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智能汽车如何开新局

2023-01-09 04:38:17

来源:科技日报

  “智能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变革性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激烈角逐,中国发展智能汽车也已形成共识。我们的顶层规划以及产业政策日趋完善,技术研发逐渐进入商业化创新阶段。”在近日举行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的演讲直奔主题。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那么下半场就是智能汽车。本次会议围绕“全球视角下的智能汽车发展之路”,相关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聚焦操作系统、顶层设计等话题展开了观点交锋。

  迈过芯片这道坎是必答题

  “汽车智能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协同创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智能汽车的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使传统零部件体系的50%以上都面临重构。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芯片将占高端汽车物料成本的20%以上,软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例,则将从目前的15%跃升至60%。

  近年来,在“缺芯”倒逼下,我国汽车芯片设计有了快速进步。不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坦言,如何迈过芯片这道坎,仍然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张永伟举例说,比如进口依赖、产业链技术短板、严格的检测认证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基于此,他提出应提升全产业链技术,建立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加快国产芯片“上车”应用,加大政策支持等。

  打造国产主流CPU架构

  有报道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将推出汽车芯片,使汽车成为“四个轮子上的移动巨型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CPU架构也是芯片产业链的龙头,其不仅决定了CPU本身的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整个芯片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

  “这几年国产CPU发展得很快,现在国内市场上已有六七种CPU架构并存,但这并非长久之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直言,多种国产CPU架构并存,未来可能会造成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进,若干年后,我国将缺乏能在全球市场上与X86、RAM两家竞争的自主CPU架构,从而在主流CPU方面仍将受制于人。”在倪光南看来,面向未来主流CPU市场,要聚焦开源绿色架构,发展中国芯片产业。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可通过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共建绿色产业生态,增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自主控制能力。此外,还要通过加大对开源数据的贡献,增大国际话语权和主导权。

  探寻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

  在探讨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具体问题时,针对如何加强顶层设计,陈清泰坦言,要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做好智能网联汽车的顶层布局,例如如何按照车路协同的思路对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如何建立面向智能汽车的数据监管系统,怎样打破部门分割、形成高效协同的推进体制,都是当前非常迫切需要推进的任务。

  “未来中国发展智能汽车,就应该从一体化的架构体系构建和关键技术突破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李克强剖析,考虑到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特征及社会属性,我们难以采用国际上的单车智能发展路径,需要探索“中国方案”,要充分融合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技术路线,探索适合我国智能汽车的发展方案。

  智能网联汽车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李克强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抢抓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的窗口期,加强产业顶层战略布局,并积极践行“中国方案”,成为全球技术趋势的引领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春新年首场招商引资聚焦汽车产业

      中新网长春1月5日电 (高龙安)长春市2023年第一场招商引资活动——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汽开区”)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落位项目启动仪式5日举行。  汽开区是长春国际汽车城的核心区域,汇聚6家主机厂、7大汽车品牌,拥有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一批专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  长春市副市长李炜...

    时间:01-05
  • 广西加速布局辐射东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中新社南宁1月4日电 (记者 黄艳梅)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比亚迪智能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场项目4日在广西南宁市宣告开工。该项目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整车综合试验基地,提供国际一流标准的汽车试验、研发、测试、法规验证等服务。  前述项目选址位于南宁市隆安县华侨管理区,占地6000余亩,预计2024年6月正式投...

    时间:01-04
  •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指数连续五年保持高位稳定增长态势

      中新网上海12月30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1-2022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指数显示,2021-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为116.08,比2020年增长2.88,指数增幅为1.95%。  总体指数表明,在中美贸易摩擦剧、疫情反复冲击等的复杂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

    时间:12-30
  •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汽车产业全面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王镜茹 冯雨瑶  抓生产、赶订单、加速冲刺全年目标……临近2023年春节,汽车产业全面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公司从此前有条不紊地‘闭环’生产到目前全面复工,已恢复到正常生产秩序。”重庆车企力帆科技自12月4日开始全面复工,其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直言:“我们要加快生产进度,确...

    时间:12-29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城”轮廓初显

      新华社深圳12月29日电  题: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城”轮廓初显   新华社记者王攀、孙飞、印朋   从卖燃油车到销售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老兵”赵长江见证了十年来深圳汽车产业的蝶变。   “从把车造出来,到把车卖起来,再到把利润做起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进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管控能力的车企,才能给消费...

    时间:12-29
  • 大象起舞 浙江宁波剑指万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城”

      中新网宁波12月28日电(方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销量的比重将由2020年的5.4%提升至20%。  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省市纷纷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产值、充电桩建设等内容提出发展目标。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

    时间:12-28
  • 智能汽车价值链加速重构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处在变革期,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也面临全新挑战。  在近日举办的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目前,人们所担心的充电难、续航短、不安全等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过去,而造福居民、深度变革经济社会的是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最终实现智能汽车、智慧能源...

    时间:12-26
  • 新时代,我在中国|德国外企高管点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托马斯是一家德企派驻大连的销售副总裁,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用于汽车行业的装配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让他对电动汽车充满信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他也拥有自己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在体验之后,托马斯对新能源汽车赞不绝口,这辆车不仅满足了他的日常出行需求,而且能够让他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  在大连生活...

    时间:12-23
  • 2023年汽车产业四大猜想?

      当2023年的脚步渐近,人们对来年的汽车产业有不少期待和猜想。这些猜想尽可以大胆想象,只要小心求证,已足以窥见未来一隅。以下对明年汽车行业的四大猜想,虽然最后结论不一定...

    时间:12-20
  • “国补”离场在即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何去何从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 张娟娟 杨霞  新能源补贴进入倒计时,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门去年末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国家新能源汽车...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