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机构预计今年保费同比翻番 诸多行业难题仍待解

2022-12-27 10:01: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冷翠华

  12月27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以下简称“新能源车险”)迎来上线一周年。这一年,新能源车险市场快速壮大,且业内预计未来数年,新能源车险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不仅大型险企积极布局新能源车险市场,中小险企也逐渐改变观望态度,开始迎难而上,加大发展力度。但客观而言,在走向做大做强的路上,新能源车险还面临定价难等诸多难题,行业需持续探索和优化。

  预计全年保费同比翻番

  公开数据显示,除2020年受承保车辆数增速放缓影响外,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增速均在40%以上。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规模达350亿元,同比增长56%。安信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有望达708亿元,同比增长102%。

  “这与我国新能源车销售火爆密不可分。预计2023年车险市场会延续2022年的稳步增长态势,同时,新能源车险的增速将更快,占比更高,重要程度进一步增强。”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周俊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

  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到2030年,东吴证券预计,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5309亿元,约占车险总保费的34.9%;安信证券预计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5131亿元,约占当年车险总保费的36%。

  在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车险高赔付的特征依然明显,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新能源车险的综合赔付率有望下行。

  记者从2022新能源汽车保险创新研讨会上了解到,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推出前,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COR)普遍在110%以上。2022年,随着专属条款落地叠加疫情因素降低车辆出行率,COR逐步回落至101%附近。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执行副总裁韩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新能源车险理赔三大特征明显,一是出险率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二是车损险理赔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三是维修、定损标准有待完善。因此,险企经营新能源车险还面临诸多挑战。

  锦泰保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行业传统燃油车承保利润明显优于新能源车,大部分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上还处于亏损状态,中小险企新能源车险定价难、赔付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中小险企缺乏数据积累,新能源车险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偏弱;另一方面,由于在维修端竞争不充分,保险公司议价话语权较低,赔付成本压力大。

  周俊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专属车险经过一年的运行,“定价难、赔付高”的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主要得益于几方面的努力:一是监管机构积极组织协会、行业主体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排摸,协调解决定价、赔付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二是大型险企为应对市场竞争,积极探索自身的车险模型升级;三是主要再保人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纷纷提出了新能源车保险解决方案。

  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葛玉翔等认为,未来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有望进一步改善。一是随着新能源车险渗透率的提升,险企定价数据不断积累,因驾驶习惯差异导致的出险率较高的现象将逐步得到缓解。二是动力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平均售价保持下降趋势。车主维修需求持续增加,有效降低维修人员缺口,平抑新能源车维修成本,案均赔款有望下降。

  险企拟加大发展力度

  在市场增速高、综合成本率高的“双高”特征下,大型险企最早高度重视并投入新能源车险经营,而目前中小险企也逐渐改变此前的观望态度,计划加大发展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产生这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未来车险市场的主要增量来自新能源车险,险企想要在该市场分一杯羹,就必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持续优化经营策略。

  从不同险企看,头部险企对新能源车险经营非常重视。数据显示,财险“老三家”新能源车专属产品保单件数占比为71.2%,显著高于燃油车商业险66.6%的占比。作为中小险企的锦泰保险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其新能源车险约占新增车险业务的9.5%。2023年,其新能源车险的经营策略为:练好内功、积极发展。“练好内功主要是在前端提升新能源车险的风险识别与定价能力,在后端着力提升理赔队伍的新能源车险专业服务能力;同时,新能源车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车险的主要增量,因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新能源车险市场发展大势不可阻挡,但短期内还将持续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尽管部分新能源车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定价难的问题,但数据的取得、模型结构的优化还需要时间。其次,要满足新能源车主各种风险转移的个性化需求,险企还将面临新险种开发滞后的问题。三是新能源车险面临数据采集问题,数据确权的不确定性将导致数据采集存在不可控性。(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元旦跨省游同比增长34%,元旦前后或将迎来全国人员流动拐点

      早在12月初,来自上海的潘先生一家就已经预订了元旦假期去吉林省松花湖滑雪。“双11”囤的酒店已经核销了,“防疫政策优化后,我唯一后悔的就是明年的酒店套餐囤少了。”潘先生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12月23日,携程发布报告称,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小长假,2023年元旦跨省游占比已近六成,较2022年中秋小长假稳步提升,比20...

    时间:12-24
  •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百分之九点九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罗珊珊)商务部2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下同),折合1780.8亿美元,增长12.2%。  从行业看,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58.8%,高技术...

    时间:12-24
  • 工信部:1-10月全国锂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7%

      中新网12月22日电 工信部网站21日公布2022年1-10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1-10月,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1-10月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580GWh。  电池环节,1-10月全国消费型电池产量超过84GWh,动力电池装车量约224GWh,锂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7%。  一阶材料环节,1-1...

    时间:12-22
  • 今年前三季度台企在鄂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31.2%

      中新社武汉12月21日电 (马芙蓉 石柏安 余国燕)记者21日从湖北省台办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台资企业在鄂投资总额1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2%;实际利用台资时隔4年再次突破10亿美元关口,达1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09.7%。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湖北新增台资企业55家。长芯盛科技、沪士电子、鼎康生物、兴力...

    时间:12-21
  • 一文读懂财政数据:11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4%

      财政收入持续回暖。  12月20日,财政部公开了2022年11月财政收支情况。根据财政部数据统计,今年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2121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11月税收收入为...

    时间:12-20
  • 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1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10.1%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20日消息,初步统计,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1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73.88万亿元...

    时间:12-20
  • 河北11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同比增长27.6%

      中新网石家庄12月19日电 (赵丹媚 刘宏灵 周俊伟)据石家庄海关19日消息,今年11月,河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0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1...

    时间:12-19
  • 前11月云南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电子行业同比增长54.2%

      中新网昆明12月19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19日从云南省统计局获悉,2022年1—11月,云南省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其中电子行业同比增长54.2%,比1—10月加快4.6...

    时间:12-19
  • 河北前11月外贸进出口逾5000亿元 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超三成

      中新社石家庄12月17日电 (赵丹媚 李晓伟 解博匀)据石家庄海关17日消息,今年前11月,河北省外贸保持增长,其中对东盟进出口682.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5.6%。  今年1...

    时间:12-17
  • 中电联:1-11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 闫晓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17日发布2022年1-11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1-11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50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

    时间:1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