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新疆煤制天然气行业的春天来了吗?

2023-01-13 14:14: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3日电 (苟继鹏)历时8年建成投产,连年亏损后,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新疆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伊犁新天煤化工”)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终于在2022年12月30日,年产量首次达到设计产能,当年该公司利润也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伊犁州另一家煤制天然气企业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庆华”)2022年亦实现满产13.75亿立方米天然气,企业利润同样可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伊犁州煤炭资源富集,水资源充足,加之“西气东输”管线的便利条件,发展煤制天然气占据“天时地利”。

大雪纷飞,伊犁新天煤化工职工认真巡检设备。 谢泽生 摄

  “十二五”以来,伊犁州稳妥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上述两家煤制天然气企业相继建成投产。目前,伊犁州煤制天然气年产能30多亿立方米,约占中国煤制天然气产能的三分之一。

  舶来技术国产化“扬煤吐气”

  煤制天然气是指将煤炭通过气化、合成等一系列现代煤化工技术变成天然气。中国最早的煤制天然气技术来自国外,至今已基本实现国产化。目前世界上已投产工业级煤制天然气装置较少,中国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已然走在前列。

  新疆庆华是伊犁州另一家主要从事煤制天然气的煤化工企业,该公司目前拥有煤制天然气产能13.75亿立方米/年,2022年也首次实现满产。更重要的是,2022年8月,中国自主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剂在新疆庆华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中一次性开车成功,甲烷化装置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行,产品质量合格,天然气顺利并入管网。

  新疆庆华生产部部长尹文越说,催化剂是煤制天然气最核心的部件和重要载体,对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至关重要。上述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煤制合成天然气催化剂整炉国产替代,可实现煤制天然气领域全产业链条技术国产化。

  “冷板凳技术”逆袭企业利润大幅增加

  据伊犁新天煤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毅介绍,该公司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于2010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5000余亩,总投资185亿元,2018年建成投产,并获得“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近两年,得益于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实现“西气东输”管网基础设施向用户公平开放,加上天然气价格上涨,煤制天然气行业开始好转,实现扭亏为盈。

  新疆煤制天然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东部省市天然气缺口。比如,伊犁新天煤化工2022年产的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全部通过“西气东输”管道送达浙江省。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曹卫东称,2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一座600万人口城市一年的民用气量,约占浙江省年用气量的11%左右。

  煤制天然气前景几何仍存未知

  中国煤制天然气项目兴起于2010年前后,受制于进口天然气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批复并支持建设了一批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据统计,目前中国煤制天然气产能约100亿立方米/年。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国家发改委还发文称,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准煤制天然气项目。王毅表示,煤制天然气政策准入门槛高、环保要求严、资金投入大,加之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注定了煤制气是一个小众产业。

  谈及对新一年的预期,王毅坦言,2022年由于各方因素,天然气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得益于此,企业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但在新的一年里,天然气价格能否继续保持并不确定,前景仍不明朗。

  不过,煤制天然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带对天然气需求巨大,而内蒙古、新疆等地煤炭资源丰富,但运输成本高昂。因此,将富煤地区的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成天然气,通过管网输送至各省区市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伊犁新天煤化工职工在净化装置区现场巡检设备。 杨运宽 摄

  就新疆而言,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位居中国第二,煤炭煤电煤化工是其八大产业集群之一。在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经济效益等基础上,煤制天然气项目使得新疆的煤炭资源优势加快转化,除了“煤从空中走”,又多了一条“煤从管中走”的转化途径。(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东东莞港进口水果“春运”忙

      中新网东莞1月13日电 (唐贵江 濮关)临近春节,随着年货采购季的到来,水果进口量也达到了高峰。在1月1日,东莞港迎来了首票自智利进口的车厘子后,秘鲁的无籽青提,新西兰的奇异果也随即抵达,这些水果经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监管放行后,直接从东莞港提货至进口商在东莞茶山的水果分拣中心,再销往全国各地。  东莞港进口水果业务采...

    时间:01-13
  • 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祝雪兰:让一片叶子造福更多民众

      中新网南宁1月13日电(张广权)“现在种茶的农民越来越多了,好茶叶不愁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祝雪兰每年会在自家茶园开设培训班三次以上,把六堡茶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山坪村的瑶族同胞,让一片叶子造福更多民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正在南宁举行。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

    时间:01-13
  • 南京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三年内完成104项开放任务

      中新网南京1月13日电(记者申冉)13日,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在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之后,该市已收到商务部印发的《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南京市将在为期三年的试点期内,完成涉及10个服务业领域的104项开放任务。  此前,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

    时间:01-13
  • 事关4亿车主!定价规则调整,你的车险保费要降了?

      中新经纬1月13日电 (李自曼)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扩大财险公司定价自主权,且明确各地因地制宜实施。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理论上车险保费最高可降价23%,但企业不会盲目降价。对保险公司来说,《通知》扩大了保险公司车险定价的自主权限,卡在...

    时间:01-13
  • 综述:“内蒙古两会”侧记:“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3日电 题:“内蒙古两会”侧记:“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应洪巨这两天处于极度兴奋中,他说,内蒙古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区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税费支持政策不拖延、不打折……”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开幕,与会的...

    时间:01-13
  • 五年来宁夏累计投入252亿元为民办实事

      中新网银川1月13日电 (记者 杨迪)1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在宁夏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表示,2018年以来,宁夏坚持每年将75%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累计投入252亿元为民办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当天,张雨浦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张雨浦介绍,五年来,宁夏深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时间:01-13
  • 2022年东盟仍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李晓喻)去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高达15%,远超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13日称,预计今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有望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据官方数据,2022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达6.5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

    时间:01-13
  • 中国国家发改委:任何地方和企业对民生用气不得限购减供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王恩博)针对中国有煤改气地区出现居民天然气限购、断供情况,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13日在北京强调,任何地方和企业对民生用气都不得限购减供。  连维良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说,国家发改委监测到上述问题后,立即责成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该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

    时间:01-13
  • 税收优惠等政策刺激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市爆发

      (经济观察)税收优惠等政策刺激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市爆发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赵建华)在税收优惠等政策刺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四分之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

    时间:01-13
  • 青海:数字化赋能输电运检“智慧模式”

      中新网西宁1月13日电 (李江宁 李秋阳 何炳勋)13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电科院获悉,日前,青海电网输电专业移动巡检App完成开发并投入试运行。  “‘青海电网输电专业移动巡检App’是国网青海电力构建输电专业智能运检管控体系、推动‘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维模式’的集中体现,标志着青海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迈出了‘业务线上...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