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上海该如何破局养老护理人才缺失,应对老龄化社会?

2023-01-12 17:23: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1月12日电 (记者 许婧)日益加深的老龄化,正在给上海带来越来越显著的影响,该如何应对?正在此间召开的2023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围绕“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出谋划策。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超大型城市。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542.2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3%。

  委员们注意到,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养老护理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专业人才仍存在数量短缺、专业能力不强、社会地位偏低、流失率较高等诸多问题。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及鼓励第三方参与养老事业,但因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监督机制不成熟,服务从业人员严重短缺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质量和数量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养老服务的发展。”上海市政协常委林建康说,上海社会老龄化加剧,具有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病并存的特点,加上疫情冲击,社会对更多元、更精准的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建上海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上海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情况严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严重影响年轻人、高职业能力人员的就职意向。

  眼下,居家养老是中国的主要养老方式。上海正在全面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下简称“长护险”),旨在更好满足失能、失智等特殊老人的护理需求。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调研发现,目前上海为“长护险”老人提供服务的大多为家政养老护理员,他们普遍知识层次较低、实操能力不足,家政养老培训内容难以应对日常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无法保证。

  对此,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建议,探索发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技能培训专项政策扶持制度加强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推动养老护理职业化发展。民建上海市委会则建议,优化护理员入职一次性补贴政策,在录用具有专业护理技能、高学历享受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对录用35岁以下、尤其是高学历专业护理技能年轻人的一次性补贴额度。

  近期,上海官方也出台新政,希望加大补贴力度吸引更多高学历和年轻人加入到养老行业,补充养老从业人员的缺口,提升人员整体素质。

  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提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服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正在进入数字化转型关键时期的上海,将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着力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

  “构建以养老业务价值提升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为手段的全场景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上海市政协委员刘宇表示,建议充分和深入发挥大数据价值,挖掘老年人的需求,为智慧养老提质增效;针对全场景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结合经典软件需求方法和AI技术,形成研究者、产品研发者和老龄用户三者协同分析的全场景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规范说明书范本和应用场景案例。

  林建康则提议由官方牵头,组织社区广泛调研老人的各种疾病及需求,通过大数据与社区医院及养老院互通联动,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精准化服务。(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云南政协委员热议口岸经济 冀与周边国家共建智慧口岸

      中新社昆明1月12日电 (记者 韩帅南)“建议云南与周边国家开展智慧口岸共建,并建立口岸国际多边合作机制。”12日,正在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聚焦口岸经济发展,建议云南加快口岸功能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与周边国家协同建设智慧口岸等。  云南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结合部,与缅甸、老挝、越...

    时间:01-12
  • 湖南分业施策力推工业领域碳达峰

      中新网长沙1月12日电 (鲁毅 陶韬)1月12日,湖南省工信厅召开湖南省工业领域及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新闻通气会,介绍近期出台的《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湖南省有色金属碳达峰实施方案》《湖南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根据以上实施方案,湖南将重点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

    时间:01-12
  • 吉林珲春深推中俄边境金融与物流合作

      中新网吉林珲春1月12日电 (记者 郭佳)中俄边境(珲春)金融与物流合作交流会12日在吉林珲春举行。会议旨在深化中俄边境地区在金融、物流等领域合作,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使更多企业共享合作红利,实现共同发展。  珲春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是吉林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2022年,珲春对俄口岸过货392万吨,同比增长22.6%,完成进出口...

    时间:01-12
  • 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将创新涉外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中新网海口1月12日电 (郭媛媛)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下称“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12日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今年将推进高层次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推动涉外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创新,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院长夏君丽介绍...

    时间:01-12
  • 北京地区RCEP实施首年实现良好开局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杜兆芳 张洋)2022年,北京海关共为137家企业签发RCEP证书4304份,货值2.45亿美元,预估为企业降税1600万元(人民币,下同)。  从2022年1月1日的首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原产地证书,到12月31日第4304份证书,北京地区的RCEP“元年”圆满落幕。北京海关有针对性地将“优化RCEP海关政策服务...

    时间:01-12
  • 四川两会:政协委员建言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新网成都1月12日电 (王利文)四川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延华表示,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12日,四川省两会正在此间举行。“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频频被参会的政协委员提及,成为热词之一。  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五年,四川创造...

    时间:01-12
  • 中国七省市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召开全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推进会,天津、河北等七省(市)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其中,湖北省、湖南省就长江干流鄂湘段(首期),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就赤水河流域(第二期),河北省、天津市就引滦入津(第三期)分别签署了流域横向...

    时间:01-12
  •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12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会议指出,2022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全国双打战线聚焦民生关注和社会关切,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取得显著成效,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宣传引导、国际合作、社会...

    时间:01-12
  • 综述:中国北疆老树发新芽: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2日电 题:中国北疆老树发新芽: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作此表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  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此间开幕,王莉霞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道。  作为中国煤炭大...

    时间:01-12
  • 调查显示电动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主流

      中新社上海1月12日电 (记者 姜煜)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富达国际12日在上海发布一项调查结果称,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预计会大幅提升,未来电动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主流。  此次调查在中国内地49个城市进行,访问了逾2000名18岁至65岁的车主以及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汽车的潜在车主。  当被问及购买意向时,六成受访...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