青睐的是一些半成品家常菜以及松鼠鳜鱼、猪肚鸡、佛跳墙等硬菜。

  “平时切菜、炒菜要40分钟到1小时,现在只需要10分钟就搞定,而且味道还不错。”居住在北京市通州区的上班族罗海是预制菜“铁粉”,他家的冰箱里常常放置大量半成品早餐食材,如手抓饼、包子、牛排等。

  某电商平台卖家婷婷告诉记者,这种半成品年夜饭产品几年前就出现了,这两年的销量明显提升。“‘90后’是半成品年夜饭的主要消费群体,不少人就地过年时想吃一顿家乡味道的年夜饭,但又怕厨艺不好、做菜时间长,这种套餐既满足对仪式感的追求,又方便快捷。”

  部分菜品货不对板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不过,预制菜行业虽然在我国有多年发展历程,生产商数量众多,但多数依然停留于作坊式生产加工模式,达到规模以上生产水平的企业较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预制菜行业将成品和半成品菜肴从餐厅延伸到家庭日常餐桌,从大环境看有广阔前景,但行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迈过质量关和安全关。

  2022年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做过全省预制菜消费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消费者表示购买预制菜时遇到过质量问题,其中25.71%的消费者遇到了菜品变质腐败的问题;24.29%的消费者遇到了预制菜品食材不新鲜的问题;15.39%的消费者表示购买的预制菜内含有异物;13.95%的消费者则表示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存在过期现象。

  对此,曾经网购过半成品菜肴的张烨至今仍“心有余悸”——因为分量不足,一桌售价1388元的菜肴,10个人竟没有吃饱,“老鸭煲里面基本找不到鸭子,牛腩煲的汤全都漏光了”。

  罗海遭遇过一包标注170克的鱼香肉丝,“汤汁得有100克,有点肉丝,还有其他配料,如果用这个做快餐,两包都不够”。

  在上述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调查中,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都遇到了标识信息不明确的问题,其中27.54%的消费者表示购买的预制菜未标注菜品名称及主要食材,23.61%的消费者则表示自己购买的预制菜未标注菜品分量,16.45%的消费者遇到了在购买预制菜时未标注其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问题。

  记者对比多家预制菜的保存方式发现,大部分预制菜都需要-18c°冷冻保存。记者随机点开一款月销售2万+的预制菜商品,其中的评价好坏参半,一些网友表示快递速度快,味道不错,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菜品有“腥臭味”“不新鲜”等。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预制菜存在偷工减料、变质腐败、口味欠佳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风险首先在于原材料的新鲜程度、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运输过程中冷链环节的无缝衔接,还有包装破损。有时候消费者看到的不是得到的,货不对板。”

  有关预制菜面临的安全隐患,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认为,首先要考虑加工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包括原材料的新鲜程度、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剂量;运输过程中冷链环节也至关重要,要控制温度,还要注意运输途中的破损问题。

  对于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时,作为销售方的婷婷和作为消费者的罗海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要选择大品牌和正规厂家的产品,还有看配料时,要认真查看营养标签上的钠含量。收货时也要仔细验收,如果发现包装袋内有较多冰霜、冰块,或食物出现变形、变软、粘连,一定要拒收。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预制菜的线上线下火热背后涌现出的各类问题,也不断促使行业完善标准,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地政府部门、产业组织和企业发布了30余部预制菜相关标准。

  “预制菜种类繁多且发展较快,这些行业标准的出台肯定是对市场的规范,包括对企业产品的规范,也增加了消费者的鉴别度,对增加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信心都有帮助。”周清杰认为,多个省市出台预制菜相关产业的政策指导文件和相关标准,弥补了多项行业规范的空白,进一步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朱毅认为,在监管层面的国家标准,应该更多地站在消费者角度,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把预制菜的品类再做一个归纳。下一步,对于预制菜的监管应该更严格,让消费升级、提质增效、去除落后产能。对企业来说,希望在建立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过程中,能够出现一些具有差异度、辨识度的标准。比如做好预制菜品的品控标准,运用大数据做到食材的可溯源、信息的智能化,在工业4.0的背景下,让预制菜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安全可控的。

  未来如何完善规范行业的相关标准问题,既保障预制菜质量和安全,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这种便捷的生活服务,又能够让相关企业良性发展,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朱毅呼吁,预制菜的标准首先应该明确它的定义和边界,同时对预制菜的原料、加工工艺、包装标识、储存、冷链运输、微生物的指标、添加剂的剂量种类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作出统一的规定,才能引导预制菜行业步入精准化管理。

  “比如冷冻预制菜制作点的储存温度和配送时的温度变化,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在标准的保驾护航之下才有可能让预制菜进入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有序渠道。”朱毅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年夜饭年宵花智能“年货”装点兔年新春 消费提振年味足

      年夜饭、年宵花、智能“年货”装点兔年新春  消费提振年味足  买年货、贴春联、送年礼……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年味渐浓。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既是人们对家浓浓眷恋的承载,也是年度消费旺季。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传统购物需求与有利购物环境相遇,会释放出...

    时间:01-20
  • 广西开出新年首趟中越年货班列 丰富过年餐桌

      中新网南宁1月19日电(莫育杰 封荣权 陈星宇)1月19日,满载黑木耳、风味蘑菇、糖果、啤酒等特色食品以及日用品等货物的X9101次中越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驶出,预计24小时后到达越南安员站。据悉,这是今年广西开行的首趟中越年货班列,丰富越南民众的春节餐桌。  中国与越南山海相连、渊源深厚,农历春节也是越南重要的节日。此...

    时间:01-19
  • 海口市民游客齐上阵 为动物们准备“年夜饭”

      中新网海口1月18日电 (张月和)“大家可以用白菜或包菜做‘饺子皮’,胡萝卜碎做‘馅料’,最后用象草绑住固定,给斑马吃的‘饺子’就做好啦。”1月18日,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下称“海野”),“奶爸”吴之昊向市民游客们讲解如何给动物们准备“年夜饭”。  兔年春节即将到来,海野也迎来了“新朋友”,...

    时间:01-18
  • 消费复苏“年夜饭”回归 市场监管保“舌尖安全”

      本报讯(记者 王薇)“我们除夕‘年夜饭’午餐和晚餐的包间全部订满了,初一到初五的包间也只剩下了少量的晚餐可以预订,今年红火的‘年夜饭’让餐饮人看到了希望。”昨天,中华老字号同庆楼北京区总经理周泽春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面对今年消费逐步复苏后回归的“年夜饭”,本市市场监管部门提前入手开展专项检查。连日来,执法人...

    时间:01-18
  • 消费复苏“年夜饭”回归 市场监管保“舌尖安全”

      本报讯(记者 王薇)“我们除夕‘年夜饭’午餐和晚餐的包间全部订满了,初一到初五的包间也只剩下了少量的晚餐可以预订,今年红火的‘年夜饭’让餐饮人看到了希望。”昨天,中华老字号同庆楼北京区总经理周泽春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面对今年消费逐步复苏后回归的“年夜饭”,本市市场监管部门提前入手开...

    时间:01-18
  • 【活力中国】除夕年夜饭预订火热 外卖、预制菜也迎来销售高峰

      中新网1月1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万物迎春送惨腊,一年结局在今宵。”除夕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夜饭预订火热起来。  据中新财经记者了解,北京一些知名餐馆除夕年夜饭销售紧俏,部分“老字号”的除夕年夜饭包间所剩无几,有的已完全售罄。年夜饭外送服务、年夜饭预制菜品也都迎来了销售高峰。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李雪...

    时间:01-18
  • 洞庭新农人玩转“鱼米之乡” 让春节餐桌更“鲜活”

      中新社长沙1月17日电 题:洞庭新农人玩转“鱼米之乡” 让春节餐桌更“鲜活”  作者 付敬懿 宋梅  “双季稻田内套种荸荠,每年春节正是采挖旺季,早早被周边市场批发商提前预订。”临近春节,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湖南南县新尚村荸荠基地里,负责人徐彐兵每天忙碌地清点采挖量、与线上订货商确定发货地址,...

    时间:01-17
  • 北京开展年夜饭专项检查 严查“幽灵餐厅”和线上超许可经营行为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随着春节的临近,为保障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启动了2023年度春节期间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提供“年夜饭”服务的餐饮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广大消费者在节日期间吃得放心、安心、舒心。  在北京市东城区,执法人员来到四季民福烤鸭店安德路店开展现场检查。现场...

    时间:01-17
  • 线上线下年夜饭预订升温 双主场加速餐饮复苏

      中新网上海1月16日电 (李秋莹)春节临近,“年夜饭吃什么”成为消费者们关心的一大话题,年夜饭预订热度持续走高。记者从各大平台了解到,今年市民预订年夜饭比往年大幅提前,美团外卖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年夜饭外卖”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4倍,“年夜饭预订”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2倍,提供年夜饭菜品的商家数量对比去年同期...

    时间:01-16
  • 中国北疆内蒙古年夜饭上线 预制菜成“新宠”

      (新春走基层)中国北疆内蒙古年夜饭上线 预制菜成“新宠”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6日电 题:中国北疆内蒙古年夜饭上线 预制菜成“新宠”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年的辛劳、全年的收获、阖家团圆的幸福,都浓缩在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里面。  兔年将至,记者探访中国北疆内蒙古的餐饮市...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