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50只“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均来自城农商行

2023-01-10 11:17:58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苏向杲

  日前,九江银行“先决定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后又改口赎回”一事,引发资本市场对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担忧。市场颇为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不赎回的规模如何?2023年待赎回的规模又如何?哪些银行赎回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从2018年7月13日至2023年1月6日,共有50只二级资本债公告不赎回,规模达324亿元;2023年二级资本债待赎回规模达4007.2亿元。此外,多位受访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充足率低、盈利与营收能力弱的城商行与农商行(行业统称“城农商行”)二级资本债赎回压力更大。

  去年发行规模同比增48%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达9127.6亿元,同比大增48%。

  目前二级资本债主流发行期限为“5年+5年”,该类债券设有发行人赎回选择权,发行人有权在债券第五年末赎回债券。商业银行通常在第五年末赎回后再发新债,因为按监管规定,在到期前五年,该类债券计入二级资本的本金每年衰减20%,即若不提前赎回,其到期前五年补充二级资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但商业银行承担的发债成本却不会逐年减少。

  当然,能否赎回还受诸多条件约束。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对记者表示,商业银行赎回二级资本债需要满足及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银保监会事先批准;二是发行主体收入能力具备可持续性,这要关注银行净利和营收增速情况;三是行使赎回权后,资本水平仍明显高于资本充足率要求(10.5%),因此需关注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或虚高,以及不良贷款率的情况。

  “商业银行由于自身或市场因素导致二级资本债发行难度较高,补充资本受到显著约束,阶段性发不出新债的时候,尤其是在资本充足率存在一定压力以及考虑到监管指导和约束的情形下,可能会不行使赎回权。”谭逸鸣进一步表示。

  50只宣告不赎回的二级资本债发行主体中,城商行8家,涉及债券10只,合计规模104亿元;农商行34家,涉及债券40只,合计规模220亿元。

  谭逸鸣介绍,首先,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商业银行,赎回日前一年的净利润增速和营收增速均集中于-30%至0%之间,其中净利润增速为负的占比为72%,营收增速为负的占比59%,盈利能力普遍较弱,资本补充能力偏弱;此外,这些银行资本充足率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在10.5%至12%之间,仅略高于监管要求10.5%的水平,短期内的资本补充压力较大,而不良贷款比例和关注类贷款比例则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农商行赎回压力较大

  “以前主要是农商行不行使赎回权,以后城商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加。因此,重新审视今年二级资本债的赎回风险非常重要。”国盛证券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杨业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杨业伟团队统计,分年度来看,2023年二级资本债待赎回4007.2亿元,到期规模17.5亿元。而考虑2019年至2022年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较大,则2024年至2027年待赎回规模将进一步增多。分银行类型来看,2023年待赎回的二级资本债中,国有大行待赎回2030亿元,股份行待赎回1250亿元,两者合计占比为81.9%;城商行待赎回478亿元,农商行待赎回239.2亿元,这两合计占比为18.1%。

  整体来看,国有行和股份行的待赎回规模较大,但赎回压力较小;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待赎回规模相对较小,但赎回压力却不小。

  杨业伟表示,商业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主要是防范赎回后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风险。国内非系统重要性银行需满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7.5%、8.5%和10.5%。从各家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红线空间小于2.5%的城农商行合计达20家。

  “从长远来看,不提前赎回二级资本债券只是权宜之计。为实现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中小银行迫切需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加大资本补充力度。”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采取政策措施,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但对非上市中小银行而言,资本补充工具仍然匮乏,一般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可使用的一级资本工具更是有限,这给中小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下一步,应加快建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一方面,银行需要内外源相结合进行资本补充。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依靠提升盈利能力,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并适当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外源性资本补充需要从审慎角度出发,根据市场情况统筹运用境内外各类资本工具适当补充,比如适时通过优先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补充资本。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统筹配合,继续加强对银行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采取必要的增信措施,支持非上市的中小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不断增强资本实力和稳健发展能力。”董希淼说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地方债发行再提前 财政稳经济 新年早加力

      新年首周,青岛市率先发行212.6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拉开2023年地方债发行大幕,时间上比2022年又早了一些。而根据近期多地公布的发行计划统计,一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地方债将继续靠前发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

    时间:01-09
  • 2022年国债发行近9.7万亿元 专家预计2023年发行规模或适度扩大

      记者 包兴安  2022年国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全年国债发行规模达96916.97亿元,同比增长42.6%。专家预计2023年国债发行规模会适度扩大。  1月6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储蓄国债发行额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表示,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以下简称“承销团成员”)应当在获得的发...

    时间:01-09
  • 年内公司债发行逾3万亿元 债券创新品种不断涌现

      记者 包兴安  今年以来,公司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共发行公司债3648只,发行规模合计30940.55亿元,同比下降9.3%。从品种看,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低碳转型公司债券等品种相继推出,为特定领域精准引入资金活水。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