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科创板汇聚500家“硬科技”企业 推动科技、产业与资本高水平循环

2022-12-28 11:12:06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吴晓璐

  见习记者 毛艺融

  12月28日,萤石网络、清越科技上市。至此,科创板公司达500家,IPO募资额合计7594亿元,总市值近6万亿元。

  万丈高楼平地起。科创板从首批25家企业起步,精耕细作三年多,汇聚500家“硬科技”企业,形成六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近半。科创板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推动科技、产业与资本高水平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今,站在“500家”的全新起点,上交所表示,科创板将继续坚守“硬科技”定位,乘势而上,努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硬科技”定位清晰

  “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半

  坚守“硬科技”定位,三年来,科创板汇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性公司和潜力企业,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软件等先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稳链补链固链强链。

  一方面,科创板汇集一批细分领域标杆企业。据统计,截至12月27日,科创板7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47家公司市值超300亿元,中芯国际、天合光能、大全能源、金山办公、时代电气、联影医疗等一批行业标杆企业相继涌现。

  另一方面,科创板“专精特新”型企业数量占比近半,积极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据统计,245家科创板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占科创板公司总数的49%,占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61%,23家科创板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4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单项冠军”产品。

  此外,科创板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彰显“硬科技”底色。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居各板块之首。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681.1亿元,同比增长3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6%;研发人员总数已超过15万人,近四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的公司超过120家;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20项。

  以研发投入为支撑,科创板公司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崭露头角。如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加快进口替代,助力一批自主技术“出海”竞争,推动一批科技产品带动消费升级。申万宏源分析师林瑾表示,超过五成的科创板企业实现了进口替代,其中,新材料领域中实现进口替代的科创企业占比高达63.93%。

  依托资本市场赋能,科创板公司上市后扎根科创,深耕主业,业绩稳定较快增长,成长性凸显。据统计,三年来(以2018年为基数),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63%和52%。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未来科创板将吸引更多企业上市。国家政策驱动下,越来越多的高端制造、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优质科创企业有望在科创板上市。

  畅通科技、产业与资本循环

  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

  自成立以来,科创板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方向,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发行定价机制,不断优化交易机制,加大回报投资者力度,吸引专业机构和长线资金流入,与国际市场的双向开放渠道日益通畅,市场监管筑牢防线,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科创板持续推动创新要素向“硬科技”企业聚集,支持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据统计,近九成科创板公司上市前曾获得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平均每家公司获投约9.3亿元。另外,科创板特有的询价转让机制,进一步优化创投退出渠道,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目前,累计已有30家公司51批股东通过询价转让减持,总成交额达247亿元,机构投资者与早期投资人有序接力,促进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不少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和成长属性突出,在发展初期更需要资金的强力支持,而科创板给这类企业提供了科创融资的高效平台。”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10月底,科创板做市商机制正式启动,截至12月27日,14家科创板做市商累计完成106只股票备案,覆盖87只科创板股票,占科创板股票总数的17%。市场波动性明显降低,定价效率不断提升。

  随着市场生态持续优化,科创板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化机构投资者积极增配科创板个股。据统计,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基金股东持有流通股比例和持仓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23%和32%。其中,ETF指数基金规模增长尤为迅速。科创50ETF已成为次于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和上证50ETF的境内第4大宽基ETF品种,是今年吸引资金最多的指数,占今年ETF市场净流入资金的20%。

  “科创ETF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品种,一开始就备受投资者关注,科创50ETF规模大幅增长,证明了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陈雳表示。

  同时,科创板股票日益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50只科创板个股已被纳入富时罗素、MSCI、标普指数三大国际指数,今年以来科创板外资合计交易金额占比逾10%,持有市值占比近4%。

  科创板公司也积极回报投资者,通过分红回购、全面召开业绩说明会等方式,增加投资者获得感。据统计,科创板公司三年来累计实施现金分红546.77亿元,累计已完成股份回购金额59.06亿元,与投资者共享创新发展及业绩增长的成果。

  从“一企一价”到“优企优价”

  估值体系逐步完善

  在科创板制度体系设计中,发行承销是重要一环。其中,新股的估值定价直接关系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的切身利益,是注册制改革的难点,也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自2019年7月份科创板设立以来,新股发行估值定价整体合理,有力支持科技公司上市融资。已上市500家科创板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区间为7倍至1737倍,中位数为45倍。相比注册制之前主板平均23倍的定价水平,科创板定价更为市场化,创新机制发挥积极效用,实现了“一企一价”。

  尤其在询价新规实施后,科创板“抱团压价”现象显著缓解,“优企优价”进一步形成。今年以来,122家科创板首发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69倍,募资总额2514亿元,中位数15亿元,六成上市公司首日股价实现不同程度上涨。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的估值体系逐步完善,从“一企一价”到“优企优价”,未来估值体系将更加完善,更加市场化、系统化。

  上交所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注册制改革、完善科创板新股发行承销机制,进一步促进资本、科技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年内409只上市新股发行募资5759亿元 科创板占比逾四成

      记者 邢 萌  12月26日,珠城科技、山外山、瑞奇智造等3只新股同日上市交易。至此,年内A股市场上市新股数量达到了409只。  Wind资讯数据显示,按上市日计算,截至12月26日,409只上市新股累计发行募资5759亿元。其中,科创板募资规模最大,达2474亿元,占总规模的43%。  “多层次资本市场一直是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科...

    时间:12-27
  • 科创50爆发!专精特新站上风口,这些股票直线涨停!

      今日早盘,A股整体震荡反弹,科创50指数一马当先涨近3%。不过受节日效应影响,两市成交仍旧维持地量运行。盘面上,旅游、农业、专精特新、新能源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房地产、熊去氧胆酸、酿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虽然大盘有所反弹,但市场疲态仍较明显,今日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各有1只新股上市交易,不论是发行价高的创业板新股...

    时间:12-26
  • 重庆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诞生 今年已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8家

      中新网重庆12月26日电 (张旭)12月26日,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外山”)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发行股票3619万股,募集资金11.69亿元,成为重庆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山外山是一家从事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连锁血液透析医疗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介绍,重庆科创板企...

    时间:12-26
  • 中国纳米专业赛汇聚一众科创企业 最热纳米“硬科技”轮番登场

      中新网广州12月22日电 (记者 王坚)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纳米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下称“纳米专业赛”)全国总决赛21日至22日在广州举办。从初赛脱颖而出的50家优秀纳米创新创业企业进行了一番激烈角逐。  纳米专业赛是我国纳米科技创新创业最高级别赛事,参赛项目聚焦纳米材料、纳米制造及其在电子、能源、环境、健康...

    时间:12-22
  • 围绕能源产业链构建学科创新链

    原标题:围绕能源产业链构建学科创新链  宋学锋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时间:12-22
  • 优质企业上市开通“快车道”

      本报记者 孙杰  未来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后1至2个月内,就能实现北交所上市,有望实现常态化。昨天,记者从北交所获悉,为提升企业挂牌上市审核效率,增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研究推出了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简称直联机制)。  通过新三板、北交所内部流程再造,直联机制充分联动“挂牌审核——日常...

    时间:12-22
  • 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热潮背后,风险不容小觑

      作者:邓勇  近期,医疗领域迎来上市热潮。港交所数据显示,目前有23家医疗公司已经提交招股书等待聆讯,其中大多为医疗器械企业。12月12日,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最大参与者高...

    时间:12-21
  • 中国首家“AI+海洋科创中心”在上海挂牌启动

      中新网上海12月16日电 (殷立勤 何宝新)12月16日,中国首家集人工智能与船海产业跨界融合的“AI+海洋科创中心”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挂牌启动,开启打造“五个...

    时间:12-16
  • 外资机构“抢筹”A股定增:青睐中小科创公司 “押宝”新能源行业

      本报记者 邢 萌  今年以来,A股定增市场持续升温,外资机构参与热情高涨。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以发行日为基准,截至12月13日,年内已有285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累计募资总额...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