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雄安“新农民”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加速布局

2023-01-15 14:2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雄安1月15日电 (记者 崔涛)河北两会正在石家庄举行,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河北省人大代表、雄县雄州镇黄湾村党支部书记刘秋乱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发展建设更新了他对“城镇化”这个概念的认知,更多的美丽乡村加速布局,未来城乡之间的差距将被进一步弥合。

  黄湾村位于雄安新区雄县县城西南3.5公里处,东倚大广高速白洋淀支线,西距白洋淀温泉城旅游码头2公里。塑料包装制造曾是带动黄湾村村民致富的产业。雄安新区设立后,作为被纳入雄安新区整体规划的美丽乡村,黄湾村谋求转型和绿色发展,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村”。

  走进雄安新区黄湾村,最令来自京津冀等地游客流连忘返的,是黄湾村的民宿聚落。一座座宛如北方“四合院”的民宿,以北方厚重的建筑风格为主,兼取南方园林的精致特色,并把雄州著名的雄州八景和农耕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这些民宿中,既有亭台廊榭、小桥流水,又有磨碾犁耧、剪纸农植。

图为黄湾村巾帼共享农场。 韩冰 摄

  目前,黄湾村共规划改造20户民宿,占地8000多平方米。

  除了黄湾民宿聚落,雄山公园、黄湾商业步行街、田园综合体等多个产业项目让黄湾村的特色旅游产业驶入快车道。这些项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逐步盘活了村内闲置房屋、厂房、土地、设施设备等资产。

  “我们积极谋划专业转型之路,不断探索和开辟产业兴村、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先后成立了8家村集体企业,着眼打造‘魅力黄湾’文商旅融合的雄安样板。”刘秋乱说。

  据刘秋乱介绍,黄湾村通过创新“入股联营”方式,吸引了近300户村民入股村集体企业,今后将吸收全体村民入股,把村民带上一条壮大集体经济、村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打好基础。

  在此次河北省两会上,刘秋乱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河北省在加强人才保障、打通政策堵点、引导财富下沉等方面,加强对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指导,加快释放乡村发展潜力。

  刘秋乱建议,在加强人才保障方面,培养一批想致富、会致富、能致富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要制定专门政策,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技术专家企业家、年轻优秀干部等各类人才归乡帮扶。在打通政策堵点方面,希望河北省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加快打通关键核心政策的堵点,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图为黄湾村民宿,以北方厚重的建筑风格为主,兼取南方园林的精致特色。 韩冰 摄

  在引导财富下沉方面,刘秋乱建议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社会资本下沉乡村,帮助引入高端技术,引导农业科技型企业走进农村、留在农村。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低利率贷款等措施,架构起乡村振兴资金多元参与的保障格局。

  谈及雄安新区设立为乡村和农民带来的机遇,刘秋乱表示,“未来之城”将是都市与田园有机、和谐的完美结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河北雄安新区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意见》指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村落,完成100个左右美丽乡村具体布局。如今,在环黄湾、马蹄湾区域,一座大型田园综合体正在加速布局,周边十余个乡村串珠成链,正携手走向乡村振兴。

  刘秋乱表示,未来,黄湾村将结合雄安新区相关发展规划,以“村产融合”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和废弃厂房,引入规模性产业项目,建设园艺作物育种创业中心、种子种苗研发中心等,并瞄准高端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扩大高端果蔬示范园规模,建设蔬菜种子育繁推基地、花卉种子育繁推基地,全力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落地见效。

  “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将为乡村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机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将不断提升。”刘秋乱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打通堵点淤点难点 围绕“有力政治监督”总书记提出这些要求

      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人民网带您重温讲话要点并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时间:01-14
  •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柏和:带领家乡群众走上致富路

      隆冬时节,晨光洒向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和煦温暖。茶园里,59岁的毛纳村黎族村民、退役军人王柏和,正全神贯注察看茶树的生长情况。他身着蓝白相间的海魂衫,在一望无际的碧绿间,很是惹眼。  一位种茶不久的老乡走到王柏和身边,请教茶园管理和采茶经验。王柏和边示...

    时间:01-14
  • 致富路上,带着村民一起走

      入冬后,山东青岛莱西市20多万亩花生进入销售旺季。在莱西市夏格庄镇“夏农惠”农业发展联合体直播间内,正在进行的花生直播带货很受欢迎:每天两个小时的直播,平均订单量2000单至3000单。“通过直播平台,花生年均销售量达到1000多吨。”直播平台的创建者“90后”年轻人葛群修告诉记者。  和许多同龄人留在城市就业不同,葛群修...

    时间:01-14
  • 回乡学子拄拐种植羊肚菌 创新致富路报恩父老乡亲

      (新春走基层)回乡学子拄拐种植羊肚菌 创新致富路报恩父老乡亲  中新网徐州1月13日电 题:回乡学子拄拐种植羊肚菌 创新致富路报恩父老乡亲  中新网记者 朱志庚  兔年春节临近,已入“三九”天,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小雨。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的新庄村羊肚菌生产基地,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刘...

    时间:01-13
  • 陕西发现泾河流域迄今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

    记者从西北大学获悉,西北大学等考古单位经过2018年到2022年持续考古发掘,确认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西头村的西头遗址商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泾河流域发现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之一。2022年通过勘探,在遗址西侧区域发现夯土城墙、壕沟及道路遗迹,可确认城墙年代为西周时期,结合勘探已基本确...

    时间:01-13
  • 陕西发现泾河流域迄今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

    记者从西北大学获悉,西北大学等考古单位经过2018年到2022年持续考古发掘,确认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西头村的西头遗址商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泾河流域发现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之一。2022年通过勘探,在遗址西侧区域发现夯土城墙、壕沟及道路遗迹,可确认城墙年代为西周时期,结合勘探已基本确...

    时间:01-13
  • (新春走基层)“中国白首乌之乡”江苏滨海:“老特产”演绎致富新故事

      中新网盐城1月13日电(于从文 顾名筛)寒冬时节,站在江苏滨海港南北延伸的海堤公路上放眼望去,东边是茫茫的黄海,西边堤下,一垄垄的地块上覆盖着干枯的藤蔓。这些藤蔓扎根的土下,生长着一种药食同源特种经济植物——白首乌。  江苏滨海黄河故道区域地理环境独特,沙质土壤富钾偏碱,特别适合白首乌生长...

    时间:01-13
  • 千亩洼地生态修复 河北鸡泽废弃坑塘变身致富“聚宝盆”

      中新网邯郸1月12日电 (王天译 祁鹏飞)临近春节,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风正乡的六方湖内,400亩藕田迎来丰收,藕农们蹚在过膝深的水塘里,搜寻藏在淤泥中的莲藕。  六方湖湿地总面积1060亩,其中湖面占地660亩。据鸡泽县风正乡党委书记李召峰介绍,此处曾是一片洼地,由于紧邻洺河,每到汛期常常会被水淹没,后期的排水、消毒、清淤又极耗...

    时间:01-12
  • 山东巨野:冬闲“棚不闲” “致富能人”过忙年

      (新春走基层)山东巨野:冬闲“棚不闲” “致富能人”过忙年  中新网山东巨野1月10日电(吕妍 欧一少)临近春节,天寒地坼,本是北方农业休养生息的“农闲”时节,但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巨野县田庄镇马庄村的旅游采摘园里,一根根新鲜的黄瓜挂满枝头,喜获丰收。马庄村旅游采摘园负责人...

    时间:01-10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冬日暖阳下,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新和村的油茶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加紧采收油茶果。“2022年油茶产量能达到90万公斤,是个丰收年。”种植基地负责人姜有圩说。  新和村群山环抱,生态资源丰富。2015年,村里决定发展特色产业,引入农业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广油茶种植。“种植油茶,既能保持水土、涵养...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