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年终报道|奋力抢抓发展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观察

2022-12-29 11:11:46

来源:新华社

  重点项目接连开工、合作平台布局落子、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今年以来,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长三角各地奋力抢抓发展新机遇,攥指成拳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体化内生动力更强劲

  2022年11月底,总投资超千亿元、跨越长江和杭州湾的通苏嘉甬高铁浙江段、江苏段同时启动,长三角铁路网迎来关键“一竖”。

  统计显示,如今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万多公里,其中高铁6500多公里,陆域所有地级市都有动车通达。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长三角产权交易机构战略合作协议、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观察到,今年以来,带着“长三角”字样的各种协议、联盟越来越多了。

  “在政府支持下,长三角各地之间自下而上、自发的合作越多,一体化的动力就越强。”曾刚说。

  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推出112项制度创新、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挂牌于2019年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以来成果不断。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此前表示,示范区成立三年来大变样,成效有目共睹,基本实现了设立初衷。

  着眼于抱团发展的红利,长三角的县域经济也纷纷融入到一体化的浪潮中。

  在浙江省长兴县的“铁公水”多式联运中心码头,一艘满载1000吨纺织品集装箱的货船启程驶向上海港。浙江海港长兴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金龙算了一笔账:公路运输成本每吨70元,选择内河运输到上海港,成本每吨降至25元,初步测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2500多万元。

  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坚实

  近日,华为上海青浦研发中心项目(G组团)主体结构提前全面封顶。与此同时,华为与长三角多地展开产业合作,如江苏苏州成立华为(吴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敏实集团与华为携手打造智能智造灯塔工厂标杆。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长三角地区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315个,多个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建设一年多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区域协同联动机制日趋完善。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上海市青浦区区长杨小菁说。发端于上海青浦、依托G50高速公路的“长三角数字干线”正与沿线城市构建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集群、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宁波的磁性材料集群、合肥的智能语音集群——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长三角有18个上榜,占比40%。

  “长三角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今年1至10月,我们在长三角销量近4万台。”总部位于上海的哪吒汽车副总裁江峰说。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同比增长65.4%;江苏规上工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59.4%;浙江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3倍;安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6.4%。

  民生答卷更厚实

  沿着白鹭湖一路前行,不久就能在村子中间见到一栋复古的独栋住宅。拉开窗帘,山林湖泊尽收眼底……如今,上海企业乡伴文旅集团在江苏南京打造的苏家理想村已经成为长三角的网红民宿项目。

  “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地探索的经验可以被复制推广到更多地方。”乡伴文旅集团董事长朱胜萱说。

  一地探索、多地推广、全域共享,舒心的文旅一体化背后,是不断进阶的公共服务制度创新

  近日,家住江苏吴江的程女士在浙江嘉善西塘古镇旅游时,购买了一件价格2000元的艺术品,因觉得不合适希望退货。得益于长三角“异地消费本地退”的服务,她在老家的黎里市场监管服务站成功退货。

  更多制度创新正在被复制、推广。

  12月,籍贯江苏、长期在沪工作的周先生在为新出生的儿子办理户籍时,仅用一分钟,就在上海徐汇漕河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打印出盖有江苏省睢宁县公安局户口专用章的《居民户口簿》。这意味着,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先试后,“长三角区域跨省(市)新生儿入户服务”的“跨省异地出件”正式推广到长三角全域。

  2022年10月1日起,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的《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正式施行。目前,长三角“民生一卡通”已加载21项服务功能,13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将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策划:雷敏

  记者:杨金志、胡洁菲、杨绍功、李平、马姝瑞

  (新华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哪个地方最宜商:珠三角、长三角入围城市最多

      中新网12月26日电 题:哪个地方最宜商:珠三角、长三角入围城市最多  中新财经作者 刘文文  26日,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在数字经济三十人论坛上发布的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宜商指数位居前10。从城市群来看,进入前50名之列的城市长三角、珠三角最多。此外,多地出现黑马城市。 ...

    时间:12-26
  • 央行上海总部:11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48万亿元

      中新网12月26日电 央行上海总部网站12月26日公布2022年11月长三角地区货币信贷运行情况。  一、人民币贷款增加4201亿元,外币贷款减少39亿美元  11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8%;人民币贷款余额5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  11月份,长三角地区人民币贷款增加42...

    时间:12-26
  • 长三角铁路今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中新网上海12月26日电 (浦帆)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2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2023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此次运行图调整,长三角铁路针对客流集中方向进行运能补强,对既有客货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为疫情防控“新十条”政策落地实施后,人民群众的出行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新图中,对...

    时间:12-26
  • 沪苏湖铁路“四电”工程全面启动 加快推进长三角联通

      中新网湖州12月23日电(张煜欢)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3日9时整,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湖州至湖州东区间施工现场,伴随着起重机吊臂的缓缓收起,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下称“沪苏湖铁路”)接触网第一杆成功组立,标志着沪苏湖铁路“四电”工程全面启动,全线进入站前站后工程交叉施工阶段。  据了解,高铁建设...

    时间:12-23
  • 报告指2021年长三角消费市场快速复苏

      中新网上海12月23日电 (记者 许婧)23日在沪发布的《长三角商务发展报告(2022)》显示,长三角地区商务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不仅消费市场快速复苏,而且对外贸易增长加快。  当天,由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与上海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活力与创新”——第七届商业论坛暨《长三角商务发展报告》《上海商业发展报告》(202...

    时间:12-23
  •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浙江嘉兴为什么能?

      中新网嘉兴12月23日电(胡丰盛 张雨滴)12月23日,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浙江嘉兴召开市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一份1万多字、题为《中共嘉兴市委关于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这份新鲜“出炉”的《实施意见》可谓重磅又及时,发出了嘉兴新的“宣言书...

    时间:12-23
  • 三部门:“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示范区”)申报评选工作。  《通知》提出,要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化禀...

    时间:12-23
  •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打造中国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诚信建设示范区

      中新社上海12月20日电(记者 李姝徵)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打造诚信建设示范区情况发布会20日举行。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方面表示,作为中国首个在特殊监管区域打...

    时间:12-20
  • 长三角铁路春运务工团体票明起开始办理,采取包车包列方式

      12月1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20日起至2023年1月20日共32天时间内,长三角铁路提供2023年春运务工团体票办理业务,计划采取车站专窗受理的方...

    时间:12-19
  • 长三角铁路春运务工团体票12月20日起开始办理

      中新网上海12月19日电 (浦帆)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2年12月20日起至2023年1月20日共32天时间内,长三角铁路提供2023年春运务工团体票办理业务,计划采取...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