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内蒙古:农业“流金淌银” 牧业“畜”势勃发

2023-01-18 17:5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8日电 题:内蒙古:农业“流金淌银” 牧业“畜”势勃发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2022年,村里玉米密植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湿粮亩产超过3000斤,打破了东北产区纪录。”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福林村村部,村党支部书记李晓鹏如是说。

  开鲁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独特的资源优势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开鲁县不断提高玉米单产,延伸产业链条,玉米产业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图为开鲁县玉米喜获丰收。(资料图) 邱琦 摄

  “如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些天,李晓鹏正与合作社成员商量明年的种植计划。他告诉记者,2022年,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集中经营650亩地,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

  “我们采取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技术,亩增产600斤。不但实现了增产增收,还提高了机械化率,节约成本。”李晓鹏说。

  在李晓鹏看来,土地集约经营、社会化服务,受益的不仅是合作社和村集体,还有广大农户。“他们不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土地上,而是用土地入股或者流转给合作社,腾出时间可以增加一份务工收入。”

  “2022年,每亩地分红入股200多元钱,流转的土地也有更好的收成,家里剩余的劳动力在合作社打工,还能赚一份钱。”村民高江说。

  开鲁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产粮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2022年,通过与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合作,依托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技术,全县玉米增产7亿斤。

  丰富的玉米资源吸引了20多家玉米生物科技企业落户开鲁。当地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不断延伸玉米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了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图为布音楚格拉饲养的骆驼。 敖斯尔 摄

  2年前,大学毕业的毕志佳应聘到当地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离家近,工作环境好,上下班方便,薪资待遇也不错。”毕志佳说。

  目前,围绕打造玉米全株产业链,开鲁走出了一条“种、销、加”三位一体的“金色”产业发展之路,让土地“流金淌银”。

  近年来,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内蒙古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

  玉米是开鲁农户增收的砝码,骆驼则是阿拉善右旗牧民致富的保证。

  阿拉善右旗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会地带,是内蒙古乃至全国沙漠面积最多、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布音楚格拉是阿拉善右旗乌兰塔塔拉嘎查牧民。2019年,他看到当地在骆驼产业发展方面扶持力度很大,便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骆驼产业,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

图为布音楚格拉正在挤驼奶。 敖斯尔 摄

  布音楚格拉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购买了挤奶母驼,完善了基础设施。

  再过2个月,布音楚格拉的合作社将进入繁忙的接羔季,一只只可爱的“萌”驼是牧民们一年里新的期待。

  为确保接羔顺利,近期,布音楚格拉开始给产羔母驼补饲草料。“春节期间,合作社也要安排人值班,负责挤奶送奶,虽然很忙,但很开心。”布音楚格拉说。

  通过4年的努力,合作社慢慢步入正轨,年收入超百万元。

  “现在合作社有挤奶母驼160多峰,驼产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布音楚格拉说,今年毛收入在120万元左右。“现在马上开始下驼羔了,明年挤奶的骆驼可能在70峰左右,比现在规模大一点。”

  近年来,阿拉善右旗依托骆驼种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科研+企业+基地+农牧户”发展模式,扶持发展驼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聚力打造驼奶产业集散中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富民效益共赢,骆驼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亮丽名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北廊坊“错季”蔬菜供京津 农户笑迎忙碌年

      (新春走基层)河北廊坊“错季”蔬菜供京津 农户笑迎忙碌年  中新网廊坊1月16日电 (宋敏涛 刘建斌)春节临近,年味儿渐浓。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园农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格外忙碌,蘑菇、芹菜、西红柿等陆续上市,“错季”蔬菜为春节“菜篮子”提供了新鲜货源。  该合作社的蘑菇大...

    时间:01-16
  • 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

      试点品种不断增加,覆盖地区持续拓宽,“保险+期货”——   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近年来,“保险+期货”对涉农品种的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成效更加显著,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随着涉农主体的参保积极性不断增强,“保险+期货”还需进一步创新,拓展服务农业...

    时间:01-03
  • “保险+期货”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

      试点品种不断增加,覆盖地区持续拓宽,“保险+期货”——  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赵展慧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3日 第 10 版)  核心阅读  近年来,“保险+期货”对涉农品种的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成效更加显著,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随着涉农...

    时间:01-03
  • 网络科技“赋能”冬日草莓 让高原添绿农户增金

      中新网西宁12月25日电 题:网络科技“赋能”冬日草莓让高原添绿农户增金  作者李隽湟中宣图为游客在草莓大棚采摘。 湟中融媒供图  25日一早,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农户霍成文在奶油草莓大棚内开始了网络直播。支架一放、手机一开,霍成文就“变身”带货主播。在他的身后,工人不停地俯身采摘,大棚里一派忙碌景...

    时间:12-25
  • 山西襄垣:农户“抢”时光 “猫冬”增收忙

      中新网长治12月25日电 题:山西襄垣:农户“抢”时光 “猫冬”增收忙  作者 高瑞峰 韩聖玉 连彦玲  本是农闲之时,李协兵却忙得不亦乐乎。他种植的尖椒已进入成熟阶段,沉甸甸的尖椒挂满枝头。  李协兵是山西省襄垣县冯村的“资深菜农”,穿梭在大棚中,李协兵查看着尖椒长势,整理着侧枝。“大棚...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