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福建尤溪:“国家级制种大县”种粮户的致富经

2023-01-19 11:0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福建尤溪:“国家级制种大县”种粮户的致富经

  中新网三明1月19日电 (雷朝良 吴振湖)“现在对田地的利用越来越合理,我们也更快增收致富。”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纵横交错的阡陌之间,种粮户郑仁胜用脚踩了踩松软的田地,毫不费力就踩出一个深深的脚印。

  “田跟人一样,都需要休息。”郑仁胜望着他流转来的50亩田地,若有所思。春节将至,正是农闲时节,他每年在田里收获两茬,这几个月准备让这些田休息休息。

  说起一年来的收获,郑仁胜难掩心中的喜悦:“头茬种烟,收入34万元,二茬水稻制种,收入15.9万元。两茬加起来扣除田租、农资等能有20多万元纯收入。”

  郑仁胜今年52岁,种粮20多年,但从事水稻制种才5个年头,一些技术细节还没掌握到位,“我家去年平均每亩才产水稻种子1750公斤,隔壁老曾家每亩达到了2500公斤,产量的提升空间还很大。”郑仁胜说,现在他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来年他要再跟老曾比一比产量,同时为尤溪这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做出自己的贡献。2022年,尤溪全县制种面积达到33458.6亩,产量740万公斤,产值1.05亿元。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郑仁胜神秘地领着记者,不一会儿来到村口的一处斜坡上。原来这里是村里的新型烤房集群,偌大的一个集群由98个拆装式轻钢保温结构密集式烤房组成,每个烤房至少可以管20亩烟田的烘烤。

  “原来用煤烤烟,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每隔两小时就要加一次煤,每次都弄得一身煤灰,而且每天晚上都要守在烤房边上。”郑仁胜说,现在的新型烤房改用生物质燃料烤烟,能够自动加料,而且还配备了“手机云烘烤”功能,用手机就可以控制烤房的温湿度,“躺着”就可以把烟烤好,省心省力、轻松干净。

  据了解,新型烤房集群由村里的合作社统一建设管理,提高了利用率,还在顶上安装了光伏太阳能板,与光伏企业合作运营,增加了村财收入。

  “目前这个烤房集群为全省最大,光伏顶棚的光伏利用面积达11500平方米,装机容量2148千瓦。仅光伏发电一项,就为村财增收了25万元。”后楼村党总支书记林城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与光伏企业按照3:1的比例投资收益,1个烤房每年按2000元的价格租给农户,整个烤房集群为村财增收近45万元。

  据悉,2021年至2022年,尤溪县共新建453座密集式烤房,带动烟叶增产120万公斤,烟农收入增加5500万元、税收增加1200多万元,烟农户均增收4.7万元。

  新的一年,郑仁胜打算用上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更好地涵养田地,种出更好的庄稼。“现在国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庄稼的品种越来越好、加工工艺越来越先进,只要我们勤快点、努力点,日子就会越有奔头。”郑仁胜乐呵呵地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投入财政资金近35亿元助脱贫人口增收

      中新网太原1月18日电 (刘小红)“山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落实落细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整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宏18日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山西乡村振兴工作五项指标在全国争先进位。其中,项目开工率全国第一;中央衔接资...

    时间:01-18
  • “绿色基底”释放生态红利——贵州农村利用生态产品实现“增绿又增收”

      新华社贵阳1月15日电 题:“绿色基底”释放生态红利——贵州农村利用生态产品实现“增绿又增收”  新华社记者王丽、李黔渝、汪军  “守着自家上百亩的山林不能砍,老百姓房屋改造还得从保护区外拉木材进村,费时费力成本又高。”贵州省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村支书吴昊...

    时间:01-16
  • 2022年前11个月全国共审计5.3万多个单位 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10多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审计署消息,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共审计5.3万多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1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健全完善规章制度1.4万多项。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12日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侯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各省党委审计办认真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

    时间:01-12
  •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2022年已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10多亿元

      在今天(12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对2023年审计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围绕财政、货币、产业等5大政策取向,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

    时间:01-12
  •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2022年已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10多亿元

      在今天(12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对2023年审计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围绕财政、货币、产业等5大政策取向,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会议还公布了202...

    时间:01-12
  • 陕西甘泉:冬季大棚内“红果”满园 反季蔬菜促增收

      中新网西安1月11日电 题:陕西甘泉:冬季大棚内“红果”满园 反季蔬菜促增收  作者 白腾 李一璠  春节将至,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道镇兰家川村的日光温室大棚里,一个个硕大的西红柿“垂”在枝头,大棚里“种”出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希望。陕北的室外目前已是“寒气袭人”,但在甘泉县道镇兰家川村的蔬菜大棚内却暖意融融、生机盎...

    时间:01-11
  • 新疆兵团:设施大棚里奏响冬日“增收曲”

      (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设施大棚里奏响冬日“增收曲”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1日电 (戚亚平 李华北 樊守成)眼下,虽然室外天气寒冷,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新疆绿丰农业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内,青翠欲滴,生机勃勃,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  1月10日,记者走进大棚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整枝打叶,采摘...

    时间:01-11
  • 广西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基地揭牌 搭建平台促增收

      中新网南宁1月10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基地10日在南宁揭牌成立。基地搭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加强广西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增强移民自身的造血功能激发移民致富动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生态移民大省(区)之一,现有生态移民及涉及人口668.8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28%,占全区农村总人...

    时间:01-10
  • 送技到地头,增收有盼头

      2022年8月下旬,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当地组织科技特派员奔赴田间地头,协助农民抢收水稻。  肖 伟摄(人民图片)   2022年12月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道义村一个油茶种植大户家里,县林业局的科技特派员(左)到场检查油茶果机械脱壳质量情况。  黄胜林摄(人民图...

    时间:01-10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冬日暖阳下,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新和村的油茶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加紧采收油茶果。“2022年油茶产量能达到90万公斤,是个丰收年。”种植基地负责人姜有圩说。  新和村群山环抱,生态资源丰富。2015年,村里决定发展特色产业,引入农业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广油茶种植。“种植油茶,既能保持水土、涵养...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