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2023年有望提速

2023-01-17 16:13: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

  翻看这份年报,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GDP突破120万亿元大关,货物贸易总额突破了40万亿元,就业和物价目标完成。

资料图。 李和平 摄

  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国家统计局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2022年中国经济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水平来看,202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整体来看,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多的内外部冲击,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4.8%、0.4%、3.9%和2.9%,可谓一波三折。但能够实现3%的增速,与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相对较快,而且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再上新台阶,充分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韧性、潜能和活力。

  就业、物价目标双双完成

  就业、物价、收入等民生指标表现如何?

  收入方面,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就业方面,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的预期目标。

  物价方面,2022年全年CPI上涨2%,处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内。全年物价涨幅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

  “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形势保持平稳,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了鲜明对比。”康义说。

  “2022年,面对40年以来全球出现的最大通胀压力,我国通过保持定力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时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以及相对安全的能源粮食保障,始终保持着相对温和的通胀水平。”温彬称。

资料图:厦门港海沧集装箱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怎样?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康义说。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中国比较妥善地解决了经济增长与疫情防控的协调问题,为2023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预计2023年经济一季度有所回升,二季度、三季度增速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温彬认为,展望2023年,在疫情防控持续优化、经济社会运行恢复正常之后,经济将会迎来恢复性增长阶段,逐渐向潜在增速回归。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预计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在2023年有望明显提速。很多国际组织在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的时候,普遍对中国非常看好。

  近期,国际机构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集团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从4.5%上调至5.2%,认为消费板块有望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经济2023年将增长5.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2023年世界将面临比过去12个月“更艰难”的一年,主要原因是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同时放缓。不过,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积极因素。(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海去年外贸进出口增速排名全国第三

      中新网西宁1月17日电 (记者 张添福)西宁海关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青海省2022年外贸保稳提质情况。中新网记者获悉,2022年,青海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5%,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  西宁海关副关长肖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青海省进出口总值人民币43亿元,同比增长35.5%(以下增长数据均为同比),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其中,...

    时间:01-17
  • 将疫情防控政治化损人不利己

      将疫情防控政治化损人不利己(钟声)  有关国家应以科学的态度,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尽快改变针对中国公民的歧视性限制措施,为正常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泰国副总理等政府官员前往机场迎接中国赴泰航班并送上卫生康复防疫包和花环;马尔代夫外交部官方网站...

    时间:01-17
  • 财政部:进一步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经费保障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申铖)各级财政部门将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要求,加大疫情防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患者救治费用补助、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疫苗和接种以及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所需支出。  这是记者16日从财政部获悉的。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切实加强...

    时间:01-17
  • 新华述评: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  兔年春节临近,候车大厅内,人头攒动;检票闸机口,秩序井然。春运开启第九天,全国共发送旅客约3.44亿人次,流动中国不断恢复生机与活力。  三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在有效应对全球五波疫...

    时间:01-16
  • 中国财政部:保障新冠疫情防控经费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赵建华) 中国财政部要求各地财政部门,保障新冠疫情防控经费,决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影响疫情防控。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要求,加大疫情防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患者救治费用补助、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疫苗和接种以及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所需支出。  16日公布的一则通知中,财政部要求各地...

    时间:01-16
  • 财政部:集中力量保障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16日消息,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经费保障 切实加强防控经费管理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要求,加大疫情防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患者救治费用补助、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疫苗和接种以及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所需支出。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

    时间:01-16
  • 财政部:集中力量保障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16日消息,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经费保障 切实加强防控经费管理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要求,加大疫情防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患者救治费用补助、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疫苗和接种以及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所需...

    时间:01-16
  • 31省份今年GDP增速目标出齐:最高9.5%,经济大省们打算这么干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1月15日,随着北京、江苏、吉林、甘肃、青海的2023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书”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至此,全国31省(区、市,不含港澳台)2023年GDP增长目标全部出炉,与此同时,24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GDP实际增速情况,23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GDP总量。  从2023年GDP增速目标看,31省份的数值范围在4%至9.5%,其中,最...

    时间:01-16
  •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3年来,面对新冠疫情挑战,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接受本报记...

    时间:01-16
  • 2023年全国GDP增速或高于5.5% 多位首席经济学家预判经济回暖趋势明确

      本报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韩 昱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1月15日,广东、海南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28个省份2023年GDP增速目标平均为6.0%。  结合2023年各地区设定GDP增速目标看全国各地发展动力,《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七大首席经济学家。他们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将出现较明显、全面、...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