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 四川攀枝花将如何探路?

2023-01-13 21:05: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月13日电 (王利文 单鹏)“以往从攀枝花坐火车来成都,少则十几个小时,多则二十个小时,现在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13日,四川省政协委员、攀枝花市政协副主席魏渠河在成都接受采访时表示,交通是攀枝花近期最突出的可喜变化之一:通车后列车上座率很高,对攀西地区民众出行提供了很大便捷。

  2022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支持攀枝花积极探索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

  在今年的四川两会上,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作为四川探索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锋”,攀枝花将如何打造共同富裕试验区?

  “近年来,攀枝花谋划一批立足于攀枝花资源优势的产业项目。作为水利、风能、光伏、氢能资源的富集地区,攀枝花正在走资源整合创新路子,打造氢能产业的示范城市。这为攀枝花探索共同富裕打下产业基础。”在分析攀枝花为何成为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时,魏渠河谈道,攀枝花探路共同富裕,对民族地区、周边地区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文明融合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在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毛中根看来,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共同愿望。四川选择攀枝花先行试点,是因为攀枝花人口数量不多、人均GDP在四川位于前列;攀枝花城乡收入差距不大且连续10年呈缩小和下降趋势,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均衡。

  “共同富裕依托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和农村人口占比太大,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毛中根指出,新型工业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攀枝花作为工业城市具有独特优势;此外,攀枝花在四川省已率先进入城镇化中后期阶段,有较好优势。

  2023年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开局起步之年。四川省人大代表、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奋力谱写现代化攀枝花新篇章的决定》和《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战略牵引,以工业强市、精明增长、城乡融合为战略重点,以“三个圈层”为战略空间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找准攀枝花推进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细化试验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攀枝花米易县稻菜现代农业园区。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具体工作举措方面,四川省人大代表、攀枝花市发改委主任谭明安表示,未来攀枝花将朝着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四川连接东盟国家、非洲大陆等的桥头堡城市的目标前进。聚焦不同收入群体分类推进,做好困难民众托底保障、促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全面落实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探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解决不均衡问题。

  对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毛中根建议,要建立一套衡量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不仅要考量人均GDP和消费指数,还要建立医疗、教育、养老、卫生等公共服务指标,“一方面,人均GDP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作为衡量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指标,消费指数高了才能说生活水平高。此外,医疗、教育、养老、卫生等公共服务指标都处于较好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水土保持率目标如何实现?——水利部解答相关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全国水土保持率目标如何实现?——水利部解答相关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黄垚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近期对外公布,提出到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达到75%。  什么是“水土保持率”?这些具体目标是怎样设定的?将如何达到?在1...

    时间:01-13
  • 珠江流域32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去年完成投资448.41亿元

      中新网广州1月12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12日消息,珠江流域32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2022年下达投资计划392.89亿元,完成投资448.41亿元,完成率114%。  珠江委介绍,重大水利工程有着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多的优势,是稳增长、促就业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2年,珠江流域32项在建重大水...

    时间:01-12
  • 水利部: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

      今天(1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水利部将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坚持节水优先,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  一是打好黄河流域深度控水节水攻坚战。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精打...

    时间:01-12
  • 水利部: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 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今天(1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水利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精神,聚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面源污染防治,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

    时间:01-12
  • 水利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今天(12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新闻发布会,水利部负责人表示,据最新监测成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同时,水土流失治理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促...

    时间:01-12
  • 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 湖南祁阳浇出丰收田

      中新网永州1月10日电(刘志军 陶冶) 入冬以来,湖南祁阳市水利工程按下“快进键”。在该市文明铺镇沟河村,运料车辆来回穿梭,村民们忙着对田间渠道进行水泥浇筑,打通灌区骨干渠系与高标准农田之间的“中梗阻”。  龙江桥灌区“中梗阻”畅通工程试点项目涉及13个村,项目改造清淤水渠93条50公里,总投资1030万元,建成后将实现龙江...

    时间:01-10
  • 内蒙古三处灌区获得水利部“节水型灌区”称号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8日电 (记者 李爱平)1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内蒙古三处灌区获得水利部“节水型灌区”称号。  官方消息指,近日,水利部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节水型灌区名录,内蒙古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镫口灌区、孪井滩灌区名列其中。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区基础设...

    时间:01-08
  • 淠河六安市城南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中新网合肥1月6日电(刘鸿鹤 徐迎华 孙学忠)1月6日,由中国安能二局承建的淠河六安市城南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据了解,淠河六安市城南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淠河中游商景高速公路桥下游约1200米处,采用节制闸的布置形式拦蓄上游来水。该项目是六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六安市目前在建的...

    时间:01-06
  • 安徽2022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592亿元 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合肥1月6日电 (王春夏 张强)安徽省水利厅6日发布信息称,2022年安徽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创历史新高。  2022年,安徽高强度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狠抓新建项目开工,确保具备条件的项目多开工、早开工。全年新开工项目849个,水利部重点推进的长江...

    时间:01-06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

      中新网贵港12月31日电 (记者 张广权)12月31日18时,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二台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工程已运行机组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大藤峡工程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

    时间:12-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