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新时评:外资进入中国的故事没有结束

2022-12-28 14:1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外资进入中国的故事没有结束

  中新社记者 夏宾

  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外媒就会炒作“外资撤离中国”的言论,但在事实面前,这样的声音总显得那么“柔弱”。

  看两组最新数据。一方面是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中国商务部称,今年1至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人民币,下同),规模已超去年全年,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韩德英日四国对华投资增长最高,其中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达122.1%。

  总投资50亿元的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项目基地落户广东、总投资20多亿元的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新工厂投运、欧莱雅“牵手”上海在华成立首家投资公司……今年以来,多家知名外企拿出真金白银,在华投项目、建新厂、扩产能。

  另一方面是外资出手买进A股。进入11月,北向资金重新恢复净流入态势,截至12月22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922亿元,过去一年更是达到1017.87亿元。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外资出现阶段性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A股同样如此,而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观察,短暂的净流出从未改变外资对A股的“长情”。

  中国为何能保持外资流入的强劲势头?

  一是容纳外资的潜力。简言之,中国市场利用外资的比例和中国资产在全球机构的配置,与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富达国际全球首席投资官安德鲁·麦福睿直言,多元资产组合对投资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相对于中国市场规模,中国资产在全球仍处于“低配”,且在未来仍有增长潜力。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21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81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但中国FDI(外国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占GDP比重分别仅有1%和11.9%,这两项指标在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前二十大经济体里,排在19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外资而言“蓝海”依旧。

  二是引入外资的能力。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坚持扩大开放和改善营商环境,中国在政策支持、制度改革上联合发力,让外资入华更为高效便捷。

  可以看到,中国今年进一步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逐步放宽重点领域准入门槛,持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把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6个城市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也始终在路上:拓宽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正式启动互联互通下ETF交易;建立健全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制度;正在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的政策等。中国亮明开放态度,为外资进入资本市场注入信心、拓宽通道。

  三是留住外资的魅力。希望搭上中国成长的“顺风车”才是外资“加码”的核心诉求,没有谁想错过中国经济向好前景背后的“掘金”机会。

  当前,中国大部分经济数据已有所恢复,宏观基本面周期性向上的趋势逐渐确立,不少机构对中国明年GDP增速的预测也颇为“光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为4.4%,比2023年的全球平均预期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国际金融论坛最新报告称,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2.8%,中国经济有望增长4.6%,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近日出席路透社举办的一场会议时称,中国具备未来20年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

  外媒唱衰中国经济却挡不住外资“用脚投票”迈向中国。正如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期在展望中国经济前景时所言,中国吸引外资流入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鱼跃医疗回应有消费者反映制氧机被发货方召回

      中新网12月28日电 针对消费者反映制氧机被发货方召回一事,鱼跃医疗28日傍晚在官方微博回应称,由于公司储运部员工大比例涉阳居家,其他同事临时支援,导致部分制氧机型号错发。本批错发型号已拦截退回,并联系消费者一一确认重新发出。鱼跃医疗称,“因此给消费者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诚挚地感谢消费者和网友的关心、关注,鱼跃医...

    时间:12-28
  • 中国大唐推进大型储能电站建设 湘、鄂单站容量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相继投产

      中新网12月28日电 题:中国大唐推进大型储能电站建设 湘、鄂单站容量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相继投产  中新财经作者 刘文文  记者从中国大唐有限公司获悉,12月24日、28日,大唐龙感湖和大唐华银耒阳分公司两个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电站相继投产,将有效降低新能源发电随机性、间歇性等带来的影响,提升电力系灵活性,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时间:12-28
  • 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揭牌成立

      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马芙蓉 陈凌)2022中非工业创新与技术转移合作论坛28日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暨“中国-南非光伏氢能联合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揭牌成立。  “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暨“中国-南非光伏氢能联合研究中心”,由湖北工业大学、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中国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

    时间:12-28
  • 青海西部电网再添2座光伏变电站 助力新能源规模外送

      中新网西宁12月28日电 (董庆芳 李梦荣 赵旻珺)据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28日消息,27日,330千伏沛荣输变电工程顺利投入运行,设备运行一切正常。至此,330千伏祁奚、沛荣2座新建光伏变电站成功投运,青海西部电网再添2座光伏变电站,青海西部地区“绿电”加速并入主电网,助力新能源规模外送。  据介绍,330千伏祁奚变电站及330千伏托素-...

    时间:12-28
  • 湖北发布一批对非产业合作及技术转移意向项目

      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马芙蓉 陈凌)2022中非工业创新与技术转移合作论坛28日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论坛上,湖北省科技厅与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发布120项对非产业合作及技术转移意向项目。  这120项项目涵盖智能制造与自动化产业、生物制造及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电网与新能源产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

    时间:12-28
  • 甘肃陇南橄榄油首次出口地中海“故里”

      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冯志军 张艳)兰州海关28日发布消息称,经该关所属天水海关检验放行,甘肃陇南一批橄榄油日前顺利输往西班牙,这是陇南橄榄油继出口韩国、意大利后开拓的新市场。也是当地从地中海沿岸引入油橄榄鲜榨成橄榄油后,首次出口地中海“故里”。  油橄榄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

    时间:12-28
  • 大象起舞 浙江宁波剑指万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城”

      中新网宁波12月28日电(方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销量的比重将由2020年的5.4%提升至20%。  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省市纷纷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产值、充电桩建设等内容提出发展目标。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

    时间:12-28
  • 鄂尔多斯挖潜增产 交出能源保供亮眼成绩单

      中新网鄂尔多斯12月28日电 (奥蓝)签订1.8亿吨保供协议、承担8900余万吨保供任务、6.94亿吨年度中长期合同……  每每入冬,能源“保供”总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作为国家规划的现代煤化工基地之一的鄂尔多斯,今冬表现依旧亮眼。  在此前鄂尔多斯市举行的“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供’约鄂尔多斯·2023年煤炭中长期合同...

    时间:12-28
  • 山西襄垣“链”上发力 激活县域经济“磁吸效应”

      中新网长治12月28日电 (高瑞峰 朱晓鸥)“目前,110千伏变电站及50兆瓦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后续将建设锂电池预制舱、PCS升压一体舱、110千伏升压站等。”28日,山西省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张成武介绍。  寒冬虽至,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加速度”不停歇。襄垣县“源网荷...

    时间:12-28
  • 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西宁举行

      中新网西宁12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西宁举行,正式发布了千亩千年枸杞林、《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logo、“青海省有机枸杞基地”认定结果。  据白皮书内容显示,到2025年,预计青海枸杞产业年总产值达到118亿元,其中,干果年产量超过13万吨,干果年产值52...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