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交所今年实现一倍扩容 明年发行上市进一步常态化

2022-12-29 07:33:30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交所今年实现一倍扩容

  临近岁末,北交所市场高质量扩容跑出“加速度”,单月上市企业数量达到32家,创下开市以来的新高。至全年收官,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62家,相较年初增加83家,实现翻倍。北交所从市场建设的起步期,正逐步迈向提质增效、强化功能的新阶段。

  年底提速每天都“上新”

  12月26日,瑞奇智造;12月27日,纬达光电;12月28日,美登科技;12月29日,浙江大农、华光源海;12月30日,佳合科技、三祥科技、太湖雪。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周,北交所企业上市的节奏并未放缓。

  根据统计,进入12月以来,北交所新上市企业数量达到32家。按当月22个交易日计算,日均上市企业为1.45家。至全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62家(不含3家已转板企业),相较年初的82家,上市企业数量扩容一倍。

  其实,自下半年以来,北交所市场规模扩容就在加速,尤其是9月以来更加明显。从数据看,9月、10月、11月,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分别达到8家、7家、9家。

  对于12月以来北交所“上新”速度的明显加快,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主要是为实现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的快速上规模。另一重要原因是,申请上市企业财报有效期临近,要让更多中小企业通过北交所尽快实现直接融资。

  数量扩容只是一方面,企业的质量更为关键。北交所严把“入口关”,从近期新上市公司的质地看,整体来讲与前期公司质地基本保持均衡。

  新股密集上市市场还需适应

  新股密集上市的同时,个股却频频跌破发行价,引发市场的关注。除康普化学、凯华材料2只新股外,更多个股在上市首日普遍出现破发情形。

  “今年北交所上市80多只新股,整体数量其实并不多,只是因为集中单月上市30家,所以才让市场有点不适。”对近期新股破发率高企的原因,周运南表示,核心原因是新股密集上市,打破了市场和生态的固有平衡,让市场和投资者们有些压力。市场未能及时适应,投资者观望情绪较浓,买入意愿不强,直接导致不少新股首日破发。

  破发频现,还与整体市场环境有关。东吴证券表示,年底市场避险情绪浓厚,大市值股票表现更优,以小市值股票为代表的北交所板块表现欠佳,产生集中“破发”现象。此外,随着元旦春节“双节”临近,整个资本巿场资金面明显趋紧,导致北交所二级市场股票购买力不足。

  不过市场人士认为,北交所集中规模上市只是一个暂时性现象,市场和投资者也不要过度担忧和焦虑,在元旦后上会、发行和上市可能都会回归正常,北交所的二级市场也会很快回到常态。

  此外,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也在陆续完成募集,有望为北交所二级市场送来“及时雨”。市场人士认为,北证50指数基金陆续成立和进场,将为二级市场引来增量被动型长期投资资金。不过由于这些基金总募集资金仅在30亿元左右,短期内尚难以实现投融两端的平衡,北交所仍需大力发展和持续推出北证50指数基金、ETF基金、策略指数基金和行业指数基金等更加丰富的指数产品。

  明年发行上市进一步常态化

  推出直联机制,优质企业可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至2个月内迅速在北交所上市;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和混合做市制度,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程度和流动性。今年是北交所市场运行的首个完整年度,市场推出免收受疫情影响地区上市公司相关费用、下调交易经手费等一系列优化市场生态的措施,进一步提升交易所的吸引力。

  目前,北交所已初步聚集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基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明年北交所发行上市将进一步常态化,将有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迈入资本市场的大门。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持续优化发行定价机制,畅通各类资金入市渠道,提升投资者信息获取效率,引导券商加大投研覆盖。同时,与PE/VC融合发展,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为前移投资、长期投资的资金链提供有效支撑。

  北交所今年还首次成功发行国债。展望未来,北交所将分阶段推出适合的产品,逐步构建覆盖股票、债券、基金等全品类的产品体系,有序丰富制度产品供给,推动市场功能发挥上台阶。(北京日报 记者 孙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首只中韩合编指数产品上市——ETF跨境投资再扩容

      近日,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韩半导体ETF”)在上交所上市。同日,有4只中韩合编指数ETF在韩交所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中韩半导体ETF是境内首只投资韩国市场的跨境ETF,也是境内首只中韩合编指数ETF,对于深化中韩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借道跨境ETF,投资者可在有效降低投资门槛、...

    时间:12-29
  • 新冠病毒感染将实施“乙类乙管” 行业人士称医疗基建将提速扩容

      记者 张 敏 见习记者 熊 悦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并相应调整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新型...

    时间:12-28
  • 直击北京医疗机构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千方百计扩容收治能力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近段时间遭遇新冠病毒冲击,加之正逢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时节,北京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原本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或高龄患者的危重症患者也随之增多,医疗机构救治压力持续加大。今天,记者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本部直击医护人员们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时间:12-27
  • 2022年年度报告提交有何要求?北交所发布通知

      中新网12月26日电 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26日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北交所所将于2023年1月3日9:00起开放年度报告预约系统。上市公司应当于2023年1月13日前完成年度报告披露时间的预约。  在年报披露要求方面,北交所指出,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

    时间:12-26
  • 北交所最大IPO过会

      本报讯(记者 孙杰)北交所今年第85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康乐卫士、利尔达两家企业IPO双双过会。其中,康乐卫士是北交所开市以来首家以“市值+研发投入”第四套标准冲关的企业,其拟募资额达23.8亿元,如成功上市,康乐卫士将成为北交所最大IPO。  康乐卫士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2015...

    时间:12-26
  • 北交所最大IPO过会 拟募资23.8亿元

      中新网12月26日电 北京证券交易所网站消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85次审议会议于2022年12月23日上午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北京康乐卫士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据媒体报道,康乐卫士是北交所开市以来首家以“市值+研发投入”第四套标准冲关的...

    时间:12-26
  • “钢铁航母”再扩容 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启动战略重组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重组启动大会23日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中国宝武这艘“钢铁航母”再扩容。  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

    时间:12-23
  • 北交所新三板推出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

      原标题:北交所新三板推出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  提升企业挂牌上市审核效率 增强对优质企业吸引力  吴科任  北京证券交易所“企业强市战略”再下一城。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北交所了解到,为提升企业挂牌上市审核效率,增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近日研究推出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通过直联...

    时间:12-23
  • 境内首只可投韩国市场ETF上市 ETF跨境投资版图再扩容

      本报记者 昌校宇  ETF跨境投资版图再扩容。  12月22日,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韩半导体ETF”)在上交所上市。同日,有4只中韩合编指数ETF在韩国交易所(以下简称“韩交所”)上市。  上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红在上市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中韩半导体ETF是境内首只投资韩...

    时间:12-23
  • 12月份已有16家公司登陆北交所 创下今年单月新高

      本报记者 孟 珂  临近年底,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提速。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12月份以来,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已达16家,创下今年单月新高...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