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迎接中国经济更加光明前景

2022-12-30 15:36:07

来源:经济日报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态势更加显著。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新经济增长动能逐步增强,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加速向潜在增长率回归。

  岁末回望,2022年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印迹无比清晰。

  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经济破浪前行,沉着应对各种复杂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这一年,中国经济“稳”的基础更加扎实,经济回稳向上的势头更加巩固。在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120万亿元。这是我国经济总量在2020年跨上百万亿元台阶、2021年达到114.9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

  这一年,中国经济“进”的态势更加显著,经济稳中有进的动能更加强劲。总体看,今年遇到的困难挑战比之前预料的要多,但中国经济直面风浪不退缩,依然实现了逆势而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智能制造实现诸多零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未来产业蓄势待发前景可期。

  展望2023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开,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严峻复杂的内外部风险挑战,迫切需要以更加有力有效的行动作出应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对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则30余次提及“稳”字,传递出让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目标更积极的强烈信号。

  当前,疫情仍是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也要看到,这些问题只是前进中的困难与挑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以及新经济增长动能的逐步增强,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加速向潜在增长率回归。

  我们的发展更有基础。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底气,来自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广阔的消费空间和完整的工业门类体系,来自于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奋发与自强不息。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粮食、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为明年经济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我们的动能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中国经济正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不断集聚发展动能,对冲前进道路上的不确定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效应持续显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极、动力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提振市场信心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眼下又到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时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旗帜鲜明的态度不仅让广大市场主体吃下了定心丸,也更坚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总体看,2023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之年,但经济复苏也绝不会是一马平川。新征程上,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因素,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魄力,更要有中流击水再奋楫的勇气,以稳应变、以进固稳,迎接中国经济更加光明的前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题: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  即将收官的2022年,中国经济承压前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也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回稳向好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  即将到来的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中国经济怎样稳中求进?  关键时刻,以习...

    时间:12-30
  • 意大利人士看好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和中意中小企业合作前景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陈坚、张国成):意大利多位中小企业届代表与专家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强中意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有助于两国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两国中小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面临着重要机遇。  意大利巴勒莫大学企业经济学教授萨尔瓦托雷·托马塞利表示,中意中小...

    时间:12-30
  • 新华述评: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新华社记者  即将收官的2022年,中国经济承压前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也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回稳向好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  即将到来的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中国经济怎样稳中求...

    时间:12-30
  • 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戴小河、邹多为、王优玲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这次会议牢牢抓住影响当前我国发...

    时间:12-28
  •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做好明年发展改革工作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并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决把...

    时间:12-28
  • 报告: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步调不一 体验消费热度依旧

      (财经天下)报告: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步调不一 体验消费热度依旧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闫晓虹) 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分化并进入增长速率各异的多种发展态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同行业板块之间的境遇落差将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比如随着旅行压抑寻求的持续释放以及消费者偏好的不断演化,体验消费类...

    时间:12-28
  • 塑造发展全新动能共建香港宜居之城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的发展目标。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如何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是香港社会最为关心的议题。近年来,为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特区政府多管齐下,完善香港的空间布局,致力缔造优质的...

    时间:12-28
  • 哈萨克斯坦总统:独联体国家经济政策应更加适应现实需求

      中新社阿斯塔纳12月27日电 据哈萨克斯坦总统府官网消息,哈总统托卡耶夫当地时间26日出席独联体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时表示,本次会晤为独联体国家间保持合作及完善任务规划提供了良机。  托卡耶夫介绍,哈萨克斯坦于2022年担任独联体轮值主席国期间,全年举办重大活动80余场,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扩大成员国经济合作及人道主...

    时间:12-27
  • 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述评|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王优玲、潘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

    时间:12-27
  • 绿色低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12月2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智能家电产业园,工人在厂房屋顶安装光伏板。黎寒池摄(人民图片)   12月9日,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塘冲云端储能电厂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修建最后的部分土建项目。李尚引摄(人民图片)   12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一辆氢能中运量公交车(左)驶入氢能公交车加气站加...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