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3年北向资金有望加速流入,前瞻A股资金配置路线图

2023-01-03 09:18:44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周艾琳

  2022年,北向资金总流入量定格在900.2亿元,这仅是2021年近4000亿元北向资金流量的1/4不到。不过,去年四季度以来流入量显著加速,光是12月就贡献了350亿元,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是催化剂。

  随着中国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消费复苏的预期正不断提升。2023年,国际资金的流入是否会继续提速?资金配置的路线图又将是什么样的?

  2023年北向资金流入量有望扩大

  日前,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联储快速加息的进程已经进入后期,强美元大幅升值的阶段也已经过去,这对新兴市场是有利的,2022年的持续加息、强美元导致风险情绪下降、资金流出新兴市场,2023年资金可能回流新兴市场。同时,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会使国际投资者在其他领域寻找投资机会。

  “我们判断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尤其是在二季度之后复苏更趋明显,北向资金的流入量有可能会较2022年增加,外资有望成为全年额外的流动性亮点。”高挺称。

  一般而言,在美国经济出现温和衰退但非深度衰退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往往将从资金流中受益。先锋领航(Vanguard)方面对记者表示,美国经济在2022年第三季度的年增长率为2.9%,高于美国经济分析局2.6%的首次预估。先锋领航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3年保持一定的增长,增幅约为0.25%,但经济衰退将在年中左右出现,届时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将高于核心通胀率。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达90%。

  相比之下,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颇高,多数国际投行给出了5%以上的GDP增速预测,全球资金也可能从估值更低、增速相对更高、货币政策仍具支持性的中国市场寻求机会。

  先锋领航认为,彻底摆脱疫情影响还将面临一定挑战,但中国旨在通过放宽疫情防控措施、促进疫苗和药品研发、改善医院设施等手段重新开放经济,预计短期内中国央行仍将采取不同于全球趋势的货币政策措施,继续适度放松流动性并进行降息。

  先锋领航资本市场模型(VCMM)对十年期回报率的预测显示,就股票类回报率预测区间而言,中国股票为7.4%-9.4%,中国以外全球股票(未对冲)为5.7%-7.7%。

  各大机构都纷纷表示超配中国,这种立场也将体现在2023年的北向资金流入上。2022年以来,高盛维持超配A股和港股。相反,对于2022年备受国际投资者追捧的东南亚股市,高盛目前已调至低配,不乏机构认为当前印度估值已经偏贵。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此前对记者表示,不管是主动型投资者还是对冲型,此前中国股市的仓位都偏低,进一步降仓空间有限。

  消费或引领GDP复苏

  尽管疫情冲击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参照海外经验,短暂冲击过后,疫情后复苏的概率几乎是100%。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2023年国内消费将起到引领复苏的作用。

  该机构对2023年中国零售额同比增长的预测为6.8%,比彭博预测的6.3%高出0.5个百分点。周浩解释称,抑制消费的冰山正在融化:首先,供给侧的复苏将有助于降低失业率,虽然过程缓慢,但趋势是确定的;其次,抑制高收入群体消费的财富缩水预期已经开始逆转,居民杠杆率的拐点可能已经到来;再次,过去三年积累的预防性储蓄可能会在大流行后的复苏过程中释放出来。

  据记者观察,这一预测超出了市场预期,各界对消费复苏的后劲多持保留意见。

  具体而言,其他经济体或地区的经验表明,在重新开放之初,消费将缓慢改善,但这一势头将会加速。从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的经验来看,由于人们普遍对感染激增持谨慎态度,重新开放之初,消费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反弹。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疫情中恢复,消费可能会快速恢复,并走向全面恢复;与此同时,过剩或预防性储蓄一直在上升,这本身就表明消费将主导复苏。家庭储蓄率在大流行前相对稳定,但在大流行期间飙升。“根据我们的估计,在过去三年里,由于防疫和供应冲击导致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总额已累积约4.2万亿元。”周浩称。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V型复苏》(The “V”)中国报告称,鉴于重新开放的速度更快,预计2023年3月会开始改善(比该机构之前的基本假设提前了约2个月),目前只是相对短暂的减速,更早更强劲的复苏将使2023年GDP增长升至高于预期的5.4%。

  板块受益存在先后顺序

  对于A股而言,盈利增速和估值都是关键的两大变量。

  目前,估值处于偏低水平是共识,高挺认为,目前11倍的估值已接近2020年疫情刚暴发后下跌的低点和2018年末,甚至2016年年初的低点。2022年的沪深300盈利增速为1%,他预计2023年将回升到9%。

  就板块复苏的先后顺序而言,他认为,在经济复苏预期的带动之下,预计对经济表现高度敏感的周期领域,以及符合中长期经济成长趋势的行业有望交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市场将先于经济实质性改善而提前出现快速的估值修复,这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在经济回归增长的初期,伴随复苏确定性的增强,A股市场有望率先迎来周期股的估值回升,尤其是其中具有估值和业绩双重修复空间的行业。”他认为,驱动一季度超额盈利的主要机会来自估值弹性,家电、传媒、医药和农业等行业在一季度最值得关注。

  在经济复苏的拐点确立后,市场的关注点将回归成长,野村认为,需要关注符合二十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的新成长领域:一是科技自立,政策攻坚带动制造业设备及资产质量升级(工业母机和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头部国资企业);二是能源自立,新能源赛道内部的旗手交接【储能、风电(海风)和光伏设备行业)】;三是文化自立,优质高效服务业的升级(文娱、游戏、旅游等)。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表示,全年A股或呈“耐克”形走势,结构上抓大放小。在他看来,在经过2022年的大幅下跌后,A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估值更低,因而2023年A股的下跌空间不大,一旦有利好因素驱动,股指就会上行。但是如果分析2023年股市的增量资金,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外资及中小投资者,大规模入场的动机仍需要观察,因此2023年股指大致的走势是下跌空间有限,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整体上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具体而言,结构上,过去两年成长股走势强于大盘蓝筹股,新入场的资金通常会选择位置较低的股票。相对而言,双创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仍然较高,公募基金的仓位也主要在成长股里,如果2023年不是由资金普遍流入带来的普涨牛市,那么新增资金选择双创的可能性较小。另外,如果判断2023年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所上升,这也会对估值较高的成长股不利。按此逻辑,2023年A股优先配置大盘蓝筹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画像:募集规模合计1.48万亿元 债券型基金“挑大梁”

      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市场经历几轮大幅震荡波动,基金净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随之迎来巨大考验。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迈上26万亿元新台阶。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1520只基金产品(数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下同),较去年全年减少493只;合计募集规模1.48...

    时间:12-29
  • 昔日“国民饮料”最新估值45亿!这家公司8.5亿参投,股价涨停

      果汁饮料知名品牌北京汇源等来金主、完成工商变更,不过与资本市场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12月26日晚,国中水务(600187.SH)公告,公司拟受让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盛资产”)参与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即前述“北京汇源”)重整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31.481%的股份,受让后国中水务间接持有北京汇源18.89%股...

    时间:12-27
  • 创新产品涌现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震荡是2022年A股的主要风格,“高质量”则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主线;公募基金行业在波折中坚守,在震荡中走出一条蓬勃发展之路。这一年,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正当时,个人养老投资迈入Y时代,用持续不断的创新收获“万基”时刻,也在整体市场波折中,不断反思,持续陪伴。  ● 本报记者 杨皖玉 见习记者 张一雪  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时间:12-27
  • 报告:中国“独角兽”超300家,总估值超万亿美元

      作者:周芳  26日,长城战略咨询在武汉发布《2022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16家,总估值超1.1万亿美元。2021年新晋独角兽企业142家,相比2020年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从区域分布看,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9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集聚超六成独角兽企业,武汉有7家独角兽...

    时间:12-26
  • 公募基金千亿“砸”定增 多家机构浮盈喜人

      张凌之 见习记者 赵若帆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热情高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58家公募基金公司斥资逾1100亿元参与定增。从定增结果来看...

    时间:12-20
  • 上证50股指期权在中金所挂牌上市

      王辉  12月19日,上证50股指期权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上证50股指期权上市首日市场运行平稳,交易规模适度,投资者参与有序。  上证50股指期权是继沪深300...

    时间:12-20
  • 东京股市两大股指继续下跌

      新华社东京12月19日电(记者欧阳迪娜 钟雅)东京股市两大股指19日延续前两个交易日的下跌态势。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下跌1.05%,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下跌0.7...

    时间:12-19
  • 上证50股指期权今日上市 机构推荐套利策略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今日,上证50股指期权在中金所正式上市,首批挂牌共有HO2301、HO2302、HO2303、HO2306、HO2309、HO2312等6个合约。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新品种的推出,将推...

    时间:12-19
  • 中基协: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26.59万亿元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

    时间:12-16
  • 月内公募基金申赎调整公告逾750份 业内称或多为年底控规模所致

      本报记者 王 宁 实习生 郭之宸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本月内有关公募基金采取申赎措施的公告数量已超过750份,从相关产品所属类别来看,包括权益类、债券型和指数型...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