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春节将至,年货消费升温

2023-01-17 04:43:30

来源:光明日报

  临近春节,年味渐浓,大家都开始忙着准备过年的“干货”和给亲友长辈的新年礼品。各地的年货市场热闹起来,春联、红灯笼、瓜果糖点、熏肉腊肠、兔年服饰、小家电……从休闲食品到生活用品,从年俗文化到智能生活,各类商品都迎来消费热潮,新年的欢乐氛围就在这办年货、贴春联、送年礼的忙碌中慢慢升温。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货消费市场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货不仅仅意味着为过年备好更多米面粮油、肉蛋蔬菜,如今,健康饮食、电子智能、文化创意等更多品类的商品开始进入年货消费清单,体现着人们对健康和品质生活的向往。在年货消费变化的背后,反映着年俗的变迁、消费的升级,也预示着人们的生活正在变得更加美好富足。

  线上线下年货选购忙

  “小时候,快过年时都要和父母去逛集市,集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在为准备过年购买很多蔬菜和肉类,我们的自行车也装得满满的。”在北京市民张岚的记忆里,小时候置办年货是一项“大工程”。当然,她最喜欢的还是排着长长的队去店铺里买瓜子、花生和水果糖。“过年团聚,没有围在一起看电视嗑瓜子,就感觉年好像没过一样。”她这样说道。

  如今,购买年货已经方便了很多。尽管不再需要提前“囤货”,但春节前的“大采购”似乎已经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惯例。“今年,我们带回家的坚果礼盒套装,除了传统的瓜子外,还有巴旦木、夏威夷果等更多种类,希望能有以前过年时的味道。”张岚说。

  春节前夕,各大电商平台“年货节”活动已经开启,可以看到,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食品、美妆、家居、娱乐等各品类都销量大涨,不少人愿意买一件喜庆的新衣、一套心仪的化妆品,换一个新手机,甚至给家里添一个“大件”,以此犒劳一年的辛苦。

  从天猫年货节的统计报告来看,消费者的购物方向主要集中在提升免疫力、关爱健康、智能陪伴、萌宠治愈、沉浸式宅家、云端生活、近郊社交、复古风潮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家居产品中,投影仪、小酒吧、养生茶的销量位列前三;当居家办公成为常态,升降式办公桌、人体工学椅、小型无墨打印机则成为办公界“新三大件”。

  今年春节,返乡过年、与亲人团聚成为消费者最大的心愿,很多人都希望将当地特色产品带回去给家里长辈品尝。如北京的稻香村古法桃酥、四川的烟熏五花腊肉、湖南的章鸭子酱板鸭等都颇受欢迎。今年京东年货节推出了地方特色年礼、老字号好店集市、地道乡味热点京选集、千县名品“武林外传”热点特刊等,让消费者能够尽情探寻家乡宝藏特产,感受丰富多元的“逛购”体验。

  准备年夜饭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如今有更多年轻人选择了更加方便的预制菜。从京东数据来看,年货节以来加热即食的预制菜和半成品全面热销,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了47%。以京东小时购联合沃尔玛、眉州东坡、陶陶居、松鹤楼等18家全国知名餐馆推出的“南北名厨一桌菜”系列为例,这款预制菜汇集了佛跳墙、盐焗鸡、鱼头汤等70多款经典菜品,上线以来销售额增长了9倍。

  文化年货让春节更添喜气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各地的年货集市也陆续开集。在杭州的瓶窑老街年货节上,不仅有水果炒货、腌鸡酱鸭、本地蔬菜、甜点小吃、手工制品等本地特色食品,文创市集中的纸伞、玉雕、陶器、虎头鞋、玉琮糕等独具余杭文化特色的产品也吸引了无数市民。

  前两日,家住天津的李静为了让过年更添喜气,购买了两幅年画和两个小红灯笼,准备把家里装饰一番。“这是在一场很有非遗文化特色的年货市集上买的,现场还有天津面塑、杨柳青木版年画,以及写福字、钓福袋等活动,很能勾起儿时的回忆。”她说。尽管如今她常年在外地工作,但回忆起家乡的过年氛围仍然十分怀念:“每家每户都将福字、春联、吊钱儿贴满门窗和家里的柜子,这让春节充满了仪式感。”

  承载着传统春节文化的春联、福字、年画、剪纸、中国结等装饰品可谓是大部分国人心中的年货“必选项”。年货市场中,剪窗花、舞狮子、展书法、体验非遗技艺等现场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喜庆红火的氛围让人们提前感受了浓浓的年味儿。

  如果说传统文化产品代表着民俗传承和乡愁回忆,那么文化创意礼品则洋溢着时尚新潮的气息。2009年,《故宫日历》再版后,迅速成为故宫文创家族的头部“网红”,此后每逢新年,各家文博单位、文创企业推出的各式各样的文创日历都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故宫文创的淘宝店铺里,各类充满“兔”元素的小礼品琳琅满目,兔年限定包装的彩妆礼盒、萌兔造型的手提灯笼、玉兔小夜灯、兔子存钱罐,无不成为送礼的上佳之选。

  作为北京非遗文化代表之一的“兔儿爷”近日也十分火爆。为了迎接兔年新年,从事多年“兔儿爷”主题泥塑创作的工作室“吉兔坊”再次进行了创新。“我们在传统形象的基础之上增添了很多现代艺术元素,今年设计的‘一盒福气’,造型上有了更大的突破,但制作工艺、纹饰仍然沿袭了传统。”“吉兔坊”创始人胡鹏飞说道。

  随着国潮风兴起,拜年汉服也深受年轻人青睐,不少人期待着穿上汉服去游园、参加庙会,拍上几张美美的照片。老年唐装送长辈,兔元素拜年服和头饰送孩子……近日,在淘宝天猫平台,拜年汉服供不应求,对过年喜庆服饰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33倍。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春节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年货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象征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年货越来越受欢迎。新消费时尚会影响上游供给端,促进供给结构优化,实现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以年货经济为主导的新消费模式,将引导更多的厂家积极创新,不断投入年货市场开发中。

  新年送健康,更送美好生活

  今年春节,市民赵先生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他到北京某商场给父母各挑选了一块智能手表作为春节礼物准备寄回家。“这个手表不但能接打电话,还有检测体温、血氧、心率的功能,把数据传输到手机上,我也好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情况。”他说道。

  孝敬长辈仍然是春节选购年货的首要考虑因素,随着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智能、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也渗透在年货消费中。特别是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类智能产品进入了“年货清单”。AI下棋机器人、听戏机等关注长辈兴趣爱好的智能陪伴类产品颇受青睐;除菌洗衣机、除螨吸尘器、无雾加湿器等小家电体现着对健康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在健康饮食理念下,食品选购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带回家名贵烟酒和大鱼大肉似乎更显体面,而如今,“有机”“低脂”“高蛋白”“0添加”成为关键词,逐渐替代了高油高糖饮食。

  京东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70.3%的用户表示会购买孝敬父母的商品,如营养保健品、糕点等;35.6%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健康类产品,如医疗器械、护理器具、保健品等;有14.9%的用户表示愿意购买升级改造装备,如扫地机器人等。天猫发布的数据显示,一个月以来保健品销售整体环比增长400%。

  随着电商平台购物越来越发达,网购已经成为主流购置年货方式,“人未到家,年货已在路上”。新的服务模式形成新的年俗文化,为春节消费释放更大活力。

  从火热的年货消费市场背后,可以看到人们对健康和品质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孙学工表示,消费市场升级的主要方向,一是消费层次上升,表现为精神文化类、情感需要类、健康类消费占比持续提高,并逐步成为年节消费的主体;二是消费品质提升,表现为新科技产品渗透率提高,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加快,绿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三是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各类人群消费趣向差异性加大,既有适老化消费的扩大,又有现代时尚消费的增加。

  孙学工进一步指出,为了进一步释放年货经济潜力,未来,要加强高质量供给,大幅提高精神文化类产品供给,完善各类设施,提升体验感,加快产品功能创新,不断创造新需求,更好满足既有需求。同时,多渠道拓宽年货市场,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等新渠道优势,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

  (本报记者 鲁元珍)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

      中新网1月1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会上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陷入滞胀风险上升,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源要素...

    时间:01-17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人均GDP达85698元

      中新网1月17日电 国家统计局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水平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

    时间:01-17
  •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2023冬季游宣传推广活动在京举行

      中新网1月17日电 为吸引更多游客来河北观光旅游、休闲过年,进一步丰富河北冬季旅游产品供给,塑造河北亮点纷呈的冬季旅游新形象,1月16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青旅联科(北京)数字营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2023冬季游河北福地过大年宣传推广活...

    时间:01-17
  • 去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月16日发布的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显示,12月运输生产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2022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为141.2点,同比下降11.2%。分结构看,CTSI货运指数为189.0点,同比下降4.5%;CTSI客运指数为50.5点,同比下降40.8%。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健认为,随着优化...

    时间:01-17
  • 商圈转型、夜间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多位政协委员发声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紧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传统商圈如何升级改造?如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如何玩转夜经济?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政协委员。  李志起委员: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商圈,打造城市消费名片  五年来,来自工商联界的市政协委员、振兴...

    时间:01-17
  • 虎牙公司CEO董荣杰:夯实业务,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

      虎牙公司CEO董荣杰在1月16日举办的公司线上年会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并对2023年的行业格局以及业务发展方向进行了分享。虎牙公司CEO董荣杰  优质内容和产品技术创新提升 体验构建稳固的业务根基  在平台内容方面,虎牙公司持续构建多元的版权赛事体系、自制电竞赛事和泛娱乐节目,为用户带来丰富有趣的内容。2022年,虎牙...

    时间:01-17
  • 湖南省政协委员张世平:发挥农商银行独特优势服务乡村振兴

      中新网长沙1月17日电 (记者 唐小晴)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对新变化,因农而生、伴农成长,扎根湖南本土70多年的湖南农信系统,如何守稳农村主阵地,谋求发展主动权?  正在参加湖南省两会的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张世平认为,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农商银行具有独特优势。...

    时间:01-17
  • 2023中国车市展望|二手车新政落地 能否冲击两千万辆大关?

      1月1日起,二手车新政落地。按照《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个人在一年内过户名下车辆不得超过三次,且个人名下的车辆在购入一年内不能销售。  瓜子二手车高级副总裁王晓宇表示,以个人经纪模式为主导的二手车交易成为历史,行业进入以企业经销模式为主的高质量发...

    时间:01-17
  • 海南自贸港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图为2020年8月20日,海南省首条跨越南渡江隧道——文明东隧道开通。 骆云飞 摄  中新社海口1月16日电 (记者 张茜翼 王子谦)海南正在紧抓自贸港建设机遇,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近年来,海南加快构筑优良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推出“准入即准营”“土地超市”等制度创新成果,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去年11...

    时间:01-17
  •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

      中新网1月17日电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3%,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5.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