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各地接续更新“政策包”鼓励积极生育

2023-01-12 16:32:25

来源:北京商报

  1月11日,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的意见,明确按照递进式差异化的补贴思路进行育儿补贴。按征求意见给出的补贴标准计算,如生育三个孩子累计可领取补贴37500元。值得关注的是,该政策不仅对“二孩”“三孩”发放生育补贴,还有对“一孩”的补贴。

  事实上,不仅是深圳,山西、陕西、云南等多地均已出台鼓励生育“二孩”“三孩”的补贴政策。此外,各地还相继出台住房、育儿等相关措施并正在逐渐优化,用组合“政策包”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推动从生育到积极生育。专家表示,政策的扶持可以缓解当下生育率低的问题,但生育政策的调整优化也是个长线工作,需要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发力才能持续显效。

  生仨娃累计补贴37500元

  此次征求意见的《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提出,综合考虑深圳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婴幼儿养育成本等因素,按照递进式差异化的补贴思路子女数计算原则。按照一对夫妻生育存活子女的数量计算,双胞胎、多胞胎按子女个数分别计算,超过3个子女的按第3个子女的标准计算。再婚夫妻生育子女的,按本次婚姻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计算;如与原配偶有生育行为且子女未满3周岁的,该子女按上次婚姻生育子女的数量计算。

  该办法初拟的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为: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三年累计发放补贴75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2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10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3667元;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90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6333元。

  按此计算,如生育三个孩子累计可领取补贴37500元。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深圳作为沿海城市,本身财力资金等各方面都相对雄厚,有更大的财力支撑,深圳大手笔的补贴金额和涵盖‘一孩’的补贴范围,也是留住年轻人才的一种未雨绸缪的举措”。

  多地已行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深圳之前,已有多地出台鼓励生育“二孩”“三孩”的补贴政策。

  在《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前一日晚间,山东省济南市也发布了积极实施“三孩”生育的政策:“按照生育要求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在休假方面,女方享受158天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15天陪产假。”

  2022年11月1日,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人民政府就明确对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夫妻,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补助,并对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和“三孩”家庭,按照“二孩”600元/月、“三孩”1200元/月的标准发放育儿补贴。由此,宁陕县也成为国内第一个经现金补贴涵盖所有生育家庭的地方。

  在更早的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后不久,四川省攀枝花市就印发了《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明确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发放现金鼓励生育的城市。

  此外,云南省、黑龙江省大庆市、浙江省温州市也相继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

  云南省对“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年度发放800元;黑龙江省大庆市对两个子女的家庭每月补贴300元,3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每月补贴500元,都可享受36个月;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对有第三个孩子的家庭每月发放500元直至孩子3周岁;陕西省汉中市对符合生育政策的“二孩”和“三孩”一次性发放2000元和1万元生育补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对“二孩”每月补助500元,“三孩”补助1000元,直至孩子3岁;甘肃省临泽县对“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1万元。

  从各地的政策来看,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补贴金额反而更多,对此王鹏认为,“这和当地的人口构成和产业结构有着一定的关系,中西部地区可能外出务工的人口较多,虽然经济水平不高,但是财政压力也相对没有那么大,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鼓励生育”。

  生育补贴之外的“政策包”

  事实上,在鼓励生育中也有不少的省份在住房、育儿等方面发力。

  在保险保障方面,江苏省明确女职工生育“二孩”产假期间,按照企业为该女职工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的50%给予补贴;“三孩”按照80%给予补贴,补贴月份从生育“二孩”或“三孩”第一天所在月份起算,共补贴6个月。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赵衡分析认为,未来仍可以继续加大生育保险的覆盖力度。他建议,在医保方面,将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也是促进生育,缓解生育群体压力的重要举措。

  在托育服务方面,山东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学前教育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托育服务机构按照当地政府普惠指导价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各市、县(市、区)依据实际收托数,对“二孩”“三孩”保育费给予分档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300元。

  河北省衡水市则对符合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产妇给予5000元分娩补贴。对在市域内登记备案的托育机构入托的符合政策生育的3岁以下婴幼儿,给予托育机构补贴,充抵托育费用,第一个婴幼儿每人每月300元,第二个500元,第三个800-1200元。

  在住房支持方面,湖北荆门对东宝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漳河新区三区购买首套或改善型普通住房的发放购房补贴,“二孩”家庭一次性补贴2万元,“三孩”家庭一次性补贴4万元。

  “鼓励生育是应该多元并举的,有些地区的市民购房需求并不是很强,现金帮助更大,而有的地区市民则需要住房优惠和减税政策,当地政府应做到全面考虑。”王鹏表示,“但是生育政策的调整是个长线过程,虽然在不断优化,但仍有一些难点,如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国家和企业、社会共同发力,合力去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建德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

    原标题:浙江建德市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深度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依托党群阵地建设社区托育点即“婴幼儿成长驿站”,向社区家庭免费提供婴幼儿看护、育儿技能指导、亲子游戏陪伴、儿童健康管理等服务。图为近日,建德市大慈岩镇檀村村党员志愿者在“婴幼儿成长驿站”陪伴孩子们做游戏。(袁燕...

    时间:01-09
  • 元旦奶粉市场探访:婴幼儿奶粉表现平平 成人奶粉抢镜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 文/图)1月2日,中国商报记者在北京市几家大型超市和母婴店走访时发现,2023年元旦假期,婴幼儿奶粉促销力度不大,销售表现平平。而成人奶粉抢镜,多个新品上市销售引发关注,业内人士预计成人奶粉或在春节期间有更好的销售表现。  婴幼儿奶粉促销力度不大  飞鹤星飞帆2、3段买两罐八折,飞鹤臻稚有机2、3、4...

    时间:01-03
  • 婴幼儿免疫健康备受关注 菲仕兰支持母乳成分科普

      中国网财经12月26日讯 2022年12月23日,荷兰皇家菲仕兰参加“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学会2022妇幼营养学术年会”,并邀请妇幼营养专家曾果教授就《母乳成分在婴幼儿多重联合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做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母乳中多种免疫营养成分,包括乳铁蛋白、乳脂和低聚糖在婴幼儿免疫发育、成熟和调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婴...

    时间:12-27
  • 事关婴幼儿照护、居家养老……11部门联合发文部署这件事

      事关婴幼儿照护、居家养老……11部门联合发文部署这件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看要点梳理↓  发展目标  到2023年底,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的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国家政服务网点服务能力...

    时间:12-21
  • 新华全媒+|老年人如何居家治疗?婴幼儿感染后如何照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题:老年人如何居家治疗?婴幼儿感染后如何照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李恒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保障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备受关注。老年人如何进行居家治疗?婴幼儿感染后如何照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做好哪些必要准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日举...

    时间:12-20
  • 广州南沙面向香港推介最新“政策包”

      新华社广州12月15日电(记者周颖)“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系列政策推介活动日前在广...

    时间:12-15
  • 雅培:将逐步停止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业务

      中新网12月14日电 据“雅培妈妈荟”微信公众号消息,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14日发布公告,公司决定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并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

    时间:12-14
  • 婴幼儿高热并不等于“重症”

      北京市日前推出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其中,本市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随着社会面活动的增多,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感染...

    时间:12-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