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双减”下的2022年:中国教育行业借“智能”东风转型发展

2023-01-14 15:27: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4日电 题:“双减”下的2022年:中国教育行业借“智能”东风转型发展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2022年,借助“智能教育”东风,中国教育行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去年全年,虽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教育行业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资本整合等推动力的作用下,中国智能教育行业的发展更趋成熟。

  尤其在2022下半年,全行业紧抓国家数字化战略发展的机遇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力,推动关键技术和教育场景的不断融合及智能教育的深化发展,在线教育、AI教育、个性化教育进一步得到普及。

  2021年7月后,K12学科类教育培训严格受限,在线教育市场受到冲击。2021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3220亿元,同比下降25.6%,资本迅速转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及智能教育硬件等未受波及的赛道。

  好未来2022年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好未来实现营收43.91亿美元,中止了持续五年的增长态势,同比下滑2.3%。时至今日,好未来依旧处于行业转型与变革的浪潮中。目前,其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素质教育、教育硬件、智能教辅和海外业务等领域。

  “双减”后,好未来总经营费用开始缩减,同时也摆脱了销售和营销费用水涨船高的困境。2022财年,其经营费用为28.23亿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明显减少,同比下降33%至11.18亿美元。沉淀技术、打磨内容将成为好未来未来几年的主旋律。

  尽管已在电商直播行业崭露头角也表露了转型决心,但新东方在短期内的核心收入来源仍是教育类传统业务。此前,K9学科类业务约占新东方营收的六成。按照2021财年营收计算,关闭K9业务使新东方营收减少超过25亿美元。

  为符合相关政策,新东方重组了核心业务,公司剩余主要业务表现稳定,2022财年,出国考试准备以及出国咨询业务分别同比增长6%和16%,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增长约30%。

  同时,新东方在上述业务外,还开展了非学科类辅导业务,包括游学与研学营、教材和数字化智能学习解决方案及专升本考试准备等,并已进军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领域。

  与在线教育企业所受的影响不同,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希沃面对的是更加稳定的To G业务。2022年经济下行期,在智能硬件领域耕耘多年的希沃发布7款数字化硬件新品。在智能教室方面,希沃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不错的增长势头。

  同样在智能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硬件企业科大讯飞,其AI学习机的 NPS推荐值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前三季度GMV同比增长85%。1至8月,在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2022财年,科大讯飞AI学习机线下销售门店累计新增400多家,销售额同比增长197%,激活用户同比增长150%,发展势头良好。

  但随着玩家激增、竞争加剧,单纯依靠教育硬件形成竞争优势的业务模式已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融合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专业性的服务,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构建竞争壁垒的新趋势。

  探索智能教育时期的新型学习模式,不仅需要加快推进软硬件等信息技术与定制化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更需要提高定制化服务的能力,通过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诉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实现育人方式的真正升级。

  以智能教育核心应用场景——家庭为例,近年来,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在家庭教育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精准评测每个孩子的真实英语水平,为之匹配适宜难度的英文材料,真正帮助每个孩子做到个性化、自主化学习。

  同时,设置独立的家长端“iEnglish家长圈”功能,向家长呈现的学习报告包含阅读等级、学习功力值、有效学习时长、学习建议等6个维度,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数据和状态,自动分析学习记录。

  经过2022年的积淀,教育行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前景逐渐明朗,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从科技创新、内容迭代到服务加码,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软硬件及精准化服务融合的趋势也必将进一步加深。(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球首艘智能无人科考船交付使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治家、林霞虹 通讯员刘晓平)1月12日,圆满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顺利入泊母港——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正式交付使用。  “珠海云”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持制造,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

    时间:01-14
  • 北京丰台着力培育智能建造企业 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徐婧 杜燕) 北京丰台推动信息技术为建筑、房地产等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到2035年末,该区将培育一批在智能建造领域具有全球一流水平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形成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13日,“遇见丰台·众汇京彩”丰台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发布活动举办。发布会...

    时间:01-13
  • 新春走基层|探秘“复兴号” 感受“智能春运”

      今年春运已经开始,你会选择乘坐高铁回家过年吗?今年,最高时速达350公里的新型“复兴号”智能高速动车组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春运。  车厢内,商务座采用“鱼骨式”布局,一人一舱;一等座增加电动调节腿托;全车增加了USB充电接口,方便旅客充电……跟着中铁南昌局的小姐姐一起来看看“复兴号”智能高速动车...

    时间:01-13
  • 武汉经开区成华中首个全域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

      中新网武汉1月13日电 (李正东 郑奇悦 谭诗泉)武汉市第五批约344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2日通过专家评审,可以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测试和示范运营。武汉市各类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将突破750公里,武汉经开区也将成为全国第四个、中部地区首个全域道路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行政区域。  截至目前,武汉先后开...

    时间:01-13
  • 比尔盖茨:Web3没那么重要,元宇宙没革命性,人工智能最重要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 盖茨似乎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一样对元宇宙、Web3(第三代互联网)毫无兴趣。  当地时间1月12日,比尔 盖茨在美国社交新闻网站Reddit举行的Ask Me Anything活动上表示,人工智能(AI)颇具颠覆性,但他对元宇宙、Web3则并不感冒。  有Reddit用户问道,“大约在2000年,我看到你在电视上说,‘人们大大高估了...

    时间:01-13
  •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交付使用

      中新社广州1月12日电 (许青青)圆满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12日顺利入泊母港——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正式交付使用。  记者从主持建造任务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了解到,“珠海云”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排水量约2100吨,...

    时间:01-12
  • 建设“云上机场” 广东机场集团构建智能建造生态圈

      中新网广州1月12日电 (记者 郭军)记者12日从广东机场集团了解到,“广东省机场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BIM智能建造中心”于1月11日揭牌成立。  广东省机场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BIM智能建造中心的成立(以下简称“两个中心”),并在白云机场...

    时间:01-12
  •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交付使用

    原标题: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正式交付使用1月12日上午,圆满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顺利入泊母港——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正式交付使用。“珠海云”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持制造,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

    时间:01-12
  •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交付使用

    原标题: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正式交付使用1月12日上午,圆满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顺利入泊母港——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正式交付使用。“珠海云”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持制造,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

    时间:01-12
  • 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交付

      中新社广州1月11日电 (记者 郭军)1月11日,由中国船舶旗下广船国际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冲修造”)建造的第二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  “普盛海洋牧场3号”交付后将服务于海南省乐东县龙栖湾国家级现代智慧海洋牧场,助力“海上粮仓”建设,为海南全岛建设自贸...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