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京法院五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5万余件 促进“硬核”科技创新

2023-01-17 15:07: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陈杭 杜燕)北京市法院五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57927件,北京市知识产权案件类型最全、新类型案件最多、案件总量居全国前列。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法院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力促进“硬核”科技创新发展

  1月17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作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提到上述内容。

  北京知识产权案件总量居全国前列

  寇昉表示,过去五年,北京市法院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自主创新、保护公平竞争的职能作用,知识产权审判取得新的跨越式发展。五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57927件,北京市知识产权案件类型最全、新类型案件最多、案件总量居全国前列。

  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法院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力促进“硬核”科技创新发展。围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依法审结涉数字经济案件23608件,年均增长38.1%,全国首例智能产品语音指令案等一批新类型案件的依法审判,在经济科技发展新领域及时确立了行为规范和竞争规则,有效促进和规范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健康发展

  寇昉说,北京市法院破解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举证难、赔偿低”难题取得新成效,专利案件审判效率居全球前列,技术类案件平均判赔数额从52万元上升到286万元,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怀柔科学城等7个园区新设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在3个国家实验室建立了法官工作站,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加精准有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当天,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向大会作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时表示,在服务保障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北京市检察机关对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下称“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等法治需求,组建融合履职的知识产权检察团队,五年办理涉专利、商标、版权等案件1635件,连续6年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办理全国首例涉北京冬奥会知识产权犯罪案、利用“爬虫”技术窃取计算机数据案,引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意识;长年讼争的杜康、蒙娜丽莎商标行政诉讼监督案以及假冒全聚德商标等案件产生案结事了示范效应,3个集体、11名个人获评国家版权局2021年度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和个人。

  2019年1月至8月间,张某某伙同林某(另案处理)在未取得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或授权情况下,从他人处购进大量标有全聚德注册商标的包装材料并对外出售。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间,谭某某等6人分别从林某等人处购买上述包装材料及烤鸭等原料,依托小作坊制作和销售假冒全聚德注册商标的烤鸭。刘某某从谭某某等人处低价购进大量假冒商标的烤鸭并加价出售。

  据悉,该案形成“上游假冒包材-中游加工制作-下游向导游销售-末端经由导游向游客出售”的制产销链条,涉案金额上百万元。2019年12月20日,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以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张某某、谭某某等8人提起公诉。2020年10月30日,法院分别判处张某某等8人有期徒刑五年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刑期,并处罚金六十万元至三万元不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去年平均每分钟就有61件案件实现“掌上立”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7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22年,各地法院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提供网上立案1071.8万次,同比增长30.6%,平均每分钟就有61件案件实现“掌上立”。  另据统计,2022年,全国法院累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6.7万件,95%的管辖法院实现30分钟内响应;跨境立案服务的当...

    时间:01-17
  • 春运10天北京铁警破获各类案件104起 抓获网逃人员50人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邓有林 郭超凯)2023年春运于1月7日开始。记者从北京铁路公安局获悉,自1月7日至1月16日,春运10天来该局共破获各类案件104起,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11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0人,帮助旅客找回遗失遗落行李物品170余件,价值32.2万余元。  春运期间,北京铁路公安处在北京七大火车站增...

    时间:01-17
  • 国家移民管理局:2022年共查办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案件3.23万起

      中新网1月17日电 国家移民管理局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移民管理主要数据和工作情况。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林勇胜在会上介绍,2022年全年共查办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案件3.23万起,抓获、查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1.78万人,其中在逃境外“蛇头”及骨干158人,打掉犯罪团伙1544个,采取刑事强...

    时间:01-17
  • 五年来 青海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呈下降趋势

      中新网西宁1月17日电(祁增蓓)16日下午,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青海西宁举行。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泽军作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介绍,过去5年,青海省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首要职责,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审结刑事案件26096件,判处罪犯28011人。故意杀人、抢劫...

    时间:01-17
  • 2022年吉林法院审结民商事案件28万余件

      中新网长春1月16日电 (谭伟旗)记者16日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吉林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95501件,占全部诉讼案件的87.02%,审结284942件,结案率99.6%。年度结案率位居全国第3位、案件结收比位居全国第5位。  当天,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东巍通报了202...

    时间:01-16
  • 湖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审结案件2927件 惩处 “保护伞”177人

      中新社长沙1月15日电 (付敬懿)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15日在长沙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湖南已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2927件1.5万人,惩处黑恶势力“保护伞”153件177人,执行到位金额154.7亿元人民币。  当天,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田立文在作法院工...

    时间:01-15
  • 海南法院五年来审结黑恶案件649件4436人

      中新网海口1月15日电 (凌楠)1月15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代院长戴军在海南省两会上作法院工作报告时说,五年来,海南全省法院依法审结黑恶案件649件4436人。  五年来,海南全省法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其常态化斗争,依法审结黄鸿发、吴宗隆、刘庆鸯等黑恶案件649件4436人,审结易向阳等“保护伞...

    时间:01-15
  • 山东5年来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4286件5359人

      中新网济南1月15日电 (吕妍)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15日在济南举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甲天在作法院工作报告时透露,过去5年,山东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一体推进,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4286件5359人。  张甲天表示,过...

    时间:01-15
  • 贵州检方:133件案件入选全国指导性案例

      中新网贵阳1月15日电 (记者 张伟)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王永金15日在贵州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表示,五年来,贵州全省检察机关忠实履行检察职能,积极顺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内设机构改革,各项工作在稳进、落实中有新提升,年均20项检察业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133件案件...

    时间:01-15
  • 河南法院五年受理案件超千万宗 黑恶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中新网郑州1月15日电 (记者 刘鹏)严惩黑恶、贪腐犯罪,打击“假破产、真逃债”,快审快判核酸造假等涉疫涉灾犯罪案件……14日,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道才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对全省法院过去五年主要工作梳理回顾。  胡道才介绍,五年来,河南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406...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