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难能可贵 前景光明——中国经济年报备受全球瞩目

2023-01-19 14:38: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国际观察)难能可贵 前景光明——中国经济年报备受全球瞩目

  新华社记者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海外舆论和观察人士认为,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增速强于预期,为将来更快、更强劲的增长打下基础。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超过先前普遍预期,并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大信心与力量。

  迎难而上 整体向好趋势不变

  “难能可贵”是不少机构和海外人士对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的普遍感受。

  这一年,中国经济受到新冠疫情散发多发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货物贸易总额突破40万亿元,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表示,世界经济普遍低迷,主要经济体衰退预期上升,外需明显收缩;中国多地疫情发展对消费和服务业造成冲击。中国经济在如此困难情况下实现3%的增速难能可贵,充分展现韧性和潜力。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埃尔南·贝格施泰因指出,如果把眼光放宽到2020到2022这三年,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可圈可点。这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中国经济有能力克服眼下的结构性挑战,预计2023年将全面回暖。

  荷兰国际集团指出,受食品、饮料、药品和汽车销量增长影响,即使面临疫情挑战,中国去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仍超预期,意味着2023年第一季度消费有望更加强劲。

  花旗集团报告认为,中国零售数据体现的市场韧性值得注意。同时,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也进一步推动了增长。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大学国际金融副教授夏华声表示,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步入加息周期,中国则通过降息缓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前景光明 增长有望更快更早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更快更早”实现恢复已经成为不少海外机构的共识。

  本月,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其中,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1.9个百分点至0.5%,是除1970年衰退期以外表现最差的一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1.9个百分点至零增长。

  但是,摩根士丹利、高盛、瑞信、瑞银、贝莱德、花旗等知名金融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认为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中国经济更快恢复。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尽管面临短期挑战,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将带来更强劲的增长”。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切坦·阿希亚表示,中国各地交通客流量等重要流动性指标已经显著反弹。同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防疫政策的协同共振效应,中国当前宏观政策面不断锚定市场预期,提振全年增长前景。

  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强于先前预期,外界对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充满期待。随着中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外资企业将继续加大对华投资。

  备受期待 全球瞩望中国贡献

  “极其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这样形容中国经济恢复前景的世界意义,称这将是影响“2023年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华盛顿邮报》认为,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发展引擎熄火之际,中国经济活力逐步恢复,将有助于避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学家阿利西娅·加西亚-埃雷罗预计,在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果中国经济恢复步伐符合乐观预期,2023年中国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50%左右。

  世界中国经济的期待,体现在资本市场、消费市场、商品市场和供应链等各方面。

  外国投资者对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寄予厚望。彭博社报道,继美国富达国际、路博迈旗下公司获准在中国开展基金业务后,美国范达集团等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已向中国监管机构提交相关业务许可申请。

  本月,中国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旅游,让各国旅游界翘首以盼。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娅·辛普森表示,中国游客将为全球旅游业复苏注入动能,未来十年全球旅游业将迎来高速增长。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表示,中国需求的增长有助于提振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随着中国供应链更加顺畅,全球通胀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认为,从中长期看,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供应链更高效运作,进而缓解全球通胀,这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去年第四季度台湾经济负增长 全年经济增长率未达预期

      中新社台北1月18日电 台湾当局“主计总处”18日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台湾经济增长率概估为负0.86%,全年经济增长率概估为2.43%。另外,台湾2022年平均失业率为3.67%。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和《工商时报》等台湾媒体报道,“主计总处”去年11月曾发布经济预测表示,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1.52%。但受...

    时间:01-18
  •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2023年欧美经济增长前景尤为黯淡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16日电(记者郭爽 陈斌杰)世界经济论坛16日发布《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指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受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欧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世界经济预计陷入衰退,欧美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尤为黯淡。  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预计出现衰退。  世...

    时间:01-18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新华社日内瓦1月16日电 专访: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访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陈俊侠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布伦德说,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我们...

    时间:01-16
  • 云南:绿色制造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中新网昆明1月15日电 (熊佳欣)15日,云南省两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云南省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6.6%、130.9%、406.5%,工业特别是绿色制造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2022年,云南省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绿色能源与绿色...

    时间:01-15
  • 2022年上海经济V型反弹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逾5.5%

      中新网上海1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5日闭幕,在随后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刚刚过去的2022年,上海经济走出了V型反弹。今年,全市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5%以上。  “上海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龚正说,上海的城市核心功能...

    时间:01-15
  • 贵州:消费市场有序恢复 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中新网贵阳1月15日电 (记者 张伟)1月15日,为期9天的2023年“黔货迎佳节·新春享优惠”贵州新春年货节闭幕。官方数据显示,贵州新春年货节现场累计人流量超25万人次,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45亿元(人民币,下同)。  贵州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马雷说,2022年,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多彩贵州·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

    时间:01-15
  • 湖北:2022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中新网武汉1月13日电 (记者 梁婷)2022年,湖北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4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3日在武汉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上述数据。  据报告数据,2022年湖北GDP预计增长4.7%左右,在过5万亿经济大省中增速第一。“光芯屏端网”产值突破7000亿元;高新技...

    时间:01-13
  • IMF总裁: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调可能即将结束

      继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预期后,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 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的最新讲话扭转态度,表示对今年全球经济充满信心。  “最近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调可能即将结束,明年经济扩张可能会加速,笼罩在世界经济上空的乌云可能很快就会消散。IMF预计将于本月晚...

    时间:01-13
  • IMF总裁: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调可能即将结束

      继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预期后,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 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的最新讲话扭转态度,表示对今年全球经济充满信心。  “最近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调可能即将结束,明年经济扩张可能会加速,笼罩在世界经济上空的乌云可能很快就...

    时间:01-13
  • 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国际论坛)

      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近期,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一调整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对世界...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