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 专家:金融支持稳住大盘

2023-01-17 15:1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7日电 题: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 专家:金融支持稳住大盘

  中新财经记者赵建华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金融对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的流动性、社融和贷款等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的两次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一万亿元长期流动性,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8%,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

  其中,去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少增1.05万亿元。2022年末,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央行解释,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减少,主要是受债券融资减少较多的影响。2022年M2的增速较高,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派生的货币相应增加。

  17日,在京举行的国是论坛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赵锡军表示,因为通胀压力不大,2022年全年货币供应增速较快,但企业融资需求并不充足。2022年各项经济指标波动性较大。社融总体增速6月份开始回落,此后的回落幅度较大。宏观和微观在金融领域表现出较大分化,各种各样的政策性支持措施出台后,在微观层面落地、被市场主体吸收消化时存在阻碍和困难。社融和信贷在不同月份表现较大波动性,其中1月份、3月份、6月份和9月份,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投放量较大。

  具体而言,2022年度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支持力度。其中,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欧美主要经济体大幅快速加息的情况下,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赵锡军说,无论中长期信贷、基础设施信贷,还是科技企业、中小企业信贷、普惠和绿色贷款,官方的支持力度都明显加大。中国央行结构性的工具越来越多,针对性越来越强。融资成本在去年一年持续下降。这和西方国家截然相反。去年,无论美联储还是欧洲央行都启动加息。其中,美联储加息尤甚,欧央行也是连续三次加息。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投资快速增长,但出现分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赵锡军说,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最近两年都不理想。

  展望2023年,赵锡军预计,包括消费零售在内的各项指标将总体走向平稳,波动性会比2022年降低很多。2023年扩大内需的切入点是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和提振发展信心。

  赵锡军说,2023年,地方政府要重点考虑债务的可持续性及风险可控,中央不会对地方债务兜底。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流动性要跟去年一样合理充裕。

  央行此前表示,2023年将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药监局批准10个医用氧产品上市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为进一步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保障医用氧供应,1月17日,国家药监局通过快速审评通道,批准10个医用氧产品上市。(中新财经)品种清单。搜索复制...

    时间:01-17
  • 国家药监局批准第二款国产ECMO产品上市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17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采用附条件批准方式,应急批准了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注册上市。该产品是第二款获批的国产ECMO产品。  该产品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提供动力及安全监测,与兼容的一次性使用耗材联合使用,实现肺功能辅助支持。该产品适用于急性呼...

    时间:01-17
  • 中国芒市—缅甸曼德勒国际航线21日恢复

      中新网昆明1月17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17日从苏南瑞丽航空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计划于1月21日恢复中国芒市至缅甸曼德勒往返国际航班。这也是芒市机场复飞的首条国际航线。  恢复后的芒市—曼德勒国际航线每周二、四、六执飞。根据最新要求,赴缅甸游客仅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及提前办理电子签证即可正常入境缅甸。缅甸至芒...

    时间:01-17
  • 中国第二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通车 5分钟进出厦门岛

      中新社厦门1月17日电 (杨伏山 杨雨嫣)继港珠澳大桥之后,中国第二座、福建省首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厦门翔安大桥主桥17日通车,使得进出厦门岛最快只需5分钟。  厦门是中国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区域性枢纽港口及著名滨海风景旅游城市。相关人士称,翔安大桥建成通车,串联起厦门翔安隧道、海沧疏港通道...

    时间:01-17
  • 工信部官员:稳妥推动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17日举行的2023年元宇宙创新探索论坛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坚持产业培育与规范治理并重,稳妥推动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任爱光表示,元宇宙是5G、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集大成应用,能够深度融合数字空间和物理世界,有望催...

    时间:01-17
  • 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王恩博)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后,中国经济总量在2022年再上新台阶。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8万亿美...

    时间:01-17
  • 春运节前客流最高峰即将到来 广铁错峰加开列车

      中新网广州1月17日电 (郭军 郭静 胡靖)记者17日从广铁集团获悉,广铁集团当日预计发送旅客161万人次,旅客发送量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3%。其中,广东地区发送旅客114.7万人次,同比2022年春运增长5.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  1月14日至16日,广东地区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日均发送旅客159万人次,返乡流、探亲流、旅游流叠加...

    时间:01-17
  • 春运前十天铁路上海站共发送旅客280万人 同比上升37.7%

      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 (浦帆)记者从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获悉,1月17日,春运进入第十一天,铁路上海站预计当日发送旅客39万人。其中,上海站发送旅客11万人,上海南站发送旅客3.9万人,上海虹桥站发送旅客24.1万人。  据悉,进入春运以来,铁路上海站客流上升明显。...

    时间:01-17
  • 【奋发2023】西门子肖松:2023年数字化和低碳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向前的双轮驱动

      中新网1月17日电(中新财经 吴家驹)“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将迎来复苏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过去几年间,在政策指引、市场驱动和技术赋能的合力之下,数字化加快布局,低碳化深入实施。”  近日,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在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

    时间:01-17
  • 工商银行:聘任段红涛为副行长

      中新网1月17日电 工商银行17日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决定聘任段红涛为副行长。段红涛的任职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须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  段红涛,男,中国国籍,1969年5月出生。段红涛加入中国工商银行前,一直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历任湖北省分行长江支行行长、省分行合规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2009年7月起历任...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