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险资表态今年将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期待取得更好的年度投资收益率

2023-01-05 16:36: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在2022年权益投资承压的情况下,今年,险资对宏观经济和权益市场趋势的分析,以及他们将采取的投资策略备受市场关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险资机构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3年宏观经济走势将好于2022年,人们的预期好转,信心增强,权益市场走势更加乐观。在投资策略上,大部分受访机构和业内人士表示,将加仓权益投资,并期待取得更好的年度投资收益率。

  险资乐观表态“一定会更好”

  2022年,险企权益投资收益率低迷,拖累其净利润增长。对2023年的权益市场,险资要乐观许多。

  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信达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认为,2023年,工作重心将聚焦经济发展,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则是经济恢复需要率先迈出的关键一步。在稳增长预期下,经济复苏有望推动长端利率中枢上行,利好保险股估值修复。

  光大永明资产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将是复苏之年,但复苏之路并非坦途,行情节奏或许会沿着预期向基本面回摆——拔估值——基本面验证——整固震荡的逻辑演绎,行业板块从价值向成长轮动。

  “2022年是权益投资表现较差的一年,2023年的表现一定会比去年好。”信美相互人寿首席投资官徐天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权益市场会有所表现,不过经济复苏需要时间,很难出现大牛市,最大可能还是结构性上涨,操作好的投资者有望收复去年的亏损。

  “2023年市场整体收益率会明显高于2022年。”平安资管表示,2022年11月份以来,市场已有一定程度反弹,但无论是从股债吸引力等跨资产估值比较维度看,还是从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相对估值维度看,目前股票市场整体仍处于略偏低估状态,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同时,前期持续压制港股市场的逻辑已经出现明显改善,且相对A股折价依然明显,因此,今年港股市场相对乐观。

  泰康资产股票投资执行总监张烁在展望权益市场时表示,今年宏观经济梯次复苏。目前,复苏逻辑仍在初期,乐观预期下有望不断深化且持续期有望超过2年。

  张烁认为,部分传统行业(互联网、地产、部分消费)在多重冲击下行业出清效果良好,一旦需求复苏,可能出现较大的财务弹性。对于新兴产业,尽管短期市场担心供给端扩产幅度大导致供过于求,但行业估值已经有所收缩,展望未来,行业增速仍然较高,随着供给冲击消化后,仍有望获取良好收益。

  对2023年权益市场走势,也有险资持相对谨慎态度。一家合资险企投资总监文田(化名)对记者表示,看好今年年初的权益市场表现,但难以预测全年走势。

  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在险资机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结构下,结合对今年权益市场的走势分析,险资将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看好哪些板块的潜力?

  “2023年,我们公司的权益投资会在原有权益投资金额的基础上提升10%至20%,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也会提升,但幅度不会很大。”文田表示,提升权益投资占比一方面是相对看好权益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考虑,采取“减债加股”策略。对于具体看好的板块,他表示,将重点布局2022年跌幅大、净资产倍率低但未来发展前景好的标的。

  在基金投资方面,文田表示,不考虑久期1年至2年的债基,将逢跌买入行业ETF,适当考虑大公司里的小基金,尤其是个性强的年轻经理管理的基金。

  “2022年四季度权益投资配置比例已经有所提升,2023年还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徐天舒表示,会重点配置5年、7年等长期收益好的基金。

  光大永明资产相关负责人认为,2023年最大的主线是疫情受损行业修复+逆周期政策发力,看好的方向包括大消费、整车、地产链等逆周期调节行业,以及自主可控、高端制造、半导体等政策友好行业。在权益资产的具体配置比例上,将结合市场情况相机而定,目前相对稳定。

  在基金投资方面,光大永明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的基金投资仍将坚持深度的定性、定量研究,优选风格稳定、盈利模式清晰、投研能力过硬的基金经理产品。

  平安资管表示,2023年,股票市场预期收益率可能得到明显修复。在整体投资方面,对A股、港股以及可转债给出“超配”建议,对利率债和信用债给出“标配”建议。在配置结构方面,市场主线在于经济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消费+科技成长两个方面。同时,兼顾安全与发展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建设和市场投资的重要线索,围绕安全/自主可控相关逻辑,未来几年可能涌现出一批政策支持引发趋势性改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计算机、军工、机械、新能源、医药、农业等领域。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4.5万亿元。其中,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余额为2.9万亿元,配置占比为11.84%,创下2019年以来新低。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险企对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余额和占比都将明显上升,投资收益率也有望改善。(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精准施策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3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的专访时,对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今年整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工作核心,您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概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倪虹:精准。我们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又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我们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

    时间:01-05
  • 海航回应一旅客在机舱吸电子烟:已开展内部调查

      中新网1月5日电 5日,海南航空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近日,有网友反映2022年12月26日HU7237(北京-西安)航班有旅客吸烟情况。经核实,该旅客为一名就座公务舱1A靠窗的普通旅客,在航班下降安检结束、乘务组及安全员就座后有吸电子烟行为(根据民航局规定,乘务组落地前40分钟需下降安检,并不晚于落地前30分钟入座)。经回访周边旅客,烟雾...

    时间:01-05
  • 时隔20年娃哈哈又做起童装生意 90后父母会为情怀买单吗?

      继涉足奶茶、日化、白酒后,娃哈哈又盯上了童装生意。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半个月前,老牌国产饮料娃哈哈推出了全新童装品牌,并在淘宝、抖音开设旗舰店,还做起了直播带货,产品出现在罗永浩、叶一茜等明星直播间。  娃哈哈童装中充满了90后熟悉的娃哈哈元素,如“娃哈哈”经典Logo、AD钙奶等图案,似乎是瞄准了“喝娃哈哈长大的90...

    时间:01-05
  • 逾百亿元投资落位吉林农牧大县

      中新网长春1月5日电 (李丹)吉林省农安县2022至2023年冬季项目集中签约活动5日举行,当天2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签约额107亿元。  农安县委书记李树国介绍,此次集中签约项目涵盖汽车、能源、农畜、轻工、智能制造及家居建材等多个领域,包括世界500强、民营500强等多家域内外优秀企业。  “这些项目落户农安,将为县域经济社会...

    时间:01-05
  • 江苏警方部署春运工作:全力防范超载、酒驾、药驾等五类风险

      中新网南京1月5日电 (记者 杨颜慈)2023年春运将于1月7日开始。阶段性高位运行、潮汐式时空分布、节前节后短时集中……1月5日,记者从江苏省公安厅获悉,该省公安机关通过召开春运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部署会,分析当前该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特点,对抓好春运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五类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今年春运正逢疫...

    时间:01-05
  • 中国东盟业界探讨中企在东盟投资贸易合规管理

      中新社重庆1月5日电 (记者 刘相琳)东盟投资与贸易合规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论坛5日在重庆以线上方式举行。近千名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高校、律师协会、仲裁组织、调解组织、企业商会代表通过线上参会,交流分享企业在东盟投资与贸易合作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法律服务在经贸往来中的功效与作用。  这是香港律师会...

    时间:01-05
  • 重庆荣昌:绿色“加能”食品生产 守“源头活水”

      中新网重庆1月5日电 题:重庆荣昌:绿色“赋能”食品生产守“源头活水”  作者 高吕艳杏  “这是我们基地的辣椒种植,我们把育苗发放给当地村民,等到成熟时,我们会到当地按市场价收购,运送回去制成自热食品的底料使用,一方面保证了原材料的健康,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村民们增收。”指着眼前3000亩的辣椒种植基地,重庆椿林聚业食品有...

    时间:01-05
  • 辽宁大连中欧班列实现“双向”增长 均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大连1月5日电 (记者 杨毅)记者5日从辽宁港口集团获悉,2022年,大连中欧班列共完成152列次,较2021年增加48列次,重箱率保持100%。其中,去程班列完成106列,同比增长38%;回程班列完成46列,同比增长70%,均创历史新高。  辽宁沿海又沿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拥有作业高效的港口、密集的陆地交通网络。而作为东北海铁联运的枢...

    时间:01-05
  • “幸福通道”催生美丽蝶变 “浙”里共富故事谱新篇

      中新网温州1月5日电(黄慧 邱颖颖)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承载着发展和未来。对于群山阻隔,地处偏远的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和泰顺两地而言,更是如此。  在2016年以前,文成、泰顺两县是浙江仅剩的两个没有通高速的内陆县。拥有一条穿境而过的高速公路,强有力地拉动经济发展,成为当地百姓多年来的梦想。  改变就发生在这两...

    时间:01-05
  • 中科炼化成广东湛江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

      中新社湛江1月5日电 (梁盛 李海)记者5日从广东中科炼化公司获悉,2022年该公司加工原(料)油1455.22万吨,生产乙烯83.46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004.41亿元(人民币,下同),纳税347.91亿元,成为湛江市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  中科炼化项目位于湛江东海岛,于2018年1月开工建设,2019年12月全面建成中交,2020年6月正式投产,是中国石化在...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