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别掉入“考证躺赚”的陷阱

2023-01-16 10:28:04

来源:广州日报

  热评

  “轻松考证,免费挂靠,一年躺赚10万。”“拿下证书,就有了金饭碗。”以“考证躺赚”为噱头,杨某强、康某等人,参与发布各类办证、考证广告,夸大证书作用,诱骗多人购买培训业务。截至案发,案件涉案人员百余人,诈骗数千名被害人共计3000余万元。2022年12月2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涉案的9名嫌疑人提起公诉。(1月15日《法治日报》)

  借助新职业涌现的“时机”,培训机构打起擦边球,乱收费、滥发证,可谓是一类典型的诈骗。譬如,不限学历可速成取证的“收纳整理师”,拿了证书就等于捧上金饭碗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以及当下被鼓吹的兼职挂靠、月入过万的“碳排放管理师”……新职业给就业群体带来新的期待,却也令一些人想入非非、欲赚快钱。这种心理被一些培训机构加以利用,炮制成了考证骗局。

  新职业考证骗局虽然时新,但通常具备一些基本要素。以新职业考证骗局为例,伎俩之一是“连环套”。考证越多,赚钱更多更稳——诈骗分子设计一环套一环的骗局,把受害人一步步套牢,正是常用的圈套。伎俩之二是“挂靠躺赚”。新职业意味着新机遇,也意味着风险和挑战。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急于求成又畏惧风险的心理,宣称拿证后即可帮忙挂靠企业,令人甘心入局。但实际上,“证书挂靠”并不合法,自然不受法律保护。企业如被发现有证件挂靠行为的,会被给予行政处罚,严重的甚至会被吊销证件。

  其实,平时积累一些就业常识,可以有效地助力识破这类新骗局。譬如,“证书为王”不足为信,以考证为导向来获取知识与能力并不足取。如果本末倒置地盲目考证,难免增加掉入考证骗局的机率。又如,面对就业形势的变化,提早作出职业规划,并进行动态调整,更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唯有如此,方能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在职业长跑中不断取得新进步。

  (杨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年味儿越来越浓 各地乡村抓住假日经济好时机

      随着小年到来,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节假期阖家团圆,各地乡村抓住假日经济的好时机,做好准备,为农民增收,振兴乡村。  江西赣县:烧瓦塔 舞龙灯 游客欢喜村民致富  每到小年,位于江西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的祥云湖景区,都会举办烧瓦塔的民俗活动。当地村民和四方游客欢聚一堂,分享美好生活的...

    时间:01-15
  • 年味儿越来越浓 各地乡村抓住假日经济好时机

    随着小年到来,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节假期阖家团圆,各地乡村抓住假日经济的好时机,做好准备,为农民增收,振兴乡村。江西赣县:烧瓦塔舞龙灯游客欢喜村民致富每到小年,位于江西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的祥云湖景区,都会举办烧瓦塔的民俗活动。当地村民和四方游客欢聚一堂,分享美好生活的喜悦,共庆佳节。游客肖相东:带...

    时间:01-15
  • 年味儿越来越浓 各地乡村抓住假日经济好时机

    随着小年到来,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节假期阖家团圆,各地乡村抓住假日经济的好时机,做好准备,为农民增收,振兴乡村。江西赣县:烧瓦塔舞龙灯游客欢喜村民致富每到小年,位于江西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的祥云湖景区,都会举办烧瓦塔的民俗活动。当地村民和四方游客欢聚一堂,分享美好生活的喜悦,共庆佳节。游客肖相东:带...

    时间:01-15
  • 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面对面丨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三年之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本周,《面对面》栏目专访国家卫健...

    时间:01-09
  • 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面对面丨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三年之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本周,《面对面》栏目专访国家卫健...

    时间:01-09
  • 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三年之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本周,《面对面》栏目专访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记者:从2022年12月上旬开...

    时间:01-09
  • 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三年之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本周,《面对面》栏目专访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记者:从2022年12月上旬开...

    时间:01-09
  • 免税行业重拾“烟火气” 上市企业争相入局分羹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王军  防疫政策优化叠加冬季旅游旺季来临,海南离岛免税近期重拾了“烟火气”。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旬以来,海南离岛免税日均销售金额超1亿元,元旦三天假期日均购物金额更是达到1.4亿元。国内免税市场在新的一年迎来了“开门红”,免税行业这个赛道也愈发受到追捧。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

    时间:01-06
  • 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可期 互联网巨头入局加速商业化进程

      本报记者 李春莲  在近日举行的广州车展上,多家车企宣布加速布局固态电池。东风汽车表示,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二代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搭载,届时整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长安深蓝也表示,开始加速半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已经进入工程化研发阶段,2025年将搭载整车应用。  除此之外,国轩高科、格林美等多家上...

    时间:01-06
  • 新职业·新观察 | 探访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

      新华社重庆12月29日电(记者杨仕彦 王宇轩)走进位于重庆市永川区的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间,一座城市正在陈琛的电脑中“拔地而起”。  “这是数字孪生城市,真实的城市街景通过数字渲染‘搬入’虚拟空间。不同于简单的立体模型,它还集成了基础设施、城市动静态等十余种数据,能够精准地刻画城市全貌,建成后能服务...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