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地方两会密集点题促消费 今年消费有望明显好转

2023-01-04 10:07: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韩 昱

  近段时间,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消费列为2023年重点工作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在海外主要经济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经济稳健增长将更多依靠内需驱动,其中消费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地密集部署促消费相关举措,2023年我国消费有望出现明显好转。

  多地拼经济

  重点“瞄准”促消费

  2022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近期多地将恢复和扩大消费列为2023年工作重点,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例如,安徽芜湖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提及要“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并提出要“通过推动供给创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做活线上消费平台,建设新型消费网络节点,网络零售额实现700亿元,增长14%”。

  山东济南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消费恢复扩大。积极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提高省会消费能级和吸引力”“保持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稳定增长”,并提出要“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50家以上,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宏观经济视角来看,当前随着海外主要经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我国出口亦有所承压,此时需要政策端快速释放内需空间,以强化经济增长动力,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有助于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扩大消费还能帮助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市场信心,引导经济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切实发挥出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提高居民收入

  恢复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表现较为疲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此前制约消费恢复的因素主要是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居民消费能力减弱以及居民消费意愿低迷。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消费场景不断修复,线下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将会逐渐恢复。同时,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经济将实现温和复苏,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从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刘向东表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就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稳定和优化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比如,可以加快高速公路(含服务区)、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特别是旅游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居民社区、小区等停车场安装充电桩,发挥充电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吸引更多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出台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引导居民加快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的更新换代。

  事实上,不少地方政府已在相关方面部署了具体措施。比如,1月3日,河南省发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提出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惠民政策,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台,省、市级财政各补贴一半;鼓励各地对智能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消费进行补贴或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将省财政对各地实际财政补贴支出按不超过30%给予奖补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

  在付一夫看来,恢复消费需求,要从提高居民收入着手,从而达到提振信心的作用。需要继续切实推动就业市场稳定,以确保居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可以继续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缓解市场主体的经营压力,继而稳定就业岗位。

  “还可以考虑针对特定行业发放消费券,有利于在降低消费者消费成本、增加消费意愿的同时,带动行业回暖。”付一夫进一步表示。(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南: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1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有关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其中提出,稳住房地产投资。核心就是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措施,全力保交楼、稳预期、拓供给,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居民购房和房企合理...

    时间:01-03
  •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12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日前召开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总台央视记者 罗小光 李雪瑶)...

    时间:12-30
  • 权威快报丨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2月3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日前召开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记者:王琦、白阳 编辑:王乃水 设计:尹一如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时间:12-30
  •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12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日前召开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总台央视记者 罗小光 李...

    时间:12-30
  • 中央财办:充分认识房地产业重要性 住房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就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针对房地产业风险,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

    时间:12-19
  • 发挥数字人民币功能激发消费潜力 持牌消金机构“跑步入场”

      本报记者 李 冰  年终岁末,数字人民币推广再迎新进展。12月14日,兴业消费金融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成功发放首笔数字人民币消费贷款。此前7月份,中邮消费金融也曾成功发...

    时间:1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