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媒体融合如何走深走实?传媒圈大咖这么建议

2023-01-09 22:07: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展现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进入媒体融合发展新阶段,媒体又如何继续迎接新挑战、变革创新、勇立潮头?

  近日,2022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位主流媒体的中高层、学界专家等就如何继续深化媒体融合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

  兼顾守正与创新

  论坛上发布的《2022年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未来一段时间媒体报道的主线,也是同题竞争的新战场。做好这一工作,媒体需要兼顾守正与创新

  着眼“守正”,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百新表示,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着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使各类传播渠道始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阵地;二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让大流量持续澎湃正能量,让好声音始终成为最强音;三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立足“创新”,高质量发展这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与经济媒体职责密不可分。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认为:经济媒体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咬住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放松,始终不渝宣传经济建设,聚精会神研究经济情况,专业理性分析经济变化,积极正面促进经济发展,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发展信心,推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高。

  融合转型提高业务水平

  自2014年媒体融合元年至今,媒体在快速发展之中走到了融合新阶段。主流媒体在注重融合转型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主流价值引导能力?

  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辑谢锐佳提出了当前传播新格局带来的三大新挑战:一是传播渠道危机,新媒体传播渠道仍在不断拓宽,舆论话语权的争夺本质上则是对受众有限的注意力的争夺;二是话语权危机,传统主流媒体在信息采集和发布方面的优势地位正在遭受挑战和冲击;三是人力资源危机,采编人员存在本领恐慌,一些体制内的媒体人才也在流失。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郑波分享了在多年融合发展中得出的五点启示:一是优化机构设置,二是改革体制机制,三是做优做强特色内容,四是加大融合推广,五是培养“三型新闻人才”,努力将人力资源锻造成为人才资源、优势资源、核心资源,是题中之义也是根本大计。

  中国新闻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明新表示,中国新闻社的经济报道团队围绕“六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包括:战役性报道的作战力、精准解读的公信力、媒体融合的传播力、议题设置的引导力、同质竞争的突破力、经济报道的创新力。这些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检验,特别是在国际论坛的同场竞技上得到体现。

  “现在我们看到的融合是Web3.0时代所打造的新媒介,打造的是一种在场,是一种在媒介空间里的交往,这种交往可能让人们已经感觉不到媒介的存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传媒学刊》执行主编陈昌凤指出,我们可以从媒介化入手,媒介在文化和逻辑上进一步融合,媒介化就成为将媒介信息转化为各种关系的中间化的过程。

  坚守内容为王,增强服务能力

  身处时代洪流,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也在与日俱增。媒体如何坚守价值,以新应新、以变应变?

  法治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国庆提及对“内容为王”这一媒体黄金准则的恪守。他认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这一准则永不过时。从实践来讲,坚持内容为王的过程也是坚定特色定位的过程。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同样认为,优质内容建设始终应该是媒体发展的根本。面对这个命题,要进一步深度激发媒体的创造力,在物理相加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以新能力、新技术、新服务介入时代新课题,从而发现新时代的价值,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关键力量。

  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编委、网络运营中心主任谢威认为,首先要聚焦时代人物,建立时代链接;其次要以匠人之心打造,呈现“大片”的质感;还要突出纸媒优势,形成立体传播;最后要发挥纽带作用,形成优势互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还提到,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向服务化转型,增强媒体的服务能力,已成为媒体融合“下半场”的发力点。如今,很多媒体已经逐渐跳出向C端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桎梏,大力向G端、B端进军,形成“三端鼎力”的业务格局。(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要榜单发布!中国新闻网上“新媒体影响力”等榜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新征程开启,经济媒体应如何奋楫经济宣传潮头,为各行各业的经济复苏提供有益引导?主流媒体又应如何发力融合创新,抢占传播高地重塑话语权?  1月7日,2022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上,传媒茶话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2年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报告公...

    时间:01-09
  • 报告建议逐步打造数字金融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生态系统

      中新网1月7日电 题:报告建议逐步打造数字金融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生态系统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1月7日在北京发布了《加快数字金融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当前工业互联网正向数字金融服务提出多元化全新需求,建议逐步打造二者融合发展生态系统。  该报告由中国财富管理5...

    时间:01-07
  • 福建三明推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中新网福建三明1月6日电 (雷朝良)在1月6日落幕的福建省三明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三明市市长李春表示,将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拓展交流交往空间,深化对台交流合作。  三明市地处福建内陆,与台湾渊源颇深。在这里,大陆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相继设立,已...

    时间:01-06
  • 宁吉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内需最大潜能所在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陈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6日表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内需最大潜能所在。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关键任务。在当天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协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宁吉喆就...

    时间:01-06
  • 文化和旅游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周玮、徐壮)实施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工程……5日举行的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明确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围绕全面贯...

    时间:01-05
  • 福建宁德:信俗文化促两岸通“心” 乡村振兴成融合发展新载体

      中新网宁德1月4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福建省宁德市政府市长张永宁4日在宁德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表示,将深化拓展宁(德)台(湾)文化、信俗、宗亲、青少年等方面交流。  在宁德,陈靖姑、妈祖等众多与台湾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信俗文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临水宫坐落于古田县...

    时间:01-04
  • 福建漳州争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中新网漳州1月3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市长王进足3日表示,坚持以“通、惠、情”促融,持续推进漳台融合发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当天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王进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过去一年,漳州持续探索漳台融合发展新路,开展100...

    时间:01-03
  • 福建漳州促两岸石化产业融合发展 高标准建古雷基地

      中新社漳州1月3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市长王进足3日表示,着力打造平台、搭建载体,高标准建设古雷石化基地,推动两岸石化产业融合发展。  当天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王进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古雷石化基地建设,确保实现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人民币,下...

    时间:01-03
  • 福建三明:创新政协服务载体,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中新网三明1月3日电 (雷朝良)3日上午,福建省三明市政协主席宋志强表示,将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高水平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创新政协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的渠道载体,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凝心聚力。  过去一年来,三明市主动融入“政协大省”建设,发挥政协优势,积极争...

    时间:01-03
  • 福建漳州高标准建设古雷石化基地 促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中新网漳州1月3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市长王进足3日表示,着力打造平台、搭建载体,高标准建设古雷石化基地,全力推动重点区域提升。  当天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王进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古雷石化基地建设,确保实现工业产...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