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三年成绩出炉 规模虽小收益可观

2022-12-29 15:19:44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陈书玉

  2019年12月18日至12月26日,6家基金公司试点成立了行业首批逐笔份额提取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下称“浮动费率基金”)。如今,这6只浮动费率基金运作均已满三年,截至2022年12月26日,6只产品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41.93%,整体表现大幅领先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运作满三年

  创新基金成色如何?

  一直以来,基金产品都是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直接与基金规模挂钩,而不受业绩等因素影响,部分基金在大幅跑输市场导致投资者收益亏损的同时,却仍旧“旱涝保收”,这种模式受到投资者诟病。为此,基金行业做了很多尝试。2019年11月21日,首批浮动费率基金试点正式获批,兴全、国泰、富国、华安、中欧、华泰柏瑞等6家基金公司成为试点机构。

  与传统公募基金按固定费率收取管理费不同,浮动费率基金采用逐笔计提法提取业绩报酬,基金管理人在收取固定管理费的基础上,如果基金的业绩超越一定基准,则对超额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收取业绩报酬。例如,国泰研究精选两年基金合同显示,当单个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单笔份额在其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8%)时,按照超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部分的20%提取业绩报酬。

  彼时,华安基金表示,行业首批逐笔计提业绩报酬型主动权益基金启动,充分代表了监管机构对于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决心,也是公募基金回归初心和坚持主动管理的实践举措。这类产品是真正围绕每位基金持有人的投资盈利体验这一核心目标,使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成为投资者获得财富增值的普惠金融工具,实现了多方共赢。

  如今三年过去,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6日,这6只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41.93%。从具体产品来看,国泰研究精选两年成立以来收益率76.68%,业绩表现居于6只产品首位,其次是华泰柏瑞景气回报一年A、富国阿尔法两年、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华安汇智精选两年、中欧启航三年持有期A,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51.12%、50.59%、43.74%、21.88%、15.45%。

  国泰研究精选两年基金经理徐治彪表示,浮动费率基金通过利益绑定的方式,让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保持一致,投资者的购买体验更加安心。由于产品设置了持有期,基金规模相对稳定,所以在投资策略上可能会更偏稳健,追求绝对收益。

  追求绝对收益

  改善基民持仓体验

  此外,从上述基金产品的收益表现来看,多数浮动费率基金表现略好于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产品。例如,谢治宇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近三年收益率43.74%,略高于其代表作兴全合润和兴全合宜同期的37.88%和33.55%。

  不过,有分析人士称,这背后可能是上述6只产品管理规模较小,更易于基金经理调仓操作的原因。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国泰研究精选两年、华泰柏瑞景气回报一年A、富国阿尔法两年、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华安汇智精选两年、中欧启航三年持有期A基金规模分别为2.98亿元、2.56亿元、8.64亿元、38.47亿元、7.01亿元、33.16亿元。

  另一方面,上述基金多数在封闭期结束后规模较发行规模出现大幅缩水。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已经过封闭期的4只浮动费率基金规模较成立时均缩水超四成。

  对此,徐治彪认为,一方面这批产品设置了一定的持有期,需要锁定一段时间的流动性,所以规模普遍不大;另一方面,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立3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让部分资金望而却步,或者出现赎回。但长期来看,坚持持有的投资者都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多数浮动费率基金采取了绝对收益的目标,投资风格相对审慎,更注重回撤控制;此外,由于采取了持有期的运作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业绩即为初始持有人收益,相比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可能由于不恰当择时、频繁申赎等原因错过收益,浮动费率基金持有人体验可能会更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画像:募集规模合计1.48万亿元 债券型基金“挑大梁”

      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市场经历几轮大幅震荡波动,基金净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随之迎来巨大考验。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迈上26万亿元新台阶。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1520只基金产品(数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下同),较去年全年减少493只;合计募集规模1.48...

    时间:12-29
  •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迎三年大考 超额收益亮眼

      首批逐笔份额提取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基金运作已满三年,截至12月26日,多只基金成立以来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均超46%,交出不错的成绩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只浮动费率基金在封闭期结束后遭遇大规模缩水。  11月以来,受益于A股和港股消费板块的反弹行情,不少百亿级规模的明星基金产品业绩回暖。其中,易方达知名基金经理张坤...

    时间:12-28
  • 创新产品涌现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震荡是2022年A股的主要风格,“高质量”则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主线;公募基金行业在波折中坚守,在震荡中走出一条蓬勃发展之路。这一年,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正当时,个人养老投资迈入Y时代,用持续不断的创新收获“万基”时刻,也在整体市场波折中,不断反思,持续陪伴。  ● 本报记者 杨皖玉 见习记者 张一雪  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时间:12-27
  • 公募基金千亿“砸”定增 多家机构浮盈喜人

      张凌之 见习记者 赵若帆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热情高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58家公募基金公司斥资逾1100亿元参与定增。从定增结果来看...

    时间:12-20
  • 中基协: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26.59万亿元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

    时间:12-16
  • 月内公募基金申赎调整公告逾750份 业内称或多为年底控规模所致

      本报记者 王 宁 实习生 郭之宸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本月内有关公募基金采取申赎措施的公告数量已超过750份,从相关产品所属类别来看,包括权益类、债券型和指数型...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