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公募新年伊始“火力全开” 养老投顾业务成重点

2023-01-06 10:46: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张凌之 万宇

  2023年第一个工作日的傍晚,位于北京金融街英蓝国际中心16层的建信基金灯火通明,投研和市场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即将推出的一只新基金准备材料。该基金内部人士表示:“2023年,在权益产品的细分子行业上,公司将重点推进电子和新材料方向的产品布局。”

  2023年投资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了多家基金公司投研、产品、渠道等部门,基金公司已经“火力全开”,公募基金2023年的“小目标”也已浮现。“今年公司在产品布局上的核心策略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产品线”“个人养老金和投顾是公司今年的重点业务”……各家基金公司纷纷在完善产品线、发展养老金等方向上发力,并多方面采取措施改善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权益产品布局瞄准战略新兴产业

  主动管理能力历来是基金公司最为看重的能力,基金公司在权益和固收投研能力方面的建设从未停歇。

  “我们公司近两年内部提拔和引进了多位基金经理,丰富的人才储备将支撑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在主动权益产品的布局上,公司旗下基金产品风格将更加细化,覆盖的行业领域也将更加完善,在固收产品上,基金产品在不同风险和收益类型上的布局也将更为丰富。”一位头部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介绍。

  “权益产品方面,市场精选与行业基金齐布局,积极挖掘战略新兴产业。固收方面,进一步完善固收类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完善低波动、中低波动、中高波动、高波动系列‘固收+’产品。工具类产品方面,推动被动指数、指数增强产品做强、做大,积极开发债券ETF,发挥公司固收投资优势。”建信基金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在权益产品的细分子行业布局上,上述建信基金负责人介绍,将重点推进电子和新材料方向的产品布局。“电子行业股票数量多,市值占比高,子领域差异大,周期性与成长性并存,具备长期投资机会,并可有效完善核心赛道体系布局。新材料赛道沿产业链向上延伸,以新能源基金为抓手,向下带动应用端、向上带动设备端,对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行业基金持续精耕细作,对全产业链布局思路形成有效补充。”他解释说。

  金鹰基金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金鹰基金的产品线已基本完备,2023年在产品的布局上,公司核心策略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丰富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工具,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个人养老业务成“必争之地”

  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业务扬帆起航,这一“蓝海”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个人养老金业务将会是公司2023年的重点业务。”银华基金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出后,中石化产融养老公司联合银华基金、中国工商银行,在“石化金融”App上开发了企业版的个人养老金服务专区,为百万中国石化职工提供专属的综合养老金融服务。该专区依托于银华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根据员工的年龄、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帮助员工选出适合自己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并制定长期的定期投资计划。据介绍,2023年,银华基金将与更多的企业合作,为更多消费者提供综合的养老金融服务。

  “公司将在今年重点发展指数基金、FOF(基金中基金)以及养老金业务。”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公司将在上述业务的投研、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力图在各业务条线上都保持领先优势。无独有偶,另一家头部基金公司渠道人士也透露,他所在的公司今年在营销方面的重点也放在指数产品和养老业务上。

  不仅头部公司,中型基金公司也纷纷剑指养老业务,金鹰基金表示,公司在积极筹备相关业务,“未来我们计划循序渐进布局不同退休日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满足不同年龄段客户的养老投资诉求,也同步着手布局锚定不同风险等级的养老目标风险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偏好的养老配置工具”。

  华安基金表示,2023年,华安基金将继续布局养老基金产品线,力争将目标风险基金和“2030-2050”目标日期基金布局完整。同时,将在基金投顾方面加大布局力度,继续增加华安养老-安鑫养老系列组合的布局。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有62只FOF开始发行,在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的下半年,基金公司发行养老FOF的脚步明显加快,2022年下半年有80只FOF开始发行,其中不少是养老目标基金,涵盖众多公司旗下不同持有期和不同目标年份的产品。比如中欧基金2022年12月发行了中欧预见平衡养老三年持有、中欧预见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中欧预见养老2055五年持有等多只养老FOF。英大基金2022年12月1日一口气发行了3只养老目标基金,覆盖2035年、2055年、2060年三个目标年份。2023年1月,又有多家基金公司开始发行养老FOF,其中不乏在上个月已发行多只养老目标基金的公司。此外,还有超过100只养老目标FOF已经上报等待审批。

  聚焦客户关系管理

  2022年以来,“投资者获得感”成为基金行业一大热词,也成为各家基金公司的发力重点。

  建信基金将2023年定位为“客户关系管理年”。“今年公司将启动‘客户关系管理年’的年度工作方案,围绕客户价值提升,推动产品销售向综合服务转型,用‘有温度’的持有体验陪伴投资者一路同行,用长期可持续的收益表现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为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难题贡献力量。”上述建信基金负责人表示。

  作为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必由之路,基金公司也十分重视投顾业务。“投顾无疑是公司今年的重点业务。”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顾业务负责人说:“2021年底公司投顾业务刚刚起步,我们对这一业务有很多规划。比如,投研方面,将原来与FOF团队共用的组合经理独立出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扩充团队规模,招聘更多的人来做客户服务工作;系统方面,希望搭建一个客户服务平台,通过中心化的方式,由银行各个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将我们提供的基金研究工具、配置模型等与终端客户的需求进行匹配,为客户制定出最佳方案。”

  还有一家头部基金公司今年会在投顾业务上重点布局。“基金投顾是改变‘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重要抓手,是改善基金投资者持基体验的重要方式。”该公司一位高管表示。他指出,投顾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陪伴服务和更充分的沟通,比如投顾周报每周更新一次,相比基金产品每季度出一次季报,提供的信息更频繁、更充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逾26万亿元

      中新网1月3日电 题: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逾26万亿元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1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6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时间:01-03
  • 2022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画像:募集规模合计1.48万亿元 债券型基金“挑大梁”

      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市场经历几轮大幅震荡波动,基金净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随之迎来巨大考验。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迈上26万亿元新台阶。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1520只基金产品(数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下同),较去年全年减少493只;合计募集规模1.48...

    时间:12-29
  • 首只中韩合编指数产品上市——ETF跨境投资再扩容

      近日,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韩半导体ETF”)在上交所上市。同日,有4只中韩合编指数ETF在韩交所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中韩半导体ETF是境内首只投资韩国市场的跨境ETF,也是境内首只中韩合编指数ETF,对于深化中韩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借道跨境ETF,投资者可在有效降低投资门槛、...

    时间:12-29
  • 创新产品涌现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震荡是2022年A股的主要风格,“高质量”则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主线;公募基金行业在波折中坚守,在震荡中走出一条蓬勃发展之路。这一年,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正当时,个人养老投资迈入Y时代,用持续不断的创新收获“万基”时刻,也在整体市场波折中,不断反思,持续陪伴。  ● 本报记者 杨皖玉 见习记者 张一雪  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时间:12-27
  • 境内首只中韩合编指数产品中韩半导体ETF在上交所上市

      中新社上海12月22日电 (高志苗)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韩半导体ETF)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日,4只中韩合编指数ETF在韩国交易所上市。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王红在致辞时指出,中韩半导体ETF是境内首只投资韩国市场的跨境ETF,也是境内首只中韩合编指数ETF,对于深化...

    时间:12-22
  • 公募基金千亿“砸”定增 多家机构浮盈喜人

      张凌之 见习记者 赵若帆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热情高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58家公募基金公司斥资逾1100亿元参与定增。从定增结果来看...

    时间:12-20
  • 中基协: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26.59万亿元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

    时间:12-16
  • 月内公募基金申赎调整公告逾750份 业内称或多为年底控规模所致

      本报记者 王 宁 实习生 郭之宸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本月内有关公募基金采取申赎措施的公告数量已超过750份,从相关产品所属类别来看,包括权益类、债券型和指数型...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