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民建上海市委建议: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2023-01-09 21:16: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月9日电(记者 范宇斌)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创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中心方面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参与到国际绿色合作等绿色发展业务?

  2023年上海两会召开在即,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建上海市委”)将提交一份提案,建议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民建上海市委在这份提案中指出,“目前,上海的绿色金融发展不足,尚未成为国际有影响力的绿色金融中心,绿色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也不足。”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国际大环境充满挑战;上海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仍然有限;绿色金融的有关标准难协调成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巨大障碍”。

  对此,民建上海市委在这份提案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建议。提案指出,建议进一步加强绿色技术标准的国际协调。上海作为中国国际化的桥头堡,可以争取中央支持,开展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的先行先试,牵头开展有关绿色标准协调的地方性法规制订,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提供法制支撑,支持在沪国际金融机构降低合规成本,拥有更大积极性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建议充分发挥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等相关交易平台的优势构建绿色投融资体系,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提供基础要素流动的市场。”据介绍,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可利用平台集聚效应,吸引国内外相关专业机构参与构建绿色金融投融资体系建设,努力实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与金融机构及绿色产业相关企业共同研制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形成服务于绿色发展的金融技术合作平台,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建议上海先行先试,明确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义务。”这份提案认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广泛的金融机构群体,建议上海参考国际上其他地区的有益做法,更加细致深入地制定相关绿色投资信披的要求和明确信披义务方,使其具备一定的强制性,有利于提高公众意识,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此外,这份提案还建议“上海创新思路率先建设绿色资产管理中心”。例如,上海可以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由地方金融局牵头,通过制定权威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发布绿色金融投资相关指数,给予绿色金融投资一定政策扶植等方式,有序推进绿色金融投资评价体系的建设,并与国际上通行的ESG评价标准接轨。

  又如,可以将绿色金融资管作为上海一张城市名片来打造,随着绿色金融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多元化的产品选择、成熟的监管框架都将使上海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国际化水平高的资产管理中心。

  事实上,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上海正按下“加速键”。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该方案强调要充分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优势,重点培育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机构,加强监管引导,健全规范标准,深入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落实“双碳”目标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保障

  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记者9日从民建上海市委了解到,2023年上海两会,民建上海市委准备了1篇政协大会发言、10篇集体提案以及9篇民建界别提案,分别围绕科创中心建设、金融创新、自贸区发展、推动“双碳”战略目标、城市建设等提出建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2025年末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金融创新先行区

      中新网上海1月5日电 (高志苗)“到2025年末显著提高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和专业能力,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技金融创新先行区、科技金融服务样板区、科技金融风控示范区……”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有了“总体目标”。  5日记者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时间:01-05
  • 上海首批环城生态公园即将开放 “十四五”末50座公园构成环上生态公园群

      中新网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上海正全力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环城绿带的基础上新增36座生态公园,与顾村公园、滨江森林公园、闵行体育公园等14座已...

    时间:01-01
  • 数字金融创新趋势论坛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作为第五届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系列活动之一,以“数智金融 护航实体”为主题的数字金融创新趋势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  论坛由南方都市报社、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度洞察2022年数字金融发展趋势,挖掘...

    时间:12-29
  •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汽车产业全面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王镜茹 冯雨瑶  抓生产、赶订单、加速冲刺全年目标……临近2023年春节,汽车产业全面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公司从此前有条不紊地‘闭环’生产到目前全面复工,已恢复到正常生产秩序。”重庆车企力帆科技自12月4日开始全面复工,其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直言:“我们要加快生产进度,确...

    时间:12-29
  • 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挂牌运营

      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 (记者 唐贵江)12月28日上午,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起步区)正式挂牌运营。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倪全宏、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秀彬、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王帆等共同为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起步区)、广州地方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及中大湾谷风险管理技术实验室挂牌,拉开...

    时间:12-28
  • 网点正常营业 繁忙景象再现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复工按下“加速键”

      当前,随着防疫措施持续优化调整,各地正稳步推进复工复产。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北京不少银行网点已恢复营业状态,部分网点出现客户需要排队办理业务的繁忙景象。除恢复线下业务外,银行还积极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无接触”方式办理业务。  客户排队办理业务  “我们网点已于上周五恢复营业,目前各项业...

    时间:12-28
  • 陕西:“十四五”期间支持新增“双一流”高校 建设资金将达43.7亿元

      中新网西安12月26日电 (杨英琦)记者26日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该省日前新增下达高校“双一流”建设补助资金2.8亿元,支持省内高校高水平和优势学科的培育发展,全年累计安排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达到9.3亿元。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将着力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增1至2所学校,3...

    时间:12-26
  • 专家学者齐聚昆明共探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中新网昆明12月23日电 (熊佳欣)23日,2022绿色金融国际峰会·滇池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来自学术领域、金融机构等嘉宾线上线下齐聚滇池畔,分享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探索实践,共探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本次峰会由昆明市人民政府与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主办,以“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

    时间:12-23
  • 三部门:“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示范区”)申报评选工作。  《通知》提出,要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化禀...

    时间:12-23
  • 报告:“十四五”期间高排放行业预计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的《2022绿色发展报告》显示,除现有的发电行业外,预计“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日前在京举办。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2022绿色发展报告》,并联合清华经管学院...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