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长三角一体化观察:甬舟如何加速协同先行?

2023-01-16 11:2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记者 林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间加速“组团”,探索跨区域深度融合。放眼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宁波与舟山两市隔海相望,历史上血脉相通,地缘上一衣带水,都是因海而生、凭海而兴。

  长三角一体化,甬(宁波简称)舟如何加速协同先行?

  “支持甬舟共建海洋中心城市。”近日,在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抱表示,两地共建海洋中心城市有文化基因、有战略资源、有合作基础、有硬核底气。

  早在2020年,浙江省委人才办联合宁波市委、舟山市委出台《宁波市舟山市推进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明确甬舟两地将协同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动甬舟两地人才资源一体化。

2020年12月,甬舟铁路开工仪式现场。 林波 摄

  在具体实践中,从户籍业务“跨市通办”到两地人才资源共享,再到开通一体化通办窗口,以甬舟一体化行动为先行先试的城市群同城化发展正书写着长三角一体化“联考卷”答案。

  这也为甬舟共建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了可行基础和经验。

  李抱解释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海洋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具备发达的海洋经济体系、科技体系、文化体系、服务体系,是参与全球海洋领域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区域中心城市。

  对此,李抱建议,在宁波舟山两地合力加快推进的同时,争取海岛资源利用政策创新试点、争取海洋开放发展政策先行先试、争取国家级海洋科创服务平台布点建设、支持甬舟建设深远海风电清洁能源基地。

  以国家级海洋科创服务平台布点建设为例,李抱希望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建设甬江实验室、东海实验室等高能级海洋科创平台,建设一批海洋新材料、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绿色资源开发等研究中心,争创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

  一体化发展,交通是关键。

  目前,作为沪舟甬跨海通道重要组成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已建成通车;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公路复线金塘至大沙段、六横公路大桥均在2022年11月开工建设。

舟岱大桥一景。 王刚 摄

  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建华建议将沪舟甬跨海通道铁路部分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目前沪舟甬公路通道已具备规划顶格支撑,但铁路通道尚未列入国家级相关规划,加快实施的依据支撑不够充分。建议全力从集约节约利用廊道角度,争取沪舟甬铁路通道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在一体化风口下,海岛如何融入大都市区的1小时经济圈?

  “建议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财政厅加大对海岛县高铁、沪舟甬大通道等交通路网规划和建设,加快纳入联通‘杭甬沪’等大都市区的1小时经济圈,实现与都市区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优质资源共享。”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市岱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建波如是表示。

  2021年底,随着舟岱大桥的开通,岱山结束海上悬岛时代,开始迈入“大桥时代”。

  从海岛时代到大桥时代,再到即将迎来的高铁时代,对于舟山而言,交通短板的补齐,不仅是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广大民众的迫切需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人大代表热议:“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区域发展?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胡丰盛 张雨滴)作为数字化改革先行省,如何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发展,正成为浙江各地政府思考的重点。在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就此展开讨论。  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5%、6%和1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9....

    时间:01-16
  • 浙江人大代表建言:进一步加强东海海洋海岛生态修复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方堃)作为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浙江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海洋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宝地,有着不可多得的海洋天然基因库。  多年来,该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海洋生态建设,通过浙江各地“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实施,逐步改善近岸海域生态,...

    时间:01-15
  • “90后”新疆人大代表共话乡村振兴:“家门口”闯出新路径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5日电 (苟继鹏 王小军)首次参加新疆“两会”的“90后”人大代表艾力亚尔·安瓦尔略显激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我对未来乡村振兴发展充满期望和信心”。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艾力亚尔·安瓦尔在2014年大...

    时间:01-15
  • 山西省人大代表乔香平:让古老珐华融入现代生活

      中新网太原1月15日电 题:山西省人大代表乔香平:让古老珐华融入现代生活  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  “让珐华这门古老的传统工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15日,正在举行的山西两会上,山西省人大代表、晋城市阳城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究员乔香平建议,进一步加强珐华非遗保护发展,推动珐华非遗...

    时间:01-15
  • 内蒙古两会侧记:人大代表为呼包鄂乌“支招”经济发展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5日电 题:人大代表为呼包鄂乌“支招”经济发展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中国地方两会正在密集召开,15日在此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与会的人大代表纷纷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简称呼包鄂乌)经济发展“支招”。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城市,人大代表赵勇建议:把建设内蒙古航天经...

    时间:01-15
  • 如何深耕传统特色领域?重庆市人大代表畅谈新发展思路

      中新网重庆1月15日电(记者 张燕)备受关注的重庆两会正如火如荼进行,重庆各区县如何聚焦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深耕传统特色领域,开拓新兴领域,塑造差异化比较优势?多名重庆市人大代表畅谈新思路,共话新发展。  铜梁: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重庆市人大代表、铜梁区委书记谭庆表示,该区将聚焦铜梁在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基层...

    时间:01-15
  • 江西省人大代表周智:抢滩“元宇宙”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中新网南昌1月15日电 (记者 李韵涵)江西省两会正在召开。江西省人大代表,江西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周智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江西应抢滩“元宇宙”,推动元宇宙数字产业创新发展。  2022年5月底,江西省政府正式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布局VR、“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在九龙湖区域建设“元宇宙”试验区,打...

    时间:01-15
  • 江西省人大代表杨育星:引导企业从“制造”到“智造”

      中新网南昌1月15日电 (记者 李韵涵)如何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如何衔接国内与国际?在江西省两会召开期间,江西省人大代表,南昌市青山湖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杨育星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应引导企业从“制造”到“智造”。  据了解,现代针纺产业是青山湖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拥有2000多家企业、6万余名从业者、20亿件成衣...

    时间:01-15
  • 河南省人大代表贾艳梅:打造非遗文化专业示范村 让乡村非遗文化走出去

      中新网郑州1月15日电 (杨大勇)如何增强非遗文化传承?如何让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人大代表贾艳梅14日在河南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创造更好的非遗生存环境,结合当地非遗文化实际,在每个县精准打造一个非遗文化专业示范村。  贾艳梅出生在“花木兰”故里河南省虞城县,她自幼喜爱剪纸艺术...

    时间:01-15
  • 浙江人大代表谈清洁能源建设 走高质量发展硬“核”路

      中新网嘉兴1月14日电(胡丰盛 张雨滴)眼下,如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是一道重要课题。2022年,浙江开工建设16个清洁火电、核电、风电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打造沿海核电基地。  锚定上述目标,浙江如何进一步打开绿色发展新空...

    时间:0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