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工信部再提元宇宙、量子科技,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3-01-04 09:14:48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祝嫣然

  过去一年,工信部等部门积极应对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及时出台振作工业经济系列举措。2022年1至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继续发挥工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日前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2023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金壮龙提到,将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接续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累积效应,适时推出更多政策措施。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聚焦重点行业和地区分类施策

  金壮龙表示,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加深,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近期,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17条政策举措,在扩大市场需求、提升供给质量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金壮龙表示,将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接续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累积效应。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形势研判和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更多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加速恢复。

  为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2023年将聚焦重点行业和地区。针对机械、石化、轻工、汽车、电子等规模大、占比高、带动性强的支柱行业,分业施策、分类研究制定稳增长工作措施;针对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增长快、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打造更多新的增长点。支持制造业企业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发展加大投入。实施新能源汽车领跑强基工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大力培育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与此同时,要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加快突破一批产业链短板瓶颈;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打造一批中国制造名片。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提振制造业有效投资也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金壮龙说,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专项,组织地方和有关方面抓紧论证,尽早启动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等稳投资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发展加大投入。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李杨认为,稳住制造业投资,对当前稳增长有重要作用。我国制造业潜力大,投资稳步增长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须落实好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举措,持续激发企业投资活力。

  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

  当前,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困难挑战依然较大。在新的一年,工信部将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包括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健全中小企业法规政策体系,持续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和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协调推动阶段性惠企政策接续与完善等。

  “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赋智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引导优质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金壮龙说。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优势。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建成开通5G基站228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5亿户家庭的能力。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日趋凸显。

  今年,工信部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深化5G、千兆光网建设。研究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IPv6性能和服务能力,完善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布局,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

  与此同时,将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电信市场监管,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告知承诺等优化服务措施。指导督促平台企业合规发展,构建开放合作、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加强用户权益保护,深化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二期“数字江豚”公益计划启动 斗鱼推出数字藏品“雨小豚”

      近日,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斗鱼联合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二期“数字江豚”公益计划启动。斗鱼头部主播雨神,出资5万元认养了一头编号为“T21F01”的长江江豚,被授予“斗鱼长江江豚守护大使”的荣誉称号。基于此次爱心捐赠,斗鱼结合主播雨神的直播形象,特别推出了一款名为“雨小豚”的数字江豚藏品,这也是该项...

    时间:01-04
  • 2022年实力交付1281万方 解码金科背后的硬核交付体系

      走过2022,进入2023。纾困一年,“三支箭”密集落地后,地产迎来关键性转折点,叠加疫情全面放开后经济恢复的大背景,市场对于2023年房地产走向预期普遍向好。  辞旧迎新之际,房地产“保交付”大年也迎来年终检验。往年业内诸多年终榜单多集中于销售规模,今年却更改为交付成果,背后寓意不言而喻。  房企实力的比拼成为了交付比拼...

    时间:01-04
  • 宁德何以成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新网宁德1月4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得益于先进制造业的加速壮大,位于福建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宁德市,从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迅速崛起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一举跨入中国百强城市行列。  宁德市政府市长张永宁4日在宁德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表示,2022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580亿元、增长10.5%,增速...

    时间:01-04
  • 环保税施行五年 重庆累计减免9.2亿元税款

      中新网重庆1月4日电 (梁钦卿 牟馨馨)2018年1月1日,中国首个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重庆市税务局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环保税开征五年来,重庆累计减免税9.2亿元,环保税纳税人户数从7164户上升为20268户,户均纳税额明显减少,绿色税制调节激励作用明显,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  环保税旨在保护和...

    时间:01-04
  • 福建龙岩推进“老区+湾区”深度合作

      中新网龙岩1月4日电 (记者 张金川)“老区不老,风华正茂。”福建省龙岩市市长胡盛4日表示,全力以赴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当天上午,龙岩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胡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过去一年,是龙岩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国家出台《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为龙岩推动...

    时间:01-04
  • 浙江温州民企“出海”特写:新年伊始出发 已有企业签单

      中新网温州1月4日电(傅飞扬)“我们从2020年开始招展海外业务,并设立海外业务办事处,2022年产品出口额已达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产品主要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这次前往泰国拓市场抢订单,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月4日,乐清市东瓯印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功武受访时说。  新年伊始,浙江省温州市政府组团率20家企业的负...

    时间:01-04
  • 上海首个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上线

      中新网上海1月4日电 (浦帆)上海市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试行版于3日上线,这是上海在引导集约绿色出行上的又一重要探索和实践。  据悉,为推动碳普惠体系与本市已有的绿色低碳工作有机结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建立面向大众的个人碳账户体系,为参与碳减排活动提供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在交通行业,上海市交通委委托上海随申行智慧...

    时间:01-04
  • 渤海油田年度天然气产量达到近35亿立方米 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中新社天津1月4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 吴鹏 雍培艺)记者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分公司)获悉,2022年,中国渤海油田全年天然气总产量达到近35亿立方米,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其产能将为中国环渤海区域主要省市下游工业民生用户提供充足保障,确保冬季供气稳定。  据了解,渤海油田是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近年来,伴随渤...

    时间:01-04
  • 渣打中国成为首家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在华外资银行

      中新社上海1月4日电 (记者 姜煜)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4日宣布,经相关监管机构同意,渣打中国成为首家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在华外资银行。  据悉,该银行已通过期货公司开户的方式,顺利完成了首笔国债期货交易。  自债券通“北向通”开通以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接受度也显...

    时间:01-04
  • 银保监会: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均应制定产品说明书

      中新网1月4日电 4日,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规则》作为《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办法》(银保监会令2022年第8号)的配套文件,通过明确各类型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全面规范保险公司产品信息披露行为,加大公司信息披露力度,不断提升保险产品的透...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