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浙江嘉兴“润心”记:民生共享 擘画共富“新图景”

2022-12-28 11:27: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嘉兴12月28日电(张雨滴)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的浙江嘉兴,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公交,第一个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尝试城市图书馆开到村民家门口,率先实现所有的便民服务向镇村延伸的城市。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嘉兴如何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

  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两个文化”作为嘉兴构筑共同富裕的精神家园的根与魂,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赶考”路上自信自强、昂首阔步的底气力量。

海盐县澉浦镇六里村 嘉兴市文联供图

  红船领航 嘉有初心“谱新篇”

  红船精神,是嘉兴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既是红船起航地致力发展的奋斗动力,更是嘉兴推进共同富裕的思想力量。

  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红船模型,引游客驻足。在展厅的陈列中,一段段斑驳的文字、一张张黑白的照片,可以追溯历史变迁的痕迹,感受一个时代的伟大。

  今年以来,南湖革命纪念馆组建“红船宣讲小分队”,打造“红船旁好声音”的宣讲品牌,拓展红色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据了解,红船宣讲小分队定期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网络”的“七进”活动,并通过沉浸式实景剧、系列微视频等创新形式,让党史的宣讲更具时代气息,更易被接受。

  一座城市,离不开精神指引,亦离不开修鞋、修包、配钥匙等小修摊的“烟火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不仅能解决部分人的就业、生计问题,还给有需求的市民带来方便。

  而在城市管理中,“小修摊”又确实对城市交通、市容市貌有着一定的影响,怎么办?

  今年以来,嘉兴市秀洲区在对城市驿站进行改造提升过程中,引入小修摊,开设便民服务点。

  “以前不管刮风下雨,我都在那挺着。这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给大伙儿创造了方便的条件,我自己也能有点儿经济效益。”秀洲区新城街道城市驿站便民服务点摊主程占新说。

  新城街道结合“同心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将便民服务点作为志愿服务模式的延伸引入城市驿站,提供拐杖租赁、修鞋修伞、服装保养修补等便民服务。

  数据显示,嘉兴市“禾城驿·温暖嘉”驿站连心便民服务项目目前已投入约1.6亿元(人民币,下同),累计新建、改建驿站113座,到2022年底达118座,推动城市公厕、流动摊贩等影响城市品质的邻避短板成为深受民众欢迎的邻利项目。

魏中村文化礼堂 魏塘街道供图

  文化强村 “点亮”乡村振兴路

  2021年,嘉兴城市居民收入达6.98万元,农村居民收入达4.36万元,连续18年居浙江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1.60:1,该省最小。

  嘉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嘉兴市文明办主任梁晓英表示,在城乡物质富裕得到极大提升的情况下,如何高质量实现城乡精神富有上的平衡发展,如何提升对农村高品质文化需求的供给,成为当前精神共富亟待解决的问题。

  聚焦实现城乡之间的均等化的嘉兴,通过推进激活基层文化阵地、丰富村民文化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项目,使更多资源向农村倾斜。

  海盐县澉浦镇六里村作为六里堰、朱家门古建筑群的所在地,是人们寻古探幽、感古怀旧之地,艺术乡建氛围日渐浓郁。

  为大力推进艺术乡建工作,当地选配25名“文艺村长”开展驻村服务,用文艺方式激活乡村资源,点亮民众精神生活。

  “作为海盐县澉浦镇六里村的‘文艺村长’,我和同行一起撰写了《走进朱家门》,这是对朱家门历史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有助于朱家门艺术村落的培育和发展。”海盐县作家协会主席吴松良说。

  如今,嘉兴各地乡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文化资源要如何从一时“火”做到一直“活”?

  嘉善县魏塘街道魏中村被称为“浙北第一大村”,本地常住人口约5300余人,新居民却有超2.5万人,他们的到来为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能量。魏中村不仅以文化人,更是在以文聚人的道路上绵绵用力。

  借助魏塘街道魏中村文化礼堂的“文化四季”这一文化品牌,魏中村村民几乎每一天都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活动。

  在文化活动的感染下,不少居民对“登上舞台”蠢蠢欲动。魏中村文化礼堂运营团队负责人王斌发现了这个机会,组建了几支村民舞蹈队,并且请来文化馆的老师对村民进行舞蹈编排和动作教授。

  2019年,嘉兴率先在浙江省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并培育出5000余支村级文艺团队和志愿服务队伍,每年开展文化活动5万余场次,惠及民众150万人次。

  “一批懂艺术、爱生活、善组织、精服务的文艺家扎根农村,有效破解文艺精品下村难、入村少、形式单一的限制,村民从欣赏者,变为文艺作品的生产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嘉兴市文联副主席沈汉说。

儿童剧《马兰花》 秀洲区传媒中心供图

  幸福健心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加油”

  随着城乡环境的蝶变跃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革,城乡民众社会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应如何以便捷专业的举措,及时化解社会心理问题?

  当地聚焦实现重点人群的普惠化,通过对青少年等弱势群体在心理服务、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志愿帮扶,进一步起到聚人心、暖人心、稳民心、强信心的作用。

  在嘉兴市图书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方形盒子”引得小朋友们的关注,随手借阅就可以聆听不同年龄段的专属书籍,用耳朵来阅读。

  这是“健心客厅”推出的心力健康辅导服务之一——悦心听读本(青少版)。嘉兴市依托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创新“图书馆+健心客厅”服务模式,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类似的心理健康“轻服务”在嘉兴遍地开花,在思想引领和审美教育上,一项项文艺活动滋养着嘉兴的青少年,陪伴其成长。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嘉兴市秀洲区,培育和打造了秀洲农民画等文化品牌,拥有深厚的艺术土壤。2021年,该区成立儿童戏剧普及“星·光”工程。

  2022年,双方联合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活动,全年引进经典节目《马兰花》、入选“百年百部”工程的优秀作品《报童》等国家院团优秀剧目及长三角优秀儿童剧目演出67场,覆盖长三角儿童3万人次。

  “秀洲下辖五镇二街道,农村儿童、新居民儿童对高品质文化服务的需求是艺术普及工作的重点。”秀洲区文旅局副局长沈佳红说。

  沈佳红坦言,作为非一线城市的嘉兴,以往诸如戏剧一类的元素与氛围相对稀缺。如今嘉兴的儿童能接触到戏剧艺术,相当于戏剧艺术平民化,尤其是普及到乡镇一级的学校,让农村儿童也能够享受到戏剧带来的欢乐。

  “下一步,我们要结合秀洲本地的特色,编出带有秀洲特色的儿童戏剧,讲好秀洲故事,在满足当地儿童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民艺术普及。”沈佳红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在精神富有之路上,嘉兴力争“富”得全面、均等、普惠化,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幸福、温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媒观察:京沪多地“烟火气”渐浓 市民生活逐步回归正常

      参考消息网12月27日报道 据路透社12月26日报道,戴着口罩的北京和上海上班族再次挤满了地铁列车。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向着恢复正常生活又近了一步。  报道称,在经历了最初冲击以及待在室内养病或躲病的几周后,有迹象表明对于北京和上海的人们来说,生活正在逐步回归正常。  据报道,北京和上海的...

    时间:12-27
  • 河南多地发放消费券 “真金白银”抚慰“烟火气”

      中新网郑州12月26日电 (记者 韩章云)12月26日10时,河南省平顶山市准时发放了新一轮消费券,面额为10元、20元、40元、100元。当地希望以此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活跃消费市场,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进入12月份,包括平顶山在内的河南多地通过消费券、消费补贴的形式激活消费市场,提振民众消费信心。  12月21日,古都开封举行“双...

    时间:12-26
  • 北京商圈实探:城市“烟火气”又回来了

      “新十条”实施已两周有余,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多措并举稳经济促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这个周末,证券时报记者实探北京多个商圈发现,城市的线下零售、餐饮、文旅等领域的消费正在快速恢复,城市“烟火气”又回来了。有商铺店员直言“人手感觉不够用了”,也有顾客感叹“感觉像一下...

    时间:12-26
  • 新华时评|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题: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  新华社记者  饭馆的霓虹灯重新点亮夜色、电影院等线下场所陆续开放、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跨境招商团队重新开始忙碌……岁末之际,随着各地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久违的“烟火气”正在归来。按下“快进键”,在“烟火气”中加速释...

    时间:12-26
  • 恢复人间烟火气,北京各大商场客流增多

    原标题:恢复人间烟火气,流动的北京值得期待|新京报社论▲2022年12月25日,四元桥宜家家居,顾客在自助收银台结账。新京报记者薛珺摄北京加速复工复产,烟火气进一步回归。伴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北京各大商场客流量逐渐增多。花样主题活动纷纷上线,多重促销手段扎堆推出,节日氛围被点燃。新京报记者采访获悉,12月24日,北京朝...

    时间:12-26
  • 恢复人间烟火气,北京各大商场客流增多

    原标题:恢复人间烟火气,流动的北京值得期待|新京报社论▲2022年12月25日,四元桥宜家家居,顾客在自助收银台结账。新京报记者薛珺摄北京加速复工复产,烟火气进一步回归。伴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北京各大商场客流量逐渐增多。花样主题活动纷纷上线,多重促销手段扎堆推出,节日氛围被点燃。新京报记者采访获悉,12月24日,北京朝...

    时间:12-26
  • 京城商圈重燃“烟火气”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杜燕 徐婧)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推进,京城商圈重燃“烟火气”,正逐步恢复往日的热闹景象。  “上地铁时已经没有空座位了,路上往来的游客也很多。”25日,李女士与家人在前门大街游玩时看到,大部分店铺都开门迎客,街道两旁还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感觉年味儿和人气都回来了”...

    时间:12-25
  • 从烟火气、忙碌劲儿看更好统筹丨动起来、忙起来——天山南北加快经济恢复回稳一线观察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5日电 题:动起来、忙起来——天山南北加快经济恢复回稳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潘莹   车间里,生产线有序运转;工地上,工程车往来穿梭;街巷间,新疆特色美食飘香——连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记者深入天山南北采访调研看到,新疆复商复市步伐稳健,各地各部门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推动...

    时间:12-25
  • 新华时评: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   新华社记者   饭馆的霓虹灯重新点亮夜色、电影院等线下场所陆续开放、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跨境招商团队重新开始忙碌……岁末之际,随着各地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久违的“烟火气”正在归来。按下“快进键”,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有效推动经...

    时间:12-25
  • 线上线下优化服务促消费 燃旺寒冬“烟火气”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江西赣州迎来了冬季旅游的热潮,当地通过线上促销、线下优化服务等举措促进消费,燃旺寒冬“烟火气”。  在赣州大余丫山旅游度假区的农商街,很多人正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开启现场直播,以“边游边解说”的方式带着线上观众体验住宿环境。网络直播间通...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