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移动物联网加快赋能千行百业 助推实现突破式进展

2022-12-30 06:20:13

来源:人民日报

  截至11月末,连接数达18.18亿户

  移动物联网加快赋能千行百业(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韩 鑫 白光迪

  核心阅读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移动物联网产业高速增长,不断融入生产生活,成为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未来,还需加快完善标准、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拓展移动物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更好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借助传感设备,实现对货物入库、拣选出库的智能管理,助力仓储物流降本增效;利用大物联车载系统,动态绘制城市道路运行图,实时监测道路周围区域污染动态;戴上智能眼镜,可以随时联网智能家电,获得虚拟现实新体验……

  从生产制造、公共服务到个人消费,移动物联网正加速融入生产生活,成为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6.98亿户,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此后,移动物联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11月末,连接数进一步攀升至18.18亿户。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移动物联网总体发展情况如何?进一步提升移动物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应从何处发力?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企业

  加速赋能产业数字化、生活智慧化

  放眼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岸桥自动装卸集装箱,无人导引运输车往返穿梭。百公里外,操作员推动手柄即可远程操控桥吊,时延仅为百微秒。借助华为物联网技术,上海洋山港智慧港口运营模式实现新升级,过去配载一艘船需要4小时,现在只需15分钟,码头吞吐量和作业效率居全球前列。

  从智慧港口转向日常生活,来到家庭卧室,悬挂在墙上的智能温湿度计,能够快速精准感知室内温湿变化,并联动空调、加湿器等智能设备,及时调出宜人的室内环境。“企业投身移动物联网领域,拓展出了广阔市场空间。”秒秒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梁于阳介绍,截至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智能温湿度计累计销量已超1200万只,助力企业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产业数字化加快、生活智慧化提速的背后,是我国移动物联网产业生态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移动物联网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持续引领全球移动物联网生态建设。”中国信通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峰表示。

  从连接数看,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统计,2019年以来,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的全球占比稳定在70%以上。今年8月末,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将有力助推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从应用面看,阶梯化发展态势明显。其中,速率较低的窄带物联网(NB—IoT)已形成水表、气表、烟感、追踪类4个千万级应用,4G在共享经济、工业传感、共享单车等领域应用广泛,5G在行业应用中的广度正不断拓宽,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地。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2年移动物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当前移动物联网持续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未来将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发展,量质并举,助力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

  网络能力更强、技术实力更优,助推实现突破式进展

  移动物联网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万物互联、连接泛在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移动物联网不仅有力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潘峰认为,特别是实现“物超人”目标后,移动网络从过去的服务人和信息消费,进一步拓展到如今的服务千行百业,万物智联的愿景正在落地成真。

  短短数年,我国移动物联网何以实现突破式进展?

  网络能力更强,夯实移动物联网发展基础。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窄带物联网、4G和5G网络,能够满足广域和点状覆盖业务需求。”在潘峰看来,基于这样的网络基础,我国移动物联网能够根据各类应用场景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窄带物联网能满足智慧农业、绿色节能等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4G能满足智慧金融、共享经济等中等速率场景物联需求,而5G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更高速率、低时延场景联网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5G基站数已达22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1%;截至10月末,4G、窄带物联网的基站数分别达到599.7万、75.9万以上。窄带物联网、4G和5G融合组网态势初步形成。

  技术实力更优,繁荣移动物联网产业生态。

  “中国厂商在全球芯片模组市场中的优势持续凸显,助推我国移动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蓬勃发展。”业内专家表示,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在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十大厂商中,排名前五的供应商均来自中国,排名前三的公司出货量占据了市场的一半以上。作为全球最大物联网市场中国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需求。

  加快完善标准、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应用广度和深度

  成绩显著,挑战犹存。当前,如何不断拓展移动物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更好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首先要在标准上做文章,在互联互通中提升行业应用广度。

  “目前市面上多种物联技术并存,缺乏终端、平台等技术标准,不利于产业发展壮大。”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解释,技术选择多种多样,使得运营商网络维护成本增加,建议加快统一蜂窝物联技术路线,以降低应用成本、做大产业规模。

  以智能家居为例,梁于阳分析,当前众多品牌各自为营,产品之间难以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建议面向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工业制造、能源表计等重点领域,推进移动物联网终端、平台等技术标准及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升行业应用标准化水平。

  其次,在技术上下功夫,在强化基础中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据介绍,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优势,持续加强在芯片、模组、终端、操作系统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同时,扩大窄带物联网、5G等网络覆盖广度,强化面向企业厂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深度覆盖。

  另一方面,通过遴选典型案例,打造标杆应用,加快移动物联网与行业融合发展。相关专家建议,进一步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融入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传统基建,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升传统基建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和应用发展。(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移动物联网加快赋能千行百业 助推实现突破式进展

      截至11月末,连接数达18.18亿户  移动物联网加快赋能千行百业(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韩 鑫 白光迪  核心阅读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移动物联网产业高速增长,不断融入生产生活,成为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未来,还需加快完善标准、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拓展移...

    时间:12-30
  • 深圳文博会首次推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展区

      中新网深圳12月29日电 (记者 郑小红 唐贵江)记者29日巡馆获悉,在此间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首次组织设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展区。  该展区的设置是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时间:12-29
  • 数字力量赋能消费市场 电商平台“深融”实体经济

      文/杭莹  刚过去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预计促消费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实体经济与电商平台的深度融合,为促进消费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带来更多创新思路。  比如,电商平台携手品牌开展丰富多元的消费节活动,一手托举商家,助力品牌快速孵...

    时间:12-29
  • 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主论坛成功举行 多位重磅嘉宾围绕“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创新活力”主题分享真知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财经论坛之一如约而至。  12月28日,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正式启幕。  当日,以“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的高峰论坛主论坛成功举行。主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

    时间:12-29
  • 以人才赋能边疆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以人才赋能边疆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的高度,对教育、科技、人才事进行一体化部署。科技创新离开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和集人才的主阵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为全面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时间:12-29
  • 全速建设国际创科中心赋能香港发展新动力

    凝聚创新共识,携手促动发展,香港全力全速推动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日前正式公布,为未来五至十年的香港创科发展制订清晰发展路径和系统战略规划,明确提及循“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壮大创科人才库,增强发展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智慧香港”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

    时间:12-29
  • 第十八届文博会开幕 凸显文化创新赋能

      新华社广州12月28日电(记者邓瑞璇、梁希之)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28日下午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文博会突出创新驱动和数字化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费、对外文化合作交流、博览和交易形式创新等内容,打造富有成效的展示和交易平台。   12月28日,记者在文博...

    时间:12-28
  • 温州何以续写创新史?新能源赋能“浙江省第三极”

      中新网温州12月28日电(邵燕飞 项菁 周健)靠民营经济“起家”“立家”“发家”,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浙江温州,眼下被浙江省委赋予“提升‘浙江省第三极’功能”的重任。  面对杭甬“双城记”,温州要坐稳“浙江省第三极”,除了传统制造业,温州还有什么?  依托山、水、海等独特优势,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温州“续写创新史”...

    时间:12-28
  • 山东成武:“引雁回巢” 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山东成武12月28日电 (吕妍张天峰)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为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支持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成武县张楼镇利用本地资源,发挥交通便利优势,引导支持本地46人返乡创业,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农业种植、...

    时间:12-28
  • 山东: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

      奋发有为 行稳致远·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山东: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但山东的产业结构却是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要想让山东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如何发展是关键。山东是如何做的?先去...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