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工业总产值3万亿 天津两会代表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01-15 11:1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1月15日电 (杨子炀 周亚强)“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日前,天津市市长张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未来五年,天津将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带动全市工业“底盘”做大做优做强。

  天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6%左右。

  报告强调,天津未来五年将集中力量实施“十项行动”。其中,“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赫然在列。

  “实体经济经济命脉所系,制造业更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天津市人大代表、静海区委副书记、区长曲海富说,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之一就是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静海区作为制造业强区,起步较早、基础雄厚,目前规上企业达到936家。接下来将继续发挥资源禀赋,夯实制造业根基,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通过科技赋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重点产业链,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规模。

  张工表示,五年来,制造业立市战略深入实施,以智能科技为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为支撑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链攻坚战成效显著,12条重点产业链带动作用持续显现,自主可控的信创产业链初步形成。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6%左右。

天津市人大代表、北辰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晖 周亚强 摄

  天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加快实现,制造强市、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数字城市建设成效凸显。经济总量力争达到2万亿元左右,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25%、12%,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去年我们自加压力,创造性实施“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通过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到‘十四五’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技术产业产值、‘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数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上工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五项关键指标翻番倍增,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能源和信创四大产业实现‘链上倍增’。”天津市人大代表、北辰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晖说,北辰区这项倍增行动效果明显,今年将把这项行动作为落实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北辰“施工图”,下大气力做好项目引育、补链延链、科技创新等文章,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区。

  根据天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将“聚焦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着力提高现代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十链主”双牵引机制,培育一批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链主企业。同时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赋能、绿色制造等工程,打造行业级和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平台企业,新培育1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累计建成5G基站6万个,推进全域示范应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庆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 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增长8%

      中新网重庆1月14日电 (梁钦卿)2023年,重庆要谋划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在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4日举行的专题记者会上,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宝权透露上述信息。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

    时间:01-14
  •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频提“开放” 不断拓展内陆开放广度深度

      中新网重庆1月13日电 (梁钦卿)13日开幕的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庆市政府市长胡衡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提“开放”一词,内陆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胡衡华表示,过去五年,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全国领先,国际航线增至109条,中新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投入运营,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吞吐量均突破2亿吨,成功创建港口型、陆...

    时间:01-13
  • 多省份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万亿元 业内建议完善机制建设

      记者 邢 萌  见习记者 毛艺融  近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河北省等多省市陆续部署今年工作任务,重点聚焦数字经济领域,明确今年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同时提出超前布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受访专家表示,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各国稳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在对...

    时间:01-13
  •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浙江:三处“人民”背后体现何种民生深意?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 (记者 王逸飞)“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12日于杭州开幕的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在这份报告中,有三处涉及“人民”的表述颇为引人注意。其也成为该省民生深意的观察切口。浙...

    时间:01-12
  • 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预增3.6%

      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预增3.6% 力争今年底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万家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王政)记者从11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

    时间:01-12
  • 中国工信部:预计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据工信部官方网站,该会议指出,2022年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较好完成了全年重点工...

    时间:01-11
  • 工信部:预计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中新网1月11日电 据工信部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张克俭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预计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左右;制...

    时间:01-11
  • 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56%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30日发布数据,经核算,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未扣除价格因素),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分行业看,2021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33508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

    时间:12-31
  • 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56%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30日发布数据,经核算,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未扣除价格因素),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分行业看,2021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33508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文...

    时间:12-31
  • 2021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超14万亿元 比上年增17.9%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30日公布,经核算,2021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42983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7.9%(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4.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2.44%,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  从内部结构看,新装备制造业规模最大,增加值...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