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3年开足马力扩投资,重点在哪儿?

2023-01-03 10:58:0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杨琳︱北京报道

  岁末年初既是收官期,更是冲刺期。

  2022年初始,全国各地围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冲刺“开门红”。机场、铁路、水利、能源、制造业、“两新一重”、民生项目等众多领域的大工程纷纷上马,不仅开工早、数量多,投资额也在增加。

  各地都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向投资开足马力。“开工潮”“项目潮”席卷全国。

  如今,各地的完成情况如何?面对2023年的经济增长压力,大项目的重点该往哪儿走?

  2022年重大项目进展如何?

  在接近2022年末时,部分地区公布了重大项目投资的成绩单,有的已经提前完成任务。

  2022年前10个月,新疆重点项目按照实物工作量累计完成投资248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2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2%;前11个月,广州1654个“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541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前11个月,重庆2022年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71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9.6%,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初3600亿元的目标任务。

  重大项目牵引性强、辐射面广、拉动力大,是支撑投资增长、稳住经济大盘的硬支撑。

  2022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介绍,2022年以来,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有力支撑了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7%,对稳经济、调结构、补短板发挥了重要作用。

  即便进入当年的尾声,项目开工热潮仍在加速奔跑。

  2022年11月4日,湖北省省长王忠林在湖北2022年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说,要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抓建设,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2022年初,在披露一季度总投资额的省份中,湖北排在第一位,随后每季度都在万亿元左右,各季度的总投资额分别达1.4万亿元、1.18万亿元、9063亿元、10269亿元,涉及开工项目约7468个,是名副其实的“项目大省”。

  除了湖北,2022年11月2日,浙江举行稳进提质金融工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涉及7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538亿元……

  各地都在为决战、决胜全年开足马力。

  接下来,投资重点在哪儿?

  得益于全国抢抓时机,2022年以来,我国投资增势良好,重大项目投资支撑有力。

  2022年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2年1—11月份投资数据时介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连续加快,连续7个月回升;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4.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4.6个百分点;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9%,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从投资先行指标看,1—11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3%,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1.5%,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增长明显,但总体上看,我国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

  2022年1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研究表明,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很大;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步伐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推广应用,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新的着力点;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力度亟待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需求迫切,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意愿不断增强;民生领域仍有许多薄弱环节,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也将催生更多投资需求。“未来一段时期,围绕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改善供给质量,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将为投资需求合理增长增添持久动力。”该发言人说。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提到,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由此可见,先进制造业,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依旧是未来的重点。

  接下来,各省份将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工具支持,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多地区已经开始谋划2023年甚至更远阶段的项目计划。

  2022年12月2日,上海召开2023年经济领域工作思路座谈会提到,要抓好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重点区域发力;2022年12月2日、5日,黑龙江省省长胡昌升在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思路系列座谈会上强调,“坚持项目拉动,坚定不移抓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12月10日,湖北省省长王忠林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谋划推进2023年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河南省巩义市、登封市等多地提出了2023年具体项目投资目标。

  2022年11月6日,贵州省发改委在2023年及今后5年项目建设和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推进会上提到,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提出2023年及今后5年的投资工作目标和重点项目支撑,有效衔接2023年和今后5年GDP,提高投资与GDP的适配性和支撑性。

  国家和地方都在加快步伐。2022年12月16日,上述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将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增强投资增长内生动力。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依法合规加强重大项目资金保障。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优化供给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启航2023!这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踏上新的征程。在岁末年初的重要节点,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年产量创新高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2时,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全年生产油气当量突破6500万吨,达到6501.55万吨,创造了国内油气田年产油气最高纪...

    时间:01-02
  • 上海首批环城生态公园即将开放 “十四五”末50座公园构成环上生态公园群

      中新网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上海正全力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环城绿带的基础上新增36座生态公园,与顾村公园、滨江森林公园、闵行体育公园等14座已...

    时间:01-01
  • 专访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重回“合理增长区间”?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重回“合理增长区间”?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预计,2023年中国GDP有望实现5.2%的增长。目前中国经济合理增长区间在5%-5.5%左右,所以明年这个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多重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据专家测算,疫情...

    时间:12-30
  • 2022年宁夏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100%

      中新网银川12月27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27日从宁夏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获悉,2022年,宁夏2499个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100%,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14.2%,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宁夏全面落实中央各类助企纾困政策,以政策红利助推发展稳定,...

    时间:12-27
  • 广东徐闻“与海南相向而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近150亿元

      中新网湛江12月26日电 (梁盛 李梅英 郑雅)26日,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举行“与海南相向而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此次有4个项目集中开工,10个项目集中签订,总投资额达149.05亿元,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交通、新能源、装备制造、种质资源、园区设施、农产品加工和文旅等方面。  近年来,徐闻县抢抓机遇,扛起...

    时间:12-26
  • 陕西:“十四五”期间支持新增“双一流”高校 建设资金将达43.7亿元

      中新网西安12月26日电 (杨英琦)记者26日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该省日前新增下达高校“双一流”建设补助资金2.8亿元,支持省内高校高水平和优势学科的培育发展,全年累计安排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达到9.3亿元。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将着力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增1至2所学校,3...

    时间:12-26
  • 新华时评|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二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二  新华社记者潘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这一要求,鲜明体现了党对经济发展“质”与“量”辩证把握,彰显了推动...

    时间:12-24
  • 新华时评: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二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二   新华社记者潘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这一要求,鲜明体现了党对经济发展“质”与“量”辩证把握,彰显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时间:12-23
  • 三部门:“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示范区”)申报评选工作。  《通知》提出,要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化禀...

    时间:12-23
  • 报告:“十四五”期间高排放行业预计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的《2022绿色发展报告》显示,除现有的发电行业外,预计“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日前在京举办。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2022绿色发展报告》,并联合清华经管学院...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