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美股财报季来袭,市场预计企业盈利或现两年来首次同比下滑

2023-01-11 16:05:41

来源:第一财经

  美股将于1月13日开启新一轮财报季,投资者对即将出炉的企业成绩单并没有寄予厚望,诸多机构和公司此前均已多次下调盈利预期。

  金融数据公司FactSet于6日发布的报告预测——2022年四季度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利润将同比下降4.1%,为2020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录得盈利下滑,与2021年同期逾31%的利润增幅形成鲜明反差。营收方面,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总营收将同比增长3.8%,为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最慢。

  2022年,企业面临重重挑战,包括成本上涨、利率不断走高以及美元飙升,投资者试图从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财报当中了解,面对上述难题,企业经营是否具有韧性,股票前景又当如何。

  财富管理公司Girard首席投资官丘布(Timothy Chubb)表示,“投资者开始感到我们正在走向衰退,问题在于衰退会呈何种形态,经济软着陆和硬着陆之间有何区别?”

银行股四季度利润料将下滑15%

  美国六大行将率先给出答案,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及富国银行将于本周五放榜,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财报将于17日出炉。FactSet预计,去年四季度,银行股录得280亿美元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15%。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佩里(Joe Perry)在发送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高利率应该利好银行股,美联储加息将提升净息差水平,带动净利息收入,且美联储已经表态不会在2023年降息。只不过,经济衰退可能迫近,市场正将今年四季度的降息可能性计入价格。”

  利率抬升固然有助贷款增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在某个时候,银行将不得不向储户支付更多费用,造成利息成本上升。此外,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导致美国楼市陷入停滞,侵蚀了银行从房贷业务中获取的收入。

  利率上升已令通胀由四十年高位降温,并开始作用于火爆的劳动力市场,消费者和企业可能出现财务紧张的迹象。包括小摩CEO戴蒙(Jamie Dimon)在内的银行高管多次发出警告,称经济难逃衰退,虽然消费者和企业目前状况良好,但好景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事实上,银行业早已积极准备,在最近几个季度持续作出资金拨备,以弥补经济疲软时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市场预期此举将对收益构成压力。

  路孚特(Refinitiv)预计,六大行上季合共拨备57亿美元准备金,以应对不良贷款的增长,这一数字较2021年同期的23.7亿美元翻了一番。

  投行业务方面,佩里表示,由于缺乏并购交易和上市活动,该业务板块仍将步履维艰。金融数据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全球投行业务营收直接腰斩,降至153亿美元。受累于上述消息,银行业步科技巨头后尘启动成本削减计划,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高盛正着手进行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之一,计划本周裁员约3200人,占员工总数的近7%,摩根士丹利和花旗等银行也在投行业务大幅下滑后加入裁员队伍。

  银行股股价在截至1月10日的过去12个月里表现不一,高盛在六大行中跌幅最小,累计下跌10.5%,美国银行跑输其他大行,累跌30.3%,花旗跌幅为27.0%,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分别下滑17.2%和14.6%,富国银行过去12个月累跌23.5%,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下滑16.1%。

  能源股上季赚最多,盈利或猛增63%

  FactSet预计,在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当中,有四个将在上季度报告盈利增长,其中能源将领跑各个行业,四季度盈利同比猛增63%,增速将是所有板块中最快的;第二大增长贡献可能来自工业行业,每股盈利或上升38.5%;而材料、非必需消费品以及通讯服务板块则成拖累,预计盈利将分别下滑26.3%、20.3%以及19%。

  材料板块中,97%的企业每股盈利预计将出现下降,亚马逊将成非必需消费品板块中盈利降幅最大的企业,科技信息板块中,苹果、英特尔以及微软将贡献最大盈利降幅。

  投资顾问公司Moneta Group首席投资官德维特(Aoifinn Devitt)表示,已经提前看到大量企业披露指引,在进入财报季之际,该公司看多能源、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公司,对科技行业仍持谨慎态度。

  对于2023年全年的企业盈利预期,投资者则相对乐观。

  FactSet报告显示,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今年将实现4.7%的利润增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第四季度台湾虚假投资诈骗案造成民众财产损失同比增七成

      中新社台北1月9日电 台湾当局“警政署刑事警察局”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台虚假投资诈骗案件共造成民众财产损失逾12亿元(新台币,下同),金额同比增加约七成。  据中央社报道,临近春节,岛内诈骗集团利用股票、虚拟货币或其他投资工具开展诈骗活动。2022年第四季度该类型诈骗案件共...

    时间:01-09
  • “向东看”,全球投资者热情高涨

      北京街头再次变得拥堵,游客们争先恐后预订出国度假旅游,企业预计经济活动将呈现回升趋势……最近,出现在中国的种种积极景象,引起英国《金融时报》等外媒的关注。外媒普遍认为,在中国近期优化调整防疫措施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焕发新的生机,而这给全球投资者带来强劲信心,他们纷纷“向东看”,赴华投资发展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

    时间:01-09
  • 媒体关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5日报道,中国优化防疫措施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今年经济复苏充满信心,外资继续大举买入港股、A股和中概股等中国资产。  报道称,新年伊始,港股、中概股和A股连续大涨,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信心明显提升。  5日基准的上证综指涨1.01%,创业板指更涨2.76%。万得数据显示,北向资金积...

    时间:01-08
  • 报告:2022第四季度全国平均招聘薪酬10558元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招聘薪酬整体在波动中上升,第四季度全国平均招聘薪酬10558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速4.4%。  分城市看,第四季度北上深广杭薪酬水平仍领跑。北京以13930元招聘月薪位居榜首,上海(13832元)次之,深圳(13086元)、杭州(...

    时间:01-04
  • 大宗商品交易基金成散户投资者新宠!分析师警示:小心一朝亏完

      作者:后歆桐  在2022年股债齐跌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的整体表现脱颖而出,因此不少散户投资者转而投资大宗商品,使得大宗商品期货和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宗商品共同基金的零售交易量均出现激增。  但分析师对散户投资者涉足大宗商品市场表示担忧,因为大宗商品向来是个由高度专业人士主导且风险性较高的市场,波动性也强。  截至去...

    时间:01-03
  • “三重底”共振 机构看好银行股修复行情

      陈露 见习记者 吴杨  展望2023年,不少券商机构看好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地产政策优化,银行经营环境向好,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大。  个股表现分化  Wind数据显示,2022年,申万一级银行行业指数下跌10.47%,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位,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从个股来看,银行股走势分化较为明显。2022年,有16...

    时间:01-03
  • 美知名投资者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很可能陷入衰退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美国知名投资者迈克尔·伯里日前对美国经济给出悲观预测,他认为美国经济今年很大可能会陷入衰退。  伯里是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人物,因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成功预测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而一举成名。他当地时间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通胀已经见顶,但这并不...

    时间:01-03
  • 美知名投资者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很可能陷入衰退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美国知名投资者迈克尔·伯里日前对美国经济给出悲观预测,他认为美国经济今年很大可能会陷入衰退。  伯里是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人物,因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成功预测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而一举成名。他当地时间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

    时间:01-03
  • 投资者心寒圣诞行情“缺席” 美股新年能否避免惨淡开局

      随着超宽松货币政策时代的结束,美联储开启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的加息步伐。地缘政治因素、经济衰退担忧和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的顾虑成为了近一年来市场陷入动荡的主要导火索,三大股指均录得2008年以来最差表现,其中纳指暴跌超过33%,标普500指数市值蒸发超过8万亿美元。美股新年交易将从周二开始,然而市场前景似乎仍不明...

    时间:01-02
  • 央行召开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释放哪些信息?

      短期内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增长取向。  12月30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公报。央行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要精准有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信心,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

    时间:12-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