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奶价旺季不旺、牧场卖牛求生,奶牛养殖业紧急纾困

2023-01-11 15:45:51

来源:新京报

  原本的牛奶消费旺季,奶农和下游乳企却遭遇旺季不旺的困境。

  “现在一公斤原料奶(生鲜乳)收奶价在3.8元左右,成本却达到了4.2元,牧场基本都在亏,卖不掉的奶只能排队喷粉。”原本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牛奶消费旺季,天津奶农王先生遇到了旺季不旺的困境。

  多地奶协、奶农反映,眼下全国奶业形势严峻,原料奶相对过剩,乳企喷粉比例超过20%,压力传导至养殖端,使在盈亏线上挣扎的养殖场越发困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北省每日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超过1600万元,省内绝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已没有盈利空间,不少奶农直言仿佛回到了2015年的行业低谷。

  在饲料成本上涨、进口乳品量下降、国际奶价上涨、牛奶产量增幅持平的背景下,业内认为影响此轮奶价下行的核心因素在于需求不旺,且不能用旧的“周期论”来套用未来奶价走势。目前河北、山东等地陆续出台纾困政策,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奶价旺季不旺

  2022年下半年以来,奶价下跌、饲料成本上涨、原料奶销售不畅等问题持续困扰着王先生。进入12月,原本的消费旺季未如期到来,对于卖不掉的生鲜乳,王先生只能运输到外地工厂进行喷粉处理,以便长期储存,但售价相较乳企合同收奶价几近腰斩。

  “喷粉是从12月份开始的,现在喷粉都不好喷,有时等待喷粉的奶车能排好几公里。”王先生最近一次喷粉发生在十几天前。他记得排队最夸张的一次,一辆奶车装载的33吨奶卸了8天才卸完。“目前倒奶现象不是很严重,个别农户倒奶可能是因为喷粉排不上导致奶坏掉了。与倒奶相比,今年饲料价格涨得厉害,奶农卖宰奶牛的现象比较多。”

  与王先生遭遇类似的,还有山东奶农大强。目前,大强所在地区的公斤奶价在3.8元—4元之间,而大型泌乳牛一天的饲养成本可达到七八十元。“基本每个月都在亏钱。我在河北邯郸的一个牛场,有700多头牛,日产奶量十多吨,上个月赔了50多万元。不干了赔得更多,牧场投资都收不回来,只能慢慢熬。”

  2019年—2020年行情好时,大强陆续淘汰和引进了一批奶牛,牛只最贵时采购价3万多元一头,“现在卖宰的多了,奶牛价格降得厉害,卖宰的也就1万多元一头,活牛能卖到2万多元,但收活牛饲养的很少。小公牛养大了后可以卖宰,过去一头小公牛能卖六七千元,现在价格降了,养着是负担,卖了还舍不得。”

  对于下游乳企收不完的生鲜乳,大强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卖给奶贩子,二是拉到工厂喷粉。前者的收奶价大约在每公斤2.4元左右,喷粉折合生鲜乳公斤奶价仅2元左右。“在现有成本下,如果奶价长期维持在2元多,很多中小牧场恐怕会顶不住。”

  乳企经营承压

  奶农王先生和大强的遭遇并非个案,而作为收奶方的下游乳企,日子同样不好过。

  河北奶协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在2023年1月1日发布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署名文章,内容显示,受疫情影响,乳品消费水平下降,随着学生放假,学生奶供应停滞,各乳品生产企业产量下调,库存激增,生鲜乳使用量骤减。虽然用奶量下降,但绝大多数乳企还是按生鲜乳购销合同约定,将生鲜乳收购后再加工成奶粉储存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日前河北省每天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达1600万元以上,乳企承压。在2022年12月28日召开的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上,将经测算的交易参考价从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到3.85元/公斤,省内绝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已没有盈利空间。

  在袁运生看来,下调交易最低参考价是无奈之举,这也是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历史上第一次附加条件地公布交易参考价,即要求乳企做到应收尽收,如期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困难缓解后补偿差价。“有条件的交易参考价”,对乳企而言是希望其能够继续应收尽收不拒收,合同到期不拒签,“对于牧场而言是认清形势,开源节流,提质降效,共渡难关”。

  另据山东省奶业协会在2023年1月7日举行的交流座谈会上透露,新年伊始,全国奶业形势严峻,原料奶相对过剩,乳企喷粉比例超过20%,压力传导至养殖端,使在盈亏线上挣扎的养殖场愈发困难。

  有参会乳企发言称,消费整体低迷,居家网课造成学生奶断崖式下跌,同时行业也面临收奶过剩问题。现喷粉每吨亏损1万元—1.2万元,每吨生鲜乳成本3.8万元,而销售价只有2.7万元左右,乳企还面临库存大量积压、占用资金多等困难。目前参会乳企和合作牧场没有拒收和“杀牛倒奶”现象,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行业低谷隐现

  基于当前奶业形势,有不少奶农回忆起2015年左右的行业低谷。

  受进口大包粉及复原乳冲击、原料奶价格低迷及销售困难、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在2015年—2018年进入调整期,荷斯坦奶牛存栏量从2014年的857万头下降到2018年的504万头,下降幅度超过40%,养殖企业普遍陷入业绩泥沼。

  自2018年起,我国奶价触底反弹并进入景气周期,2021年以来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然而从2022年各奶牛养殖企业半年报可以看到,奶价已出现下行苗头,且养殖利润受到奶价和成本的双重挤压。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奶业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为4.2元/公斤,同比下降1.4%。2022年12月第5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新疆等10个奶牛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为4.12元/千克,同比下降3.7%。

  奶牛养殖上游杂志《荷斯坦》主编豆明告诉新京报记者,通常而言,存栏量在5000头以上的大型牧场,原奶销售价格高于指导价,且多附属于大型乳企,具备一定的溢价能力和盈利能力。相比之下,中小牧场原奶售价通常低于指导价,目前多处于亏损状态,也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多数通过减少牛只数量来减缓成本压力,但还没到退出养殖那一步,各地政府指导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玉米、豆粕、草料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奶牛养殖成本承压。大型奶企2022年半年报显示,自2020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超过50%。2022年,玉米市场价格延续高位小幅偏强运行,豆粕市场价格几次冲高,价格重心明显上移。

  天津奶农王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豆粕目前价格在4600元/吨左右,2022年最高时曾冲到5800元;苜蓿草料上年同期每吨价格在2700元左右,如今达到4400元;燕麦上年同期价格在2700元/吨左右,现价格已升至3700元/吨。王先生目前共饲养奶牛3000头左右,每头牛单日平均成本约为60元,而上年同期平均成本仅为50元,其中,饲料成本占比达七成。

  “原料和饲料太贵了。”山东奶农大强称,当前奶价行情与2015年行业低谷时很像,但形势更加严峻。“那时喷粉价是2万多元一吨,跟现在持平,但成本低,玉米一吨才八九百元,现在是3000多元。豆粕那会儿是3000元一吨,现在5000元一吨,草料价格也在涨。”

  需求减少为主因

  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奶协、山东奶协及奶农反馈来看,原奶供应增加、乳品消费低迷、养殖成本上涨、奶价持续下行,是导致当前奶价旺季不旺的主要原因。其中,下游乳企及终端需求减少,被业内视为最核心的影响因素。

  从以往资料来看,影响国内奶价走势的几大因素,主要有饲养成本、原奶供应量、下游需求量以及进口乳品量等,而眼下国际奶价和饲料成本上涨未能有效拉动国内奶价上行,可见问题或出在供需方面。

  豆明认为,尽管过去两年全国掀起牧场建设热,但并未出现奶源过剩问题。据他掌握的数据,2020年、2021年我国牛奶产量增幅均在7%左右,由于消费旺盛,奶价相对坚挺。2022年,我国进口乳品量下降约20%,原料奶产量增长8%左右,增幅与上两年基本持平,但消费市场出现疲软,全国性奶价下降,部分地区奶源过剩问题已经显现。

  眼下,需求不振已从终端传导到加工端和养殖端。大强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收奶合同到期后,选择不续签的乳企开始增多,一些客户的原奶需求量减少近50%。很多下游乳企持观望态度,一方面是用奶需求下降,收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害怕未来奶价上涨,企业无奶可收。

  对于未来奶价走势,受访奶农基于当前消费需求不振、乳企库存积压等因素判断,奶价短期内难迎来拐点。豆明认为,目前不确定因素还存在,不能拿往年奶业周期规律来判断未来奶价形势,不过短期内尚找不到奶价回升依据。

  现代牧业创始人高丽娜曾对投资者表示,国内奶价曾在2014年达到新高,2015年、2016年出现价格回调,2017年至2021年又开始回升,“大家都觉得5年一个轮回”。“疫情发生后,我认为这个‘轮回’也存在不确定因素,不能用老眼光或是老规律来判断奶价走势。”

  多地出台纾困政策

  针对当前奶业困境,河北、山东等地均已出台纾困政策。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布《关于维护生鲜乳收购秩序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决定在2023年1月20日前,将2023年1500万元喷粉补贴资金预拨到乳品加工企业,2022年2500万元补贴资金同期发放到位,帮助乳企缓解资金压力。此外,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将安排三个工作组,分赴奶业重点县,解决养殖户实际困难,协调解决生鲜乳收购中出现的矛盾,并要求各县市农业农村部门确保不发生“倒奶”事件。

  山东奶协也在近期组织召开交流座谈会,探讨奶业纾困方案。2023年1月9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发布生鲜乳价格协调委员会公告称,鉴于当前奶价形势,为确保养殖企业生鲜乳交售不断档,加工企业维持生产不停产,经测算,确定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为3.85元/公斤—4.1元/公斤,乳企应做到应收尽收,乳企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后期根据困难缓解情况适当补偿差价。

  中国奶业协会也在1月9日发文呼吁,各地配套相关扶持政策,维护好当前奶业振兴良好局面。文章称,维护奶业发展良好局面,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给予积极扶持,需要全行业全链条各环节开拓创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极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加大节本提质增效,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普宣传引领,有效开拓消费市场,纾解产业困境。

  在终端市场,不少下游乳企也在利用打折、买赠等促销手段刺激消费,减少库存。1月8日,新京报记者在北京一家永辉超市看到,蒙牛特仑苏纯牛奶打出了“88元两提”的促销价,伊利安慕希多款牛奶参加商场买赠活动,三元部分常温牛奶单张小票购满30提赠1提原品,简爱“酸奶滑滑”促销价为“两组25元”。一位牛奶促销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各乳品品牌为了多卖些货,春节前都在加大促销力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中国各类粮食企业预计累计收购约8000亿斤粮食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陈溯)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11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了解到,2022年,中国粮食收购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全年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8000亿斤左右。  会议指出,2022年,中国有关部门加强粮食收购统筹组织,粮食收购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全年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8000亿斤左右,与近年来平均水平相当,在保护种...

    时间:01-11
  • 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公布多项外商投资便利措施

      中新社广州1月11日电 (王华 吴秋韵)广州市政府11日举行专场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简称《方案》),共有130项试点任务,当中提出多项外商投资贸易便利措施。  该《方案》聚焦广州产业优势,在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等13个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制订了57项开放任务。  在产业...

    时间:01-11
  • 2022年河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突破820亿千瓦时

      中新网郑州1月11日电 (记者 韩章云)1月11日,《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暨“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报告》称2022年河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突破820亿千瓦时。  《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3)》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共同编著。《报告》...

    时间:01-11
  • 雄安新区建设提速 2023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

      中新社石家庄1月11日电 (赵丹媚 李晓伟)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1日在省会石家庄开幕,省长王正谱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来,雄安新区建设提速。2023年,河北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报告指出,2022年,雄安新区建设提速。制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时间:01-11
  • 能源大省山西春节期间保供“不停歇”

      中新社太原1月11日电 (记者 李新锁)未来几天,中国大部地区将出现寒潮雨雪天气。时处寒冬,能源大省山西新年伊始聚焦保供。春节期间,山西不停工、不停产,确保民众温暖过冬。  10日,履新不久的山西省代省长金湘军就在山西省能源局调度能源保供。他表示,山西将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落实产能核增支持政策,依法依规有序推进煤炭资...

    时间:01-11
  • 两部委:支持中国与RCEP区域内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商务部11日消息,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文件,支持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内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  这份《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要求,便利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各类贸易新业态跨境...

    时间:01-11
  • 四川丹棱:总投资25亿元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中新网眉山1月11日电 (刘忠俊 程欢悦)1月11日,全国单线最大的高效太阳能光伏异质结电池片(HJT结构)生产项目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8月底建成投产。  据了解,异质结电池技术是太阳能光伏行业最为先进的第三代N型电池技术,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备高效率、低衰减、耐高温、高双面率四大...

    时间:01-11
  • 再造“海上粮仓” “普盛海洋牧场3号”在广州南沙交付

      中新网广州1月11日电 (郭军 彭永桂 李丹娜)1月11日,由广船国际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冲修造”)建造的第二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广船国际为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造的“普盛海洋牧场1号”正在收鱼 广船国际 供图  “普盛海洋牧场3号”交付后将服...

    时间:01-11
  • 时隔近3年 “百年口岸”绥芬河迎来首批入境旅客

      (新春走基层)时隔近3年 “百年口岸”绥芬河迎来首批入境旅客  中新网绥芬河1月11日电 题:时隔近3年“百年口岸”绥芬河迎来首批入境旅客  作者 付晓军 姜辉 王琳  “终于开关了,3年前我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帮我母亲经商,现在能更方便快捷回国了,感谢祖国”。  11日8时许,家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曹淞源通过“百年口...

    时间:01-11
  • 三亚机场国际口岸11日正式恢复运行

      中新网1月11日电 据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微信公众号消息,11日,海南机场旗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三亚机场”)迎来入境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国际货运航班。当天下午18时29分,由天津货航B737-800F全货机执飞、自新加坡始发的HT3818航班满载10吨货物顺利抵达三亚,该航线的开通标志着三亚机场国际口岸正式恢复运行。  据悉,在三...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