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车企应对策略分化

2023-01-06 11:04: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李嫒嫒

  “特斯拉承担了‘国补’那部分钱,现在价格没有变,加上春节临近,最近来看车和买车的人非常多。”1月5日,北京大兴区某特斯拉直营店工作人员赵宇(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尤其是元旦那三天,顾客特别多,忙不过来,店里还取消了早晚班,需要从早上九点一直上到晚上十点。”

  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车企们纷纷采取不同方式应对。记者调研了解到,特斯拉和小鹏自掏腰包承担“国补”差额,并在此基础上又分别推出限时保险补贴和不同程度满减。比亚迪、哪吒汽车、长安深蓝等品牌则以上调价格来应对。

  自掏腰包承担“国补”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此前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此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意味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补”正式退出。

  记者调研了解到,特斯拉和小鹏汽车采用自掏腰包承担“国补”差额,延续2023年元旦前的价格。赵宇对记者表示,元旦后,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没有变,而且还能享受限时交付激励和保险补贴,只要能在2023年2月28日(含)之前完成交付就可以享受1万元的优惠。不过,记者发现,特斯拉目前的优惠是延续年前的。

  1月1日,小鹏汽车官方宣布,2023年小鹏汽车各车型全国建议零售价将保持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后价格一致。

  “车的价格不仅没有变,而且还有优惠。”北京大兴区某小鹏汽车直营店工作人员肖亚斌(化名)对记者表示,其中,P7尾款减1.95万-2.5万元;P5尾款减1.4万-2.5万元;G3i尾款减2万元左右。不过肖亚斌坦言,“目前,确实没有元旦前优惠了,但是小鹏是自己承担了‘国补’的差额,车的定价没有变。”

  此外,还有车企推出限时保价及部分车型不涨价政策。1月1日,五菱汽车官方宣布,推出20亿元限时补贴,承诺五菱宝骏新能源春节前不涨价。零跑汽车宣布,零跑C01上市即热销,承诺不涨价,并推出万元现金补贴等针对性限时优惠措施。

  多家车企提价应对

  事实上,受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2023年大多数车企采用涨价的方式应对。比亚迪、长安深蓝、吉利、广汽埃安、哪吒汽车等纷纷选择提价。

  2022年,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就提前释放涨价信号。广汽埃安早先宣布,将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为3000元-8000元,2023年1月1日前支付排产定金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2022年12月31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正式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北京朝阳一家比亚迪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王朝网车型上调幅度是2000元-5000元,海洋网车型最高上调6000元。”

  1月5日,长安深蓝北京海淀四季青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SL03增程版上调3000元,SL03纯电版上调6000元。新势力哪吒汽车也加入了涨价潮,1月4日,哪吒汽车针对旗下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哪吒S涨3000元,哪吒U-II涨6000元,哪吒V涨4000元。

  财通证券表示,产品盈利能力的差异或导致车企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或能更好应对终端价格变化;此外,产品力强弱或决定车企成本传导能力,产品力较强的公司可通过提价的方式部分传导成本上涨和补贴下行带来的价格压力。

  市场明显回暖

  1月4日,乘联会表示,“新十条”改变了车市封控状态,市场明显回暖,部分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希望尽快提车。部分政策到期加上春节放假时间引导消费需求前置,行业终端价格持续下滑刺激需求,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市场对于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抱有乐观期待。瑞信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40%,达到940万辆,延续2022年91%和2021年157%的强劲增长势头。

  伯特利董事长袁永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对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非常乐观的,虽然可能受疫情的影响,短期内销量或者增速会有一定的回落,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华西证券表示,2023年各家车企将继续推进供给改善,多款重磅新品有待交付,包括蔚来ET5猎装版、轿跑SUVEC7、小鹏G7、理想L7等。优质供给快速推出,有望带来交付量的长期向好。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车企电动化加速,背靠具有成熟造车经验以及渠道建设的传统车企,如埃安、AITO、极氪表现持续亮眼,市场对于此类背景的新势力产品具有更高的信任度,驱动销量将持续上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出口翻倍 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央视网消息: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信息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方面进一步发力,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保持全球领先。去年前11个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一倍。在欧洲,每十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台来自中国。 ...

    时间:01-05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近两成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戚耀琪  在1月3日举行的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近年来,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为广东的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正在进行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国内外车企都将新能源汽...

    时间:01-05
  • 广西加速布局辐射东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中新社南宁1月4日电 (记者 黄艳梅)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比亚迪智能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场项目4日在广西南宁市宣告开工。该项目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整车综合试验基地,提供国际一流标准的汽车试验、研发、测试、法规验证等服务。  前述项目选址位于南宁市隆安县华侨管理区,占地6000余亩,预计2024年6月正式投...

    时间:01-04
  • 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最潮中国范儿丨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提起汽车,特别是传统汽车,很多人都会想到欧洲,因为那里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但眼下,提起新能源汽车,相信很多人想到的会是中国。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卖到了全世界各地,包括汽车的发源地欧洲。  数据显示,目前在欧洲,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台来自中国。去年,中国的新能...

    时间:01-04
  • 自主车企去年表现强劲 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增长

      羊城晚报记者 戚耀琪  根据乘联会最新信息,2022年自主厂家销量总体较强,新能源产品表现突出。自主车企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全国自主车企的车市表现很强。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等主力车企的市场表现都很好。乘联会自主车企排名相对前年大幅提升,市场表现超预期。  中国汽车产业的世界...

    时间:01-04
  • “国补”离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后劲几何?

      1月1日,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落幕。今后,多年来跑出加速度的新能源汽车将离开国家的扶持与补贴,从蹒跚学步成长为行业新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  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企业与市场将会作何反应、如何发展才能在红海竞速中获胜等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  1 政策拉动效果如何?  回顾过去数年...

    时间:01-04
  • 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

      随着倒计时结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代”退场。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此后上牌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意味着延续了13年的“国补”于2023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十余年来,在补贴的“护城河”下,新能源汽车从公共领域走向私人领域,销量也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2022年前11个月...

    时间:01-04
  • 实探车市:“末班车”福利揽客 有车企降价万元冲刺

      “抓紧最后末班车。”1月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北京一家比亚迪4S店走访时,销售人员抛出优惠橄榄枝,而保价即为促销的一张“王牌”。  早在2022年11月,比亚迪预告,2023年起将上调价格2000元-6000元不等。这已经是比亚迪过去一年第三次官宣调价。  “之前有意愿的客户基本都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了订车。整个元旦假...

    时间:01-04
  • 涨价、保价、促销!车企花式应对国补取消

      2023年伊始,高达1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正式退出。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在2022年的国补政策下,插电混合动力车型补贴为4800元,续航里程为300-400公里的新能源车给予9100元补贴...

    时间:01-03
  • 总投资574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重庆璧山力推新能源汽车发展

      中新网重庆1月3日电 (记者 陈超)3日,重庆璧山举行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和数字软件产业园开工活动。现场集中签约46个项目,总投资419亿元,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开工中新(重庆)科技城玉泉湖数字软件产业园内项目11个,总投资155亿元。  据悉,签约项目中,四川星嘉公司、四川烨特公司...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